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三峡考古琐记(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四川文物》 林向 参加讨论

(1)基本上弄清楚峡江三县崖葬的分布情况。峡江地区的崖葬是呈点状分布的,当年经 过调查的有24个地点:在奉节有梅溪河上游的棺材岩,瞿塘峡里的粉壁堂、吊槽、盔甲 洞和风箱峡,草堂河上游的三架岩;巫山错开峡里的棺木阡、天子庙,大宁河上的洛门 峡、双龙上峡、双龙下峡、燕子阡、沙阡;巫溪大宁河上的庙山顶、母猪洞、杨泗洞、 杨泗洞对岸、南门湾、凤凰山、九层楼、棺材溪,大宁河支流东溪河上的荆竹坝棺木岩 、三灯坡,大宁河支流后溪河上的点水岩。当时这些地点尚存棺木48具,能知被毁的棺 木87具以上,其断代约在战国至两汉,有的可能延续到六朝。这些棺木至今可能又有所 损失,但也会有其他新的发现,如最近报导丰都、石柱的崖葬等(注:王豫:《重庆丰 都、石柱崖棺葬调查与研究》(上),《重庆历史与文化》2002年第2期。),我们正等待 新成果早日公布。这些棺木都高葬在悬崖之上,以当地河面为起点,一般高在50米左右 ,最低的在30米左右,如大宁河上的杨泗洞、凤凰山等;最高的有700米,如棺木阡和 天子庙。可见,水库蓄水后少数的有可能被淹没,而大多数可能只在水面上不远,这样 既便于观赏,也可能触手可摸,其后果是两者的保护责任都将会随着水库蓄水的进程而 变得愈来愈大。
    (2)对这种葬制在文物考古研究中应该有科学、规范的定名。过去流行称为“悬棺葬” ,这是1948年芮逸夫先生根据川南的葬制命名的(注:芮逸夫:《僚为仡佬试证》,《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0本,1948年。),用这来命名如珙县麻塘坝等地 那种凿岩钉桩搁置棺木,人站岩下能仰望棺底的葬制,这个“悬”字当然贴切。可是即 使在麻塘坝的160余棺中,钉桩搁棺的只占56%,其余还是放在天然岩窟里,或嵌入人工 开凿的横龛里,并不都是“悬”的。而在峡江地区基本上不见那种钉桩搁棺的悬棺葬, 据我们的调查,可分4种类型:Ⅰ型、多数置于天然洞罅中,用石块、木棒垫平,如盔 甲洞(注:童恩正:《纪瞿塘峡盔甲洞中发现的巴人文物》,《考古》1962年第5期。) 。Ⅱ型、在天然长条形裂隙中,两壁凿孔枘木杠,分上下数层搁棺,典型的如风箱峡, 可惜破坏殆尽。而九层楼的木杠还保存完整。Ⅲ型、将棺木顺放在天然岩石层理的缝隙 间,如荆竹坝棺木岩。Ⅳ型、在岩壁凿横龛置棺,如南门湾、凤凰山等。所以可见“悬 棺葬”只是其中的一种类型,是不能以偏概全的。为了科学正名,笔者曾不止一次地建 议(注:林向:《中国悬棺葬学术讨论会纪要》,《文物》1981年第8期;林向:《崖葬 的发现与研究》,《淮阴师范学报活页文史丛刊》213期,1985年。):为了突出这种“ 葬在崖上”,而不入土,不入水,不入鸟兽口腹这一显著特征,可以采用1941年向达先 生提出的“崖葬制”(注:向达:《中国的崖葬制》,《星期评论》(渝版)28期,1941 年。);作为一种文化,可采用1950年凌纯声先生提出的“崖葬文化”(注:凌纯声:《 中国与东南亚之崖葬文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3本下册,1950年 。)。可是虽然“悬棺葬”的命名确实不科学不全面,而积习难返,依然流行。故笔者 在此再作呼吁,该给它一个正确的命名了。
