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继承与开新之间(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李文杰 参加讨论

(三)同文馆与译学馆
    外务部章程规定,在部内设立俄、德、法、英、日本五处,每处设七品、八品、九品翻译官各一缺,由同文馆学生及各省学堂高等生拣补,遇有外务部主事缺出,历五缺后准升补。也就是说,同文馆毕业的翻译官在一定条件下可补主事缺额。1906年外务部废考试、行奏调之后,更多先前同文馆的毕业生因外语能力较强,而被奏调进外务部任职。
    同文馆后于1903年12月改为京师大学堂译学馆,培养交涉、译学人才,学生可在英、法、俄、德、日五种语言中选择一种,作为主修方向(20)。学满五年后,根据成绩分列等级,给予出身,供外务部、驻外公使、南北洋大臣、各省督抚调用(21)。从1903年至1907年,译学馆招收甲乙丙丁戊五届学生,其中也有部分调入外务部任职(22)。
    然而,译学馆章程虽规定学生毕业后可备外务部调用,但并未说明调用的标准与程序。因甲级学生人数少,毕业后尚可分配到外务部、学部、农工商部任职。从乙级开始,由于毕业人数太多,只能改用掣签的方式决定任用,实际并无合理的依据(23)。在入职身份上,因译学馆毕业生皆授举人,故不能比照进士以主事分部,而只能授给七品小京官(入学时已有主事本职者除外),他们级别较低。综合《大清缙绅全书》、《职官录》、《京师译学馆校友录》等史料的统计,外务部主事、七品小京官中,来自同文馆、译学馆的毕业生共有以下45位:

说明:在上述学员中,张天元曾为广东同文馆学生,后任朝鲜京城随习领事。赵宪曾后来留学日本,参加留学毕业生考试,授予法政科举人。译学馆甲级学生于1903年入学,1909年毕业;乙级、丙级、丁级学生的入学、毕业年份依次往后一年。
    现存的京师大学堂档案中,保存有上述学员的毕业成绩单。从成绩单开列成绩来看,入选外务部的译学馆学员,绝大多数都不能算同期学生中的优等生。其中更有多位,虽然总成绩较高,然因外国文不合格,而影响了最后的分等(24)。同文馆及其改组而成的译学馆,本是官方开设的培养外语人才的学校。然其课程设计、学员考核都不能算作合理,办学效果也较差。由此而进入外务部任职的学员,其整体素质在本部官员中也不算优等。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