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自然地理条件与封建经济发展特征
十月革命后,苏联史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马克思主义成为正统学说,贵族和资产阶级史学受到了批判和摒弃,到30年代中期其影响逐渐减弱直至完全消失,史学研究中教条主义猖獗。直到80年代中期,苏联历史编纂学最常用、最普及的术语就是“斗争”一词,由此俄国革命史、革命运动史、阶级斗争史和政党斗争史、苏共历史成为苏联史学研究的主线。30年代苏联官方出版物以严肃的口吻指出,地理因素影响民族和国家发展性质、速度的观点,是资产阶级科学的产物,从根本上是不可信的。从而导致苏联史学家长期无人涉足地理环境对经济、社会和文化影响的研究,至今不清楚自然--气候因素对基本生产者--农民,最终对社会和国家影响的具体的经济机制问题。只是近20年来,苏联史学家才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成果突出者首推勒·夫·杜洛夫和勒·夫·米洛夫。本文主要依据他们的最新成果,探讨自然地理条件对俄国封建时期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及工业生产的影响。不当之处,还望同行指正。 一、东欧自然地理条件及特点 从欧洲地图上不难发现俄国自然地理条件的重要特点。首先,俄国地域辽阔,从15世纪末起,它就是欧洲最大的国家。其次,欧洲海岸线曲折绵长,岛屿和半岛占欧洲面积的34%,但多分布在西欧,与欧洲其它部分相比,大陆性是东欧的特征。欧洲多数国家有出海口和很大部分海岸线,但直到19世纪中期前,俄国所靠近的海洋不利于与主要商路发生联系。寒冷的北冰洋极不利于海上航行。黑海是内海,与最活跃的海上通道相隔甚远。此外,直到18世纪20年代和18世纪末期,俄国才先后打通波罗的海和黑海的出海口。 东欧平原或俄国平原几乎占欧洲全部土地的一半,地势平坦,海拔在200米以下,丘陵地带的绝对高度不超过370米,只是边远地区有一些山。西欧的地势则是另一种样子,山地、平原和丘陵交替出现。在很多欧洲国家,岛屿和港湾使相对狭小的空间里地形反差强烈,希腊和意大利的情况尤为明显。 几乎整个欧洲都处在温带。欧俄大部分地区夏天温度在零上15°(阿尔罕格尔斯克)到20°(波尔塔瓦)之间。西欧夏天温度接近东欧,但东西欧冬季温度相差很大。西欧一些国家首都1月份平均气温:雅典9℃、马德里4℃、伦敦3℃、巴黎2℃、柏林-1℃、维也纳-2℃。在俄国,诸如利沃夫、基辅、明斯克、顿河罗斯托夫等城市,温度为- 8℃到-4℃之间,彼得堡、莫斯科、沃洛涅什、伏尔加格勒的温度在-8℃到-12℃之间,而阿尔罕格尔斯克、察里津、彼尔姆、古比雪夫气温更低些。显然,西欧1月份气温比东欧平均高 10℃。冬季气温差异还导致一个重要差异:西欧靠近海洋的国家完全没有积雪,而欧俄积雪从 3-4个月(基辅、伏尔加格勒)到6-7个月(彼得堡、阿尔罕格尔斯克、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不等。西欧国家的春秋温暖且时间长,有利于农业生产。东欧降水多集中在夏季。俄国平原降水较均匀,年降水量多为500-600毫米,南部和西南部为300-400毫米,里海低地甚至不足 200毫米。东欧的东南部因远离海洋,一年当中温暖时期常常滴水未下,个别情况下这种旱情还会蔓延到东欧中部。 东欧有7条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大河,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其流域面积占欧洲面积的12%。西欧长度在1000公里以上的大河有5条。水文学家认为东欧河流是“俄式”河流,即源于雨水和雪水, 但以雪水为主,春天因积雪融化河水流量猛增,春汛开始,夏末河水变浅。据19世纪的资料,莫斯科河的流量春天比平水期高100倍, 伏尔加河的春汛也来势迅猛。俄国河流多流经平原地区,水流平稳,弯道多,结冰期从2个月到7个月不等。西欧河流雪水比重小,常常接近于零,通常年份不结冰,发源于山上的河流流速较快。 从土壤表层来看,欧俄地区分为两部分,喀山-下诺夫哥罗德-卡卢加-基辅-卢茨克一线是两部分的分界线。简单地说,北纬60°以北地区土壤很差,主要是冻土带、沼泽、灰化土,其中俄国平原北部沼泽占这里全部土地的20%-50%。北纬60°以南地区则是富有营养的草土--灰化土,其中有粘土或砂质粘土,收成不坏,这一地区土壤成分砂质土多于粘土和砂质粘土,沼泽地比重较大。南部地区大致包括中部黑土区、摩尔达维亚、乌克兰地区,这里的上等黑土异常肥沃,是俄国的粮仓。但在里海低地和与之毗邻的草原地区,砂土和盐碱土比重较大。 封建时期的俄国矿物资源丰富,乌拉尔有藏量巨大的高品位的磁铁矿。俄国藏量丰富的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乌拉尔、阿尔泰、后贝加尔。西欧国家铜、锡、金、银开采业较发达,俄国金和白金储量、森林资源高于西欧国家。俄国的自然资源丝毫不比西欧国家逊色。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