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陈独秀科学思想评析(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江淮论坛》 张洪波 参加讨论

    早在1916年,陈独秀就明确提出过:“一切建设,一切救济,所需于大科学家者,视破坏时代之仰望舍身济人之英雄为更迫切”。(注:《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8页。)认识到科学发展、大科学家的问世,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较之少数舍身济人的英雄人物,更为社会所急需,有着科学救国济世思想的萌芽。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刚刚出狱的陈独秀在武昌华中大学作了一次“抗日战争之意义”的演讲,指出“十九世纪之末,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到最高阶段--帝国主义,各资本主义的先进国家,挟着工业与科学,企图掠夺征服全世界,做他们的殖民地;在这一时期,全世界的各民族,能够自动地发展工业与科学以适应环境的便兴旺起来,否则不免日渐衰落下去。这是近代史的一般规律。”(20)他追溯了中日发展科学和工业的历史。认为:日本自明治维新始“全国上下疯狂崇尚工业与科学,从那时一直到现在,六七十年,工业与科学很顺利的发展着,未曾一次遇到反动势力的阻碍,所以才有今日的强盛。”(21)而我们中国,虽也有过几次提倡工业与科学的呼声,但“每一次改革,都为反对势力所破坏。”(22)大肆渲染“东方的精神文明胜过西方的物质文明,认为大刀队能抵抗敌人的机关枪和大炮。这就是中日强弱之由分。”(23)这就是说,中国之所以暗弱,日本之所以强盛,版图不大的日本之所以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日本重视科学与工业,而中国未能把科学与工业提到应有的地位。这与陈独秀在1918年就提出的“现代战争不是军人的战争,简直是科学和经济的战争”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科学技术不但推动物质文明的发展,同时也推动着精神文明的进步。“我们的物质生活上需要科学,自不待言,就是精神生活离开科学也很危险。”(注:《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页。)当时中国祀天、信鬼、修仙、扶乩等迷信之风充斥朝野,迷惑人心。陈独秀高举科学旗帜,对此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说“若相信科学是发明真理的指南针,象那和科学相反的鬼神、灵魂、炼丹、符咒、算命、卜卦、扶乩、风水、阴阳五行,都是一派妖言胡说,万万不足相信的。”(注:《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6页。)有鬼论者还利用了西方盛行一时的“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来证明鬼神的存在。对此,陈独秀专门写了《有鬼论质疑》一文,指斥:“今之士大夫,于科学方兴时代,犹复援用欧美人之灵魂说,曲征杂引,以为鬼之存在,确无疑义,于是著书立说,鬼话联篇,不独已能见鬼,而且摄鬼影以示人”。(注:《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7页。)陈独秀提出了八点质疑。论证鬼神迷信思想是何等虚妄。正如史华滋所说:“陈独秀把科学看作一种武器,一种瓦解传统社会的腐蚀剂。他的确崇拜科学征服自然的能动作用,但他更把它看作一种反对‘迷信’的武器……他便迅速地不但铲除了‘礼教’,而且铲除了神密主义的佛教、道教的全部基础。”(注:《中国共产党与毛的兴起》1951年版,第9-10页。)有的有鬼论者读了陈文以后,虽认为“从根本上可以断定无鬼”。但又以“人的身体有放射性”来证明“鬼相”的存在。陈独秀解释说:“宇宙万象森罗中,有客观的实质和主观的幻觉两种,实质有对境……幻觉无对境--,有对境者为实象,无对境者为幻象……幻象时隐时现,因为本无是物,不过是吾人主观的幻觉……即假定鬼相是人身的放射物,当然是有对境的实相,而何以时隐时现呢?”(注:《陈独秀书信集》新华出版社1987版,第229页。)陈独秀以唯物主义反映论观点,指出所谓鬼相,只不过是人的主观幻觉,并非实有。
        他还从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人类学、解剖学来驳斥鬼神论。指出:“诸星之相毁、相成、相维、相拒”,“地球之成立、发达”,生物的进化,都有一定规律可循。由此他责问有鬼论者说:“森罗万象中,果有神灵为之主宰,则成毁任意,何故迟之日久,一无逃于科学法则耶?”(注:《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9页。)这种批判,无疑是有力的。
        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必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就是说,离不开哲学。“哲学是关于思想的学问”,“虽不是抄集各种科学结果所能成的东西,但是不用科学方法下手研究、说明的哲学,不知道是一种什么怪物。”(注:《陈独秀著作选》第二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24页。)一些代表现代思想的哲学大家,无不是把哲学建立在科学之上,这也是哲学不同于“诗人”和“愚人”之处。
        正是在这种科学观的引导之下,陈独秀明确指出要将“俄国精神和德国科学合而为一”,表明陈独秀科学观更加成熟和科学。此时,陈独秀的科学观更多的是强调唯物史观和实证哲学。突出地表现在“科学与玄学”的论战之中。科玄之争的中心问题是科学能否解决人生观问题,以张君劢为首的玄学派认为,人生观“决不为科学所支配”,而代表科学派的丁文江认为人生观必然受科学的支配,陈独秀用唯物史观的理论和科学思想对各执片面的“玄学鬼”和科学派进行了批判。对物质与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作了辩证的理解,为唯物史观在中国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
        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都离不开主体的人。没有国人素质的提高,民族难以振兴,国家难以发展。而要提高国民素质,克服愚昧,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根治“无常识之思维无理由之信仰”,“厥惟科学”。(注:《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如果不懂科学,只能是愚昧无知,盲从迷信,浅薄暗弱。“士不知科学,故袭阴阳符瑞五行之说,惑世诬民;地气风水之谈,乞怜枯骨。农不知科学,故无择种去虫之术。工不知科学,故货弃于地,战斗生事这所需,--仰给异国。商不知科学,故惟识罔取近利,未来之胜算,无容心焉。医不知科学,既不解人身之构造,复不事药性之分析,菌毒传染,更无闻焉;惟知附会五行生克寒热阴阳之说,袭古方以投药饵,其术殆于矢人同科。”(注:《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由这种劣质的士、农、工、商组成的社会,只能是愚劣贫弱,无力与他族争雄,终究会被淘汰、绝灭,开除球籍。因此,他大声疾呼:在中国,要“造成科学底风尚,有四件事最要紧:一是在出版界鼓吹科学思想,二是在普通学校里强迫矫正重文史,轻理科底习惯;三是在高级学校里设立较高深的研究科学底机关;四是设立贩卖极普通的科学药品及工具,使人人得有研究科学的机会”。(注:《陈独秀书信集》新华出版社1987版,第311页。)陈独秀提出普及科学的目的,就在于提高国民素质,他不但是这样说,而且在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时也是这样做的。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