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关于俄国民粹主义的几个问题(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林》 马龙闪 参加讨论

二民粹主义的特征
    无论民粹主义的流派如何多样复杂,也无论它们在其发展过程中如何演变、分化,作 为一种同质的思想政治流派,它们有“最大公约数”--共同的思想特征。现归纳其要 者,概述如下:
    1、信仰人民,崇尚人民
    有人说,所谓“民粹派”,就是因为他们自称为“人民的精粹”,这不妨看作“民粹 派”称谓的来源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这一派都这样那样地信仰人民、崇尚人民,该名 称本身就含有“粹藏于民”的意思。人民在民粹派看来,多数场合是指农民和社会上的 劳动阶级。
    各种各样的民粹派,在信仰和崇尚人民这一点上最具共同性。他们认为,“人民的生 活本身总是合理的”,“人民的生活本身就能根据它的本性、它的天然力量和天赋,以 及根据外部的自然地理条件,定出自我提高和自我发展所需要的方式和原则”。(注: 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编译局国际工运史研究室编译《俄国民粹派文选》,人民出版 社,1983年,第31-32页。)他们都相信,“在人民中保存着真正生活的秘密”,“在 人民中潜藏着社会真理”,“人民是真理的支柱”。(注: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 思想》,三联书店,1995年,第102页。)别尔嘉耶夫认为,“民粹主义的世界观具有大 地的特征,它依附于土地”,因此,“民粹派知识分子反对脱离土地,想回到土地的怀 抱”。这实际上是由信仰人民、崇尚人民,到信仰大地、崇拜土地,以为离开土地就会 凋零、枯萎。
    民粹派知识分子在人民面前总有一种忏悔意识和“罪孽感”,认为他们这些“文明的 少数人”,其知识、智慧和进步,“是以多数人受奴役为代价换来的”,因为“多数人 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机会。(注:《俄国民粹派文选》,第58页。)正是出于这种“罪孽 感”,他们感到一种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要为社会进步服务,“偿还”多数人以血泪 和苦难为他们付出的文化代价。所以,“知识分子与人民”的关系问题,是民粹主义思 想中一个永恒的议题。
    2、对一般文化抱鄙薄态度,反对文化崇拜
    在民粹主义者看来,知识分子所获得的全部文化都是人民创造的,都是人民的劳动创 造的,而掌握文化的少数人则是靠着人民的血汗被养活并获得文化,这样,掌握这种文 化的人就被压上了沉重的罪孽感;而真正没有罪孽感、不靠人血汗养活的是真正劳动的 人,是来自人民的人。由于文化本身是靠着人民的血汗和苦难,靠着对人民的剥削而获 得的,这样,掌握文化就同剥削、同罪孽联系到了一块儿。所以在民粹派看来,仿佛文 化本身也沾连上了剥削和罪孽的味道。因此,民粹主义思想经常对文化报以轻蔑甚至敌 视态度,“在任何条件下都会起来反对文化崇拜”。(注:尼·别尔嘉耶夫:《俄罗斯 思想的宗教阐释》,第58页。)
    民粹派瞧不起甚至鄙视传统的大学。他们因为大学“同外界隔绝、脱离人民生活”而 对它加以批判,认为人民因其教授“从事抽象理论”而对他们投以“不信任的目光”; 在民粹派看来,“大部分教授是官吏”,教授和学生之间除个别之外,“也没密切的、 有机的内部联系”,他们倾心的、同情的永远是学生,他们主张“把大学教育思想灌输 到民间去”,在他们看来,“星期日学校大都是培养大学生的苗圃”。(注:《俄国民 粹派文选》,第32-33页。)
    俄国哲学家弗兰克认为,民粹主义者因对文化抱着极端的功利主义而使他们“与纯粹 的文化观念不能相容”;“文化对他们来说是不需要的和道德上不能容忍的贵族习气; 他们不能珍视它由此构成的任何客观价值”,因此,这位哲学家说,“反文化倾向”或 者“平民化崇拜”,是民粹主义的重要特征。(注:谢·路·弗兰克:《俄国知识人与 精神偶像》,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5-56页。)
    屠格涅夫的著名小说《父与子》,塑造了一个民粹派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巴扎洛夫, 该形象就体现了弗兰克所说的民粹派的这种文化功利主义和文化平民主义。巴扎洛夫唯 独崇尚自然科学,整天埋头于青蛙解剖,而对哲学、美学和艺术则一概予以否定和摈弃 ,在他心目中,除自然科学、实用科学外,一般类型的人文科学和文化,都有着“不需 要的和道德上的贵族气”。屠格涅夫在上世纪60年代初以伟大现实主义作家所特有敏感 和洞察力,在现实生活的瞬间捕捉到了民粹派知识分子的这一思想特征。从这个艺术典 型印证出,弗兰克的上述评述是有现实根据的。
    由于信仰人民,相信人民中潜藏着真理,人民是天然合理的,民粹主义者不是主张启 蒙对象向启蒙教育者学习,而是相反,主张启蒙教育者--知识分子向其教育对象看齐 ,“企图把所有人都变成‘工人’”,变成工农劳动群众,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在“道 德要求”上实现“普遍平等”,“而把最高需要压缩到最小极限”。(注:谢·路·弗 兰克:《俄国知识人与精神偶像》,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5-56页。)弗兰克认为 ,“在这个意义上的民粹主义不是一定的社会政治流派,而是一种广泛的精神潮流”。 (注:谢·路·弗兰克:《俄国知识人与精神偶像》,学林出版社,1999年,第55-56 页。)
