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关于分布在中东欧和小亚的凯尔特人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 沈坚 参加讨论

古凯尔特人在欧洲的分布范围,其实远比我们通常想像的要广泛得多。诚然,以其人口之密集、活动影响之显着而论,西欧无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如高卢、北意大利(山南高卢)、西班牙、不列颠与爱尔兰,但事实上,凯尔特人在中东欧、乃至小亚细亚一带,也还留下过自己的历史足迹。这些地区包括:从东阿尔卑斯山到多瑙河中下游,巴尔干半岛腹地直至小亚细亚半岛,中欧广袤的日耳曼尼亚及其以东毗邻的波希米亚山地和波兰平原。值得一提的是,今德国南部所在的中欧一带,还是凯尔特民族文化的发祥地。
    本文拟依据所见的相关资料,对居住在中东欧及小亚的凯尔特人的历史性活动,分别论列述评。
    (一)
    放眼意大利以东的辽阔地域,凯尔特人的群落仍不少见,用法国学者亨利·于贝尔的话说,他们还“散布在从亚得里亚海到黑海,从爱琴海到亚速海之间,成为一些错杂在伊利里亚人、色雷斯人和斯基泰人之中的彼此分离的集团。”(注:参阅亨利·于贝尔:《凯尔特人的辉煌与没落》(Henri Hubert,The Greatness and Decline of the Celts),伦敦1934年版,第60页。)罗马人早已注意到了阿尔卑斯山东侧诺里库姆(今奥地利大部)和潘诺尼亚(今奥地利东部、匈牙利西部、斯洛文尼亚和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北部一带)地区活动的凯尔特人。他们与山南高卢之间被一条连绵不绝的宽阔地带所隔离,其间居住着雷蒂人(注:雷蒂人(Raeti)属一种古意大利民族,早在公元前1000纪以前即居于意大利东北方阿尔卑斯山区。)和维内蒂人。(注:维内蒂人(Veneti)为公元前1000年左右迁至意大利东北部的一种古代民族,属伊利里亚族系。与高卢沿海布列塔尼半岛一带的维内蒂人同名,而不同族系。)诺里库姆和潘诺尼亚以其地近南德的凯尔特人祖居地,大概从极早时候起就有凯尔特人入居于此。李维曾经提及高卢人两次着名远征之一的塞哥维苏(Sigovesus)率领的那支移民队伍,据说是迁赴赫尔辛尼亚森林的(位于多瑙河上游一带)。(注:参阅李维:《罗马史》第34章,转引自吴于廑主编:《外国史学名着选》上册,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184页。)不妨设想,这里恐怕未必是其推进的最后终止点,他们当中有部分人嗣后再转入诺里库姆或潘诺尼亚,亦非全无可能。
    诺里库姆是凯尔特人的一个重要聚居区,首府称诺里亚(今马格达伦斯堡)。公元前2世纪期间,以居住在诺里亚周围的居民诺里孔人(Norici)为核心形成了一个诺里库姆部落联盟,亦即习称的“诺里库姆王国”(Noricum Regnum)。这个联盟以凯尔特成份居主导地位,在政治上建立了对早已分布在这一带的伊利里亚人的控制。当地的主要部落为陶里西人(Taurisci),由安比德拉维人(Ambidravi)和安比松特斯人(Ambisontes)组成,前者居住在德拉武斯(今德拉瓦)河上游施蒂里亚和卡林西亚一带,后者则居于横跨伊松塔(今萨尔察赫)河的陶恩以北地区。关于陶里西人的确切族属,尚存争论。有人直接视之为凯尔特部落;(注:参阅迈克尔·格兰特:《古代世界指南:古典时代地名辞典》(Michael Grant,A Guide to the Ancient World,A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Place Names),H.W.威尔逊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437页“诺里库姆”条。)也有人认为,他们源出于伊利里亚族系。(注:埃里希·策尔纳:《奥地利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第23页。)与此相类似的是,活动于德拉武斯河、伊斯特拉半岛、亚得里亚海和塔利亚门托河之间阿尔卑斯山的卡尔尼人(Carni),现今一般确认其为伊利里亚人的一支,(注:参阅李毅夫、赵锦元主编:《世界民族大辞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卡尔尼人”条。)但于贝尔等人曾肯定其为凯尔特人。(注:参阅亨利·于贝尔《凯尔特人的辉煌与没落》,第33页;M.罗斯托夫采夫:《罗马帝国社会经济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上册第339页。)这大概是由于该地区两大族系人群错落混化的情况十分普遍,又兼史载语焉不详,以致歧说纷起。