    (3)这次峡江调查的重要收获之一,是为崖葬棺木的放置办法提出了新的论证。据笔者 观察,有几种办法:(甲)化整为另:把棺盖、底、挡板分开运送,到崖上组装,再送尸 入棺。古籍有征,隋《沅州记》载五溪蛮传说:“故老云,鬼造此棺,七日昼昏,唯闻 斧凿声,人不觉失器刀斧,七日霁,所失之物并还其主,见此棺横置崖畔”。(乙)横行 崖上:凡崖壁有岩石水平层理形成缝隙的地方,均可由两侧山垭口顺悬崖岩缝横行,到 达葬所,1978年有盗墓者即循此岩缝到达荆竹坝棺木岩上。据1966年爬上洛门峡者也说 :崖上有通道可横行至置棺处。(丙)吊运上崖:木棺上一般都有耳、或有榫孔,便于系 绳吊运。唐《朝野佥载》记五溪蛮:“自山上悬索下柩”或“用绳系棺而上”。1958年 白帝城供销社派杨文元进盔甲洞,即在崖顶古老的人工“牛鼻孔”石栓上系主绳下地固 定,再用副绳吊人,攀主绳吊下进洞的,岸下有人指挥,崖口有人传话,崖上有人守住 牛鼻孔收放绳索。推知古代吊运也当如此(注:此据1958年初参予盔甲洞取棺木者,奉 节白腊村民童国贵口述。)。(丁)筑栈梯上崖:在珙县麻塘坝看到有的桩孔已接近地面 ,搁棺的可能太小,曾推测可能是栈梯遗迹。这次调查瞿塘峡西口南岸的孟良梯,可见 有65个方形桩孔,个别孔内还残留木桩遗迹,分三段呈“之”字形排列,来回斜上,转 折处多几个桩孔,可能是平台结构,显系架木设梯的遗迹(注:孟良梯的示意图刊在拙 著:《巴蜀文化新论》第215页,成都出版社1995年。)。后据白帝城文保所告知,实测 桩孔约28厘米见方,深约38厘米,孔距约2米左右。此梯上方即是崖葬集中点,如粉壁 堂、吊槽等。既然栈梯与崖葬共存,其用途作为运棺木上崖是无疑的。此非孤证,相类 似的在武夷山崖葬处有“飞阁栈道”(注:董天工:《武夷山志》引祝穆《武夷山记》 。)和攀登的栈道(注:曾凡等:《关于武夷山船棺葬的调查和初步研究》,《文物》19 80年第6期。);东南亚加里曼丹岛东海岩近代崖葬“凿有之字路通往洞口”(注:凌纯 声:《中国与东南亚之崖葬文化》,《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3本下册, 1950年。)。近来有些地方以现代工具“仿古”吊运崖棺,声称是“发明”,其实是很 不明智的。
    (4)风箱峡的再发现。1978年风箱峡崖葬被人推下的棺木有2具以上,我们发现其残片 、纺轮、人下颚骨等已为白帝城文保所收集(注:李莉:《四川奉节县风箱峡崖棺葬》 ,《文物》1978年第7期。)。1980年8月我们来到风箱峡现场时,峡路已多年断人行, 看到地上有当时棺木跌下散落的文物,有棺木、人骨、竹篾席等,发现上面附着有织物 残片、絮绵等物。我们采集后请四川省纺织纤维检验所鉴定认为:其中有精粗不等的平 纹棉、麻织品7-8种,粘附在人骨上的是棉花絮。织物请成都纺织工业学校专家鉴定认 为:纺织品有本色的,也有染靛和姜黄的,并有蜡缬印花布。服饰残片分单、夹、絮绵 三种,针脚细密,反映较高的织染缝纫水平(注:并有鉴定报告,特此鸣谢。)。
    关于我国植棉和绵纺织技术的起源一直不甚清楚,或以为迟至宋元由境外传入。1979 年福建武夷山崖葬中发现了据称是距今3200年的一块青灰色棉布,才引起了科技界的重 新评估(注:赵文榜等:《中国棉纺织史》,刊《中国大百科全书·纺织卷》。)。武夷 山崖葬船棺年代可能偏早,笔者以为从巨大的树木制成的船棺上取样的碳十四测年肯定 会偏早的,大概应与江西贵溪的“崖墓”同时,约春秋战国间。三峡风箱峡的崖棺是19 78年推下的,可惜当时未经科学清理,就棺木在2具以上,收集的文物有战国的柳叶形 剑和鎏金透雕带钩;也有西汉带钩和四铢半两钱。就此判断其年代应有早晚,至少在战 国至秦汉之间,略晚于武夷山的崖葬。可见风箱峡崖葬发现的绵制品其意义的重大岂容 低估。我们的问题在于既未经正式清理,又不注意认真收集标本,把研究工作跟上,教 训是十分沉重的,前车之鉴,岂敢大意。行文至此,愿读者不会再以旧事重提相责。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