    3、把农村公社理想化,企图通过保存农村公社,发展农民“固有的”社会主义精神
    民粹派关于农村公社(或称村社)的这种思想观念,也是同他们对“人民”的信念联系 在一起的。在他们看来,“米尔(即公社--引者)精神接近人民的本性,渗透到人民的 整个日常生活中”;农村公社“为人民所喜欢”,它“是俄国人民梦寐以求的民族原则 的内部天然合法的民权保护者”,因此俄国需要农村公社,需要它的“社会主义”的清 新而又生气勃勃的协商和主动精神。(注:《俄国民粹派文选》,第33-39页。)
    民粹派把充满宗法家长制传统的农村公社这样理想化,在他们看来,就是因为公社, 无论农村公社还是城市公社都渗透着“社会主义精神”,它是可以避免弯路而通向未来 人间天堂的桥梁。民粹主义主张“村社所有制”,认为它“能在村社内部工人之间合理 地分配土地”,在这种所有制下,能合理地“充分经营”,这里有着“劳动组合生活的 萌芽”,“土地能获得最好的收成”;它“对西欧的群众很富于诱惑力”,能“使知识 有用武之地”,“更能大大提高劳动效率”。因此农民及其公社所有制是“俄国大多数 居民的前途赖以发展的特殊基础”。(注:《俄国民粹派文选》,第156、159、167-17 1、289-290页。)
    从这种对农民村社或农村公社的理想化描述中,看得出民粹主义不是从资本主义高度 发展的经济形式中,前瞻、探寻社会主义的未来,而是完全相反,从过往古老公社的传 统中展望社会主义的前景,把它视为俄国通向社会主义的“基础”和出发点。在这里, 很鲜明地透露出了民粹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的性质;也很自然地得出下述结论--
    4、绕过资本主义道路,“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民粹主义在社会政治纲领方面的这一特征,不仅仅是从俄国存在农村公社,将它视为 社会主义的天然土壤这一观念出发的,当然,这一观念是民粹主义主张绕过资本主义, 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最重要的出发点和思想基础之一。除此之外,民粹主义这一特征 还有另一重要的思想基础和出发点,这就是对资产阶级的厌恶和对资本主义的恐惧。
    民粹主义之所以厌恶资产阶级,并怀有对资本主义的“恐惧症”,是由民粹主义所由 产生、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也是由民粹主义固有的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阶级性 所决定的。民粹主义作为来自后进农民国度的、主要反映农民思想观念的思想体系,其 代表人物--民粹派,面对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血污和罪恶,看到西欧农 民的破产,工人的赤贫,资产者的贪婪,以及资产阶级民主的极端虚伪性,这使他们很 自然地产生了对资产阶级的厌恶和对资本主义的鄙弃。而面对英国发生的“羊吃人”的 惨象,目睹西欧各国工人农民苦难生活的血淋淋图画,在对资本主义的鄙弃之中,又对 它充满了一种自然而然的恐惧,为俄国正面临这种阴森可怕的前景而感到不寒而栗。赫 尔岑经历过的1848年欧洲革命,其他民粹派人物目睹西欧社会而报导的那些情况,都加 强了他们的这种思想情绪。在他们看来,只有避免西欧的资本主义道路,直接过渡到社 会主义,才能使俄国人民幸免此难。--各种色彩的民粹派,他们的所有努力,都是为 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们也坚信能够达到这一目的。所以,民粹派说:“我们是迟到的民 族,而正是这一点使我们得救了。我们应该感谢命运,我们不曾有过欧洲的生活。欧洲 的不幸,欧洲的绝境对我们是个教训。”还说:“我们研究了欧洲的经济和政治制度; 我们看到他们的情况并不妙,我们明白,我们完全可以避免当代欧洲的可怜命运。”( 注:《俄国民粹派文选》,第9页。)
    从对民粹派思想的研究中,别尔嘉耶夫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民粹派“所有的人都指望 俄罗斯避免资本主义的非正义和罪恶,绕过经济发展的资本主义时期变为更好的社会制 度。甚至所有的人都想:俄罗斯的落后状态恰恰是它的优势。”(注:尼·别尔嘉耶夫 :《俄罗斯思想》,第100页。)各种色彩、各种派别的民粹主义,在企图避免资本主义 ,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同他们对“人民”的崇尚和信仰一样,有着最具本质 、最为突出的共性。普列汉诺夫尚是民粹主义者的时候曾说:我们看不出有何根据俄国 不能避免资本主义。他认为,俄国同西欧社会主义的要求之不同仅在于,西欧资本主义 通过工厂已实现了“集体劳动”,剩下就是实现“集体占有制”,而俄国则相反,俄国 已有了居于优势地位的土地占有制--村社集体占有,这“构成了”俄国农民“对待土 地问题的最本质的特征”,因此在俄国实现社会主义,只要实行“集体劳动”就可以了 。(注:《俄国民粹派文选》,第494-497页。)
    民粹主义的社会主义同农民这一社会阶级是直接相联系的,它把农民阶级看作实现社 会主义的基本力量,这是民粹派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民粹派在19世纪末也看到了工人 阶级的力量,但是认为,“按社会作用来说”,工人阶级是“次于农民”的。(注:《 俄国民粹派文选》,第1011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