    诺里库姆以东、多瑙河中游一带的潘诺尼亚地区,情形大略相近,当地居民潘诺尼亚人(Pannonii)可能即为一个部分凯尔特化的伊利里亚族团。(注:参阅迈克尔·格兰特:《古代世界指南:古典时代地名辞典》(Michael Grant,A Guide to the Ancient World,A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Place Names),H.W.威尔逊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469页“潘诺尼亚”条。)于贝尔主张“把这个多瑙河地区的庞大的凯尔特人群想象成是一种凯尔特成份在其中居支配地位的大杂烩,”他指出,当地呈现的是“一种混合的文明和一个混合的人民。”(注:参阅亨利·于贝尔:《凯尔特人的辉煌与没落》(Henri Hubert,The Greatness and Decline of the Celts),伦敦1934年版,第59页。)混化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试图从中刻意作出明晰的族系区分,恐非易事。但不论诺里库姆还是潘诺尼亚,凯尔特文化之得势,凯尔特风习之盛行,则无可争辩。带有凯尔特语因素的地名同样比比皆是,例如文多波纳(Vind-obona,今奥地利维也纳)、伦蒂亚(Lentia,今林茨)、劳里亚库姆(Lauriacum,今洛尔希),(注:埃里希·策尔纳:《奥地利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参阅第23页。)而名气不大的村镇中的这类代表,就更是不胜枚举。(注:参阅亨利·于贝尔:《凯尔特人的辉煌与没落》(Henri Hubert,The Greatness and Decline of the Celts),伦敦1934年版,第58-59页。)如同在其他地区,这里的凯尔特人也多次向南扩展势力。公元前310年,一位名叫莫里斯托莫斯(Molistomos)的酋长率领一支凯尔特人发起攻袭,引起伊利里亚族系的安塔里亚泰人(Antariatae)的一场大规模溃退,后被马其顿接纳,将2万人安置为边境军事移民。(注:参阅亨利·于贝尔:《凯尔特人的辉煌与没落》(Henri Hubert,The Greatness andDecline of the Celts),伦敦1934年版,第35页。)多瑙河凯尔特人中最具攻击性、也是最负盛名者,当推斯科迪希人(Scordisci)。他们定居在萨武斯(今萨瓦)河与多瑙河汇流处附近的西尔米乌姆(今南斯拉夫斯雷姆斯卡米特罗维察)以东一带,曾多次侵掠过马其顿和希腊。攻掠者自马其顿勒索到许多赎金,后世在多瑙河流域凯尔特遗址中发现的大量腓力王时期的钱币,可资凭证。当然,凯尔特人与马其顿的双边关系,也表现为一定程度的遣使通好与和平交往,这在古代作家的零散记述中是不乏其例的。(注:参阅亨利·于贝尔:《凯尔特人的辉煌与没落》(Henri Hubert,The Greatness and Decline of the Celts),伦敦1934年版,第35页。)多瑙河凯尔特人也通过替马其顿充当雇佣兵打仗或输出货物而获取钱币。他们即使在仿制钱币时,也切实地恪守马其顿币的样式、成色、重量等价值标准。他们当时在多瑙河流域拥有的支配地位,决定着他们同希腊化世界有着比其邻人更密切的联系,并在那个世界和依附于其下的其他族群之间扮演着中介人的角色。(注:参阅亨利·于贝尔:《凯尔特人的辉煌与没落》(Henri Hubert,The Greatnessand Decline of the Celts),伦敦1934年版,第64-65页。)诺里库姆的凯尔特人则主要侧重于同意大利方面的罗马人打交道,其间诚不乏蛮族式的侵掠,也有意味深远的和平交往,这对罗马似乎更具潜在而持久的影响力。诺里库姆以出产铁、金驰誉。据斯特拉博说,在陶里西人土地上发现的金矿,曾引发了罗马人的抢购狂潮,导致意大利金价暴跌33%。(注:参阅迈克尔·格兰特:《古代世界指南:古典时代地名辞典》(Michael Grant,A Guide to the Ancient World,A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Place Names),H.W.威尔逊出版公司1986年版,第437页“诺里库姆”条。)在政治上,恺撒与庞培交战时也曾借重过诺里库姆的援兵。约公元前35年,罗马为确保其北部疆界的安全,取得了对陶里西人的宗主地位。约前15年,正式兼并诺里库姆,在此设置行省。
