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广东地方实力派的对日政策(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术研究》 邓正兵 参加讨论


    以胡汉民、陈济棠为首的西南当局对日本的态度是较复杂的,一面高喊"抗日",但在另一面,却又对日本存有非分的幻想,想依靠日本的支持反蒋。当时日本的对华政策,邹鲁称之为:"对黄河流域是用'抢',对长江流域是用'吓',对珠江流域是用'骗'。"(注:戴书训:《愈经霜雪愈精神--邹鲁传》,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83年出版,第136页。)日本想利用西南与南京中央的对立, 策动西南"独立"或"自治",扩大日本在西南的势力,并给蒋介石的抗日准备制造障碍和麻烦。而西南久与蒋介石对峙后,想寻找出路,除了在国内与各地方实力派联络外,国外对日本心存幻想,要利用日本。因此,1932年以后,日本不断派代表来西南联络接洽,先后不下百人之多。(注:李宗仁口述、唐德刚撰写:《李宗仁回忆录》,香港南粤出版社1986 年版, 第360页。)这些接洽主要有:1932年, 日本军部宣传班长根本在粤访问萧佛成。1933年11月9日, 日本参谋部部长梅津秘密由闽抵粤访问陈济棠;11月13日,日本公使松村到广东会见陈济棠及其他要人。1934 年3月22日,日本第三舰队司令官中村中将率军舰抵达广州访问。次日,由日领事川越茂等陪同拜会陈济棠、林云陔、刘纪文。1935年2月13日, 日本舰队司令白武源访问粤省当局。3月2日,土肥原到香港访问胡汉民。4日,土肥原抵广州,分访林云陔、萧佛成、邹鲁、陈济棠等。5日,飞南宁访李宗仁、白崇禧。26日,再访胡汉民。6月2日,松井石根访问粤当局。21日,喜多诚一访陈济棠、李宗仁。26日,冈村宁次抵广州,分访李宗仁、陈济棠。次日,访萧佛成、刘纪文、邹鲁等。12月27日,根本博偕领河相分访陈济棠、林云陔、刘纪文等。1936年2月, 松井大将、细萱少将又到粤访问,海陆要人亦接踵而来。(注:这些来往系笔者据《粤系军事史大事记》和对同期《申报》查阅得到,不一一注明出处。)
    西南方面和日本这些代表会谈的详情,目前尚不清楚。但据胡汉民、邹鲁、李宗仁等人的点滴回忆,日本人想利用西南反蒋造成中国的混乱并阻止西南抗日的目的非常明确。松井称:"只要胡先生肯出来领导西南各省军政,要钱有钱,要枪有枪,一切由我负责。"(注:墨人:《诗人革命家--胡汉民传》,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78年出版,第 327页。)胡汉民、邹鲁、李宗仁都称他们指责了日本人对中国的侵略,胡汉民明确表示:"我和南京方面有意见,但这是我们内部的事,希望贵国政府不要利用这种弱点。……我胡汉民向来不受人利用,尤其是国家大事上。"(注:墨人:《诗人革命家--胡汉民传》,台湾近代中国出版社1978年出版,第332页。)从目前已知的材料看, 西南派在与日本使节交往中基本坚持了民族立场,尚没有发现其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勾当。土肥原到粤前,陈济棠专门召集会议,确定接待原则,大体只谈"中日之亲善,须以民族之公意为前提","未及剿共及反蒋问题"。(注:转引自陈红民:《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胡汉民往来函电稿"介绍》,《民国档案》1997年第4期。 )松井日记记载了他与陈济棠会面的情况:"陈之真意难以察知,然相当信赖胡汉民,外交问题一切均依胡之意见办理。……然彼相当傲慢自负,多具广东人特征,且野心不大,满足于维持现状。观之,似无意于主动同日本建立关系。深感有必要再次见面,以探知彼之真意。"(注:(日)田中正明著,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74页。必须指出,"田中正明对资料的引用完全是实用主义的"(见该书"译者的话"第13页)。因此,笔者并不同意该书的主旨。但田中正明是松井访粤时的随行秘书,曾参与松井与西南派人士会谈,其某些材料可以作佐证使用。如该书71-72页称:日本和西南要人达成建立中日合营的西南华侨开发公司的协议,由中日双方各出资5000万元,作为西南政府的财源。燕京图书馆"胡汉民往来函电稿"中有一封萧佛成的信也谈及了中日合办"华侨银行"之事。)可见,胡汉民、陈济棠非亲日卖国分子。
    但是,胡汉民等又想在收复失地和不接受附加条件下从日方得到援助。胡汉民指示说:"弟处无论如何仍抱收复失地之议,而地方局势之接洽,纪文等既已进行,则其无条件而可为物质之大助者,自不妨与之斟酌也。"(注:转引自杨天石:《寻求历史的谜底》,首都师大出版社1993年出版,第576页。)胡汉民这种幻想自然给日本以幻想, 所以来粤使者,不绝于途。日本关东军也派和智鹰二中佐任驻广东武官,频频与西南要人接触。胡汉民还托和智给日本陆军参谋总长闲院宫元帅带了一封信,提出解决中日关系的四条基本原则:(一)政治平等;(二)军事结盟;(三)外交一致;(四)解决不包括满洲在内的各种悬案。日本对这封信反应冷淡,使胡汉民大失所望。(注:(日)田中正明著,军事科学院外国军事研究部译:《"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世界知识出版社1985年版,第72页。必须指出,"田中正明对资料的引用完全是实用主义的"(见该书"译者的话"第13页)。因此,笔者并不同意该书的主旨。但田中正明是松井访粤时的随行秘书,曾参与松井与西南派人士会谈,其某些材料可以作佐证使用。如该书71-72页称:日本和西南要人达成建立中日合营的西南华侨开发公司的协议,由中日双方各出资5000万元,作为西南政府的财源。燕京图书馆"胡汉民往来函电稿"中有一封萧佛成的信也谈及了中日合办"华侨银行"之事。)但日本和西南仍保持密切的关系。松井回日后,日本军队使派两艘日轮满载军火和飞机驶入虎门,交给桂系。(注:广州政协文史委编:《南天岁月:陈济棠主粤时期见闻实录》,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99页。 )陈济棠也接收过日本军部赠给的枪支约1000枝、子弹20万粒、几门山炮等。(注:广东省档案馆编印:《陈济棠研究史料(1928- 1936 )》,1985年,第413页。)两广实力派也曾主动与驻粤日领联系。 两广事变发动时,陈济棠的重要谋士、也是他的哥哥陈维周即向广东各将领介绍与日本驻粤领事接洽情况,并说其策略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已取得日本军方谅解,愿意支持其行动。(注:广东省档案馆编印:《陈济棠研究史料(1928-1936)》,1985年,第415页。)6月下旬,日本军方派遣军官约100人来广州, 陈济棠准备将大部分日人派到陆海军部队担任顾问,协助指挥作战,并以日人约30人到天河、白云机场,视察设备情况,引起空军人员的极大愤慨。(注:广州政协文史委编印:《广州百年大事记》下册,1984年,第479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