    潘诺尼亚的最后命运,同样没有逃脱罗马强权的掌控。公元前119年,罗马发动了对潘诺尼亚人的战争,占领锡西亚(今克罗地亚锡萨克)。前16年,罗马军团深入萨琥斯河和德拉武斯河流域,将之并入伊利里库姆行省。公元6~9年,提比留在镇压了由布留西领导的潘诺尼亚人大起义之后,完全征服该地,单独设置潘诺尼亚行省。随着罗马在此驻兵、移民和建立各类统治机构,东阿尔卑斯山地区和多瑙河流域也在经历着罗马化的濡染,只是其程度尚不及西欧地区的高卢、西班牙。
    (二)
    凯尔特人向巴尔干半岛内陆的推进,大约始于公元前3世纪初。此时,凯尔特人又掀起了新的一轮大规模移徙的浪潮,如同公元前6世纪和5世纪末那样。考古学家以拉登文化Ⅱ期来概括这个新时期的特征。
    公元前298年,有一支凯尔特入侵者进抵今保加利亚一带,遭遇马其顿人。结果,被马其顿国王卡山得的军队击败于哈伊莫斯山(今巴尔干山)。稍后不久,由坎鲍雷斯(Cambaules)统领的第二支凯尔特人队伍,似乎已达色雷斯。公元前279年,趁马其顿内乱之际,凯尔特人又开始大举入侵巴尔干。起兵数万人,分作三路:塞雷思里奥斯(Cereth-rios)率东路军,进攻位于保加利亚一侧的特里巴利人(Triballi)(注:特里巴利人,古色雷斯人的一支。)。博尔吉乌斯(Bolgios)率西路军,穿越伊利里亚,由今莫纳斯提尔附近进入马其顿,败杀其王托勒密·塞劳诺斯。最着名的一支是由布伦努斯(Brennus)和阿西乔里乌斯(Acich-orius)率领的中路军,从色萨利直扑希腊腹地,猛攻温泉关,不克,遂绕关口进至德尔斐,始为希腊埃托利亚联军击退,布伦努斯兵败自尽。凯尔特人在希腊各地劫掠,破坏惨重,但由此带来了一个重要政治后果,有助于促成一个具有希腊化时代特征的国家联盟,(注:参阅威廉·G·辛尼根、查尔斯·A·罗宾逊:《古代史》(William G,Sinnigen,CharlesA.Robinson,Ancient History),纽约、伦敦1981年版,第278页。)以合力抗阻凯尔特人的进袭。布伦努斯余部的大多数,据说可能由一个名叫巴塔纳托斯(Bathanattos)的酋长率领,退返其出发地点,因其驻地位居斯科杜斯山和多瑙河之间而得名斯科迪希人。据说,他们创建或接管了一个名为辛吉杜努姆的城市(今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为其首府。(注:参阅亨利·于贝尔:《凯尔特人的辉煌与没落》(Henri Hubert,The Greatness and Decline of the Celts),伦敦1934年版,第42页。)布伦努斯的其余残部,则由另一首领科曼托里乌斯(Comantorius)带领,移至哈伊莫斯山脉斜坡一带驻留下来,并取得了对于邻近的色雷斯部落的控制权,以泰雷(Tyle,今址不详)为中心。这一支凯尔特人的势力,曾南伸至亚德里亚堡盆地,向北抵达多瑙河,后渐接受了希腊文化,最终一直持续到公元前193年,才被色雷斯人攻灭。(注:参阅亨利·于贝尔:《凯尔特人的辉煌与没落》(Henri Hubert,The Greatness andDecline of the Celts),伦敦1934年版,第43页。)此外,那些在人烟稠密的希腊本土难以觅得容身之所的凯尔特入侵者,则可能扩散到巴尔干半岛更偏于东北方一带的僻远之地。据说,沿着铁门以下的多瑙河岸,每隔一段距离,就有带凯尔特语名字的城镇,譬如:博诺尼亚(Bononia,今保加利亚维丁)、拉提亚里亚(Ratiaria,今阿恰尔)、杜罗斯托鲁姆*(Durostorum,今锡利斯特拉)、诺维奥杜努姆(Noviodunum,约当位于多布罗加地区的今罗马尼亚伊萨克恰)等,(注:参阅亨利·于贝尔:《凯尔特人的辉煌与没落》(Henri Hubert,The Greatness and Declineof the Celts),伦敦1934年版,第43页。),或许即为这类凯尔特人活动的遗迹。
    布伦努斯麾下凯尔特军队的还有一支队伍,由莱昂诺里奥斯(Leon-norios)和卢塔里奥斯(Lutarios)率领,从希腊折向东方,于公元前278年横渡赫勒斯滂(今达达尼尔)海峡,进入小亚细亚。一般相信,他们是作为雇佣兵而被小亚比提尼亚国王尼科梅德斯一世召请而去的。当时的小亚,诸邦林立,各种势力犬牙交错,政局十分紊乱。凯尔特人介入其间,愈发加剧了局势的复杂性。进入小亚的凯尔特人,总共约有两万人,其中一万为武装的男子。(注:参阅亨利·于贝尔:《凯尔特人的辉煌与没落》(Henri Hubert,The Greatness and Decline of the Ce-lts),伦敦1934年版,第45页。)他们以“加拉太人”(Galatae)或“加拉提亚人”(Galatians)而闻名,该名源于“高卢人”(Galli或Gaul)(注:参阅《国际百科全书》Encyclopaedia Intemational)1980年版,第7卷,第430页“加拉提亚”条。)一词,似乎揭示了与高卢之间存有某种渊源关系。罗马人也有称其作“加罗格里西亚人”(Gallograecians)的。(注:参阅阿庇安:《罗马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上卷,第511页。)然而,尼科梅德斯作为一名小邦之君,并无能力驾驭这支恣肆不羁的队伍。加拉提亚人在沿海掳掠城市,强索贡金,时称Galatika(Gaul-Geld)。他们以军事雇佣兵的角色,在西亚政治游戏中起着一种特殊的作用,不久,“他们的历史渐渐同希腊化国家的相混同,而不再从属于凯尔特人的一般历史,”(注:参阅亨利·于贝尔:《凯尔特人的辉煌与没落》(Henri Hubert,The Greatness and Decline ofthe Celts),伦敦1934年版,第47页。)也就是说,他们同欧洲母体凯尔特世界的其他成员愈益疏远乃至最终失却了联系。公元前275年,加拉提亚人被塞琉西国王安条克一世的“象阵”打得大败。从此,加拉提亚人在小亚内陆哈吕斯河与弗里吉亚高原一带定居下来,这里是小亚人口最为稀少的贫瘠之地。落户于此,与其说是出诸他们有意的选择,莫如说是囿于客观环境和力量对比的不得已而为之。他们作为塞琉西王国和沿海小邦之间的一股缓冲势力存在,并不时躁动四扰。直至公元前230年,帕加蒙统治者阿塔罗斯一世给予他们以决定性打击后,加拉提亚人的扩张欲图才最后得到阻遏。
    英国史学家塔恩称,加拉提亚人是小亚地区实际上直至罗马时代都未受希腊化影响的唯一民族。(注:参阅W.W.塔恩:《希腊化文明》(W.W.Tam,Hellenistic Civilization),伦敦1930年版,第150页。)他们在小亚这片陌生的土地安营扎寨,居住在便于他们出发袭掠的据点里,统治着耕种其土地的本地农民。他们仍维持着自己独特的部落社会组织。一般认为,加拉提亚人包括3个部落、12个小部落(sub-tribe,或相当于高卢的pagi)。每个部落由4个小部落组成,共同结为一个较大联盟。这3个部落自西向东,依次布列:西边为托利斯托波伊人(Tolistobogii或Tolistoagii),占有桑加里乌斯河上游,以培西努斯为中心;中间为特克托萨季人(Tectosages),以塔维乌姆为中心;东边面积最大的是地跨哈吕斯河的特罗克米人(Trocmi)的领地,西临安基拉(今土耳其安卡拉)一带。托利斯托波伊人是否即为名噪欧陆的凯尔特重要支系波伊人(Boii),此点尚难断定。而特克托萨季人则确实可能与居处高卢加龙河上游托洛萨(今法国图卢兹)附近的沃尔卡人(Volcae)中的一支同属一脉。(注:参阅《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译本,第8卷,第286页“沃尔卡人”条;前引于贝尔书,第48页。)分属于3个部落的12个小部落中,有几个的名称已为人知,譬如:特克托萨季人中有条托波迪阿西人(Teutobodiaci),托利斯托波伊人中包含沃图利人(Voturi)、安比图提人(Ambituti)和托西奥佩人(Tosiopes)等。(注:参阅亨利·于贝尔:《凯尔特人的辉煌与没落》(Henri Hubert,The Greatness and Declineof the Celts),伦敦1934年版,第48页。)除此而外,后来似乎也曾有过一些零散的凯尔特人支系进入小亚,但影响不大。公元前218年,应帕加蒙国王阿塔罗斯一世之召,一支名为伊哥萨季人(Aegosages)的凯尔特团伙从色雷斯而来,定居在赫勒斯滂海峡。次年,比提尼亚国王普鲁西亚斯一世在那里将其击败。但伊哥萨季人却并未试图去联合弗里吉亚的加拉提亚人,形成气候。(注:参阅亨利·于贝尔:《凯尔特人的辉煌与没落》(Henri Hubert,The Greatness and Decline of the Celts),伦敦1934年版,第49-50页。)加拉提亚人的社会,大体上包括一个以12名小部落酋长(tetrarch)(注:tetrarch一词通常指罗马帝国行省或属邦只发领四分之一辖区的长官,此处似译作小部落的“酋长”为宜。)组成的议事会(senate)和300名代表(一个小部落推举25名)组成的民众大会(assembly),代表们届时齐集于德莱内梅敦地方的一处圣所举行议事活动。这个民众大会的权力似乎主要体现在司法裁判方面。加拉提亚人政治联盟的基本政策,显然就在于竭力维护其民族独立性。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