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野牛的灭绝与大平原印第安人的命运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周钢 参加讨论

美国内战结束时,其西部的大平原仍是数百万乃至千余万头野牛栖息和漫游的场所。 那片辽阔的土地亦是很多印第安人部落游猎和生活的家园。随着战后西部开拓新高潮的 兴起,大量白人拓居者涌入大平原地区。伴随大平原开发的是白人拓居者对野牛的大屠 杀和对印第安人的残暴和不义之举。其后果是导致野牛群的灭绝和置印第安人于种族生 存的严重危机之中。
    一野牛的灭绝
    美国西部大平原的一些特有动物,多数被东部移居者叫错了名字。[1](p41-42)之所以 产生这样的错误,完全是由于东部美国人对西部大平原缺乏真正了解造成的。本文论及 的野牛便是典型的一例。“野牛”(Buffalo)实属“鬃犎”(Bison) 的误称。初次见到“鬃犎”的东部人见其形状既相似又有别于他们 饲养的“牛”(Cattle),故将其称之为“野牛”(Buffalo)。将“鬃犎”(Bison)误称“野牛”(Buffalo)造成的影响已很深,流传已很广,故我们在大量 的英文美国西部史论著中多见的是“Buffalo”而非“Bison”。因此,我们在下文也只 能用“野牛”(Buffalo)而不用“鬃犎”(Bison)。
    野牛是一种最重要的大平原动物。它浑身长满粗毛,有像骆驼一样的隆峰、狮子般的 毛发。[2](pvii)一头雄性野牛站立时高5英尺6英寸至6英尺,体长为9英尺,体重为200 0-2800磅。雌性公牛稍小一些。野牛的寿命为20年。[3](p18)野牛的活动具有一些明 显的特点。其一是它的群体性。大平原上的野牛群包括数千个小的牛群。一个典型的小 牛群由一头相当于“家长”的老公牛和能聚集在一起的尽可能多的母牛、成年公牛和多 种年龄不等的幼牛组成,并保持着稳定性。其二是野牛集体对付敌害。遇有凶险时,大 野牛群列队保护自己,对付像美洲狮、狼和熊等食肉动物的侵害,因为这些野兽总是在 野牛群周围捕捉走散的小牛和小牛群中虚弱无力的野牛。小牛群一旦受到其他动物的袭 击,野牛便立即形成一个公牛在外的保护圈,把母牛和小牛围在里面。其三,野牛定期 南北迁徙。因寻找食物、水或躲藏夏天的酷热,野牛群有场所和季节性的转移。在大平 原地区,野牛群每年都进行南北迁移。基于上述特点,野牛群不论大小,都需要是一个 永久性的稳定群体。
    野牛原先的活动范围并不限于大平原。威廉·伯德上校的随员在1729年勘查北卡罗来 纳和弗吉尼亚的边界时,就发现了野牛。但东部森林地区野牛的数量很少,不足以对当 地居民和欧洲新移民产生任何影响。到1850年,野牛在西经95度以东地区几乎已经消失 。[1](p43)在该线以西,野牛的数量多得不可胜数。在密西西比河以东的野牛只是从野 牛群中走散出来的。大量的野牛群的活动范围在密西西比河至落基山脉、格兰德河到大 湖区之间的辽阔西部地区。野牛的真正家园是大平原。那里的自然生态环境适于它们繁 衍生息,其数量不断增加。在白人开始到达之前,大平原上的野牛大约有1500-5000万 头[4](p425)。美国内战结束后,仍有1200万-1300万头野牛漫游在大平原上(注:关于 内战后大平原的野牛数量,一些著作提供的数字不尽一致。雷·A.比林顿在《向西部扩 张--美国边疆史》第579页提供的数字是1300万头;沃尔特·R.韦布在《大平原》第4 4页举出的数字为1200万头;J.弗兰克·多比在《长角牛》第xxii页给出的数字是1000 万头之多[5]。后两位作者的数字来源均出自威廉·T.霍纳迪博士(Dr.Wiliam T.Hornad ay)的估计,故此处采用了1200万-1300万头。),最保守的估计也可达400万头[1](p44 )。
    在19世纪60年代,大平原上南北移动的野牛群仍然非常稠密。东西行进的旅行者,往 东部市场驱赶长角牛的牛仔,甚至修建第一条横贯大陆铁路的员工,遇到野牛群经过时 ,都不得不停下来,让眼前浩浩荡荡的野牛群跑过。随着联合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巨大 的野牛群被分割成南、北两部分。这是破坏大平原野牛和印第安人之间生态平衡的第一 个严重的信号,也是对野牛实行野蛮大屠杀的开始。南部和北部的野牛群都遭到了铁路 勘探队、筑路员工、矿工、职业猎人和冒险家的捕捉和杀害。
    在破坏大平原生态平衡、实施对野牛的大屠杀中,铁路公司负有不可推卸的罪责。在 筑路期间,铁路公司对野牛的杀害主要是为了取肉。各铁路公司雇用专门的射手组成打 猎队以保证筑路员工的野牛肉供应。联合太平洋铁路推进到堪萨斯境内后,其西部终点 是野牛故乡的中心。因为1200人的筑路员工难以得到鲜肉,铁路公司便雇用专门的猎人 捕杀野牛。以绰号“野牛比尔”著称的威廉·科迪凭其猎杀野牛的成功经历被古德尔德 兄弟雇作猎手。他们每天大约提供12头野牛的24个腿臂和12个隆峰肉。他的职责是随一 辆有灯的货车沿铁道行进5-10英里,以便从被击毙的野牛身上取肉并运回筑路工地[6] (p108)。
    联合太平洋铁路通车后,为了保证火车的行驶安全,铁路公司雇用一批专职猎人枪杀 野牛。1867年春天,一列行驶在哈克至海斯间的火车,因遇到一个巨大的牛群像一股持 续不断的流水般地通过而被耽搁了8个小时。1868年秋,一列火车从埃尔斯沃思到谢里 登行走了120英里,通过这个不断有野牛群吃草的地段,牛密得使火车司机不得不停车 好几次。在每次停车笛声响和机车一阵阵冒烟时,野牛群刚刚走过铁轨[2](p82)。有时 ,一列行驶的火车突然被惊吓得乱闯的野牛群所撞翻。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铁路公司雇 用专门枪杀野牛的猎人。由于各条铁路及其支线相继修建,以枪杀野牛为职业的猎人日 益增多。
    为了赢利,铁路公司还招揽业余打猎爱好者,以捕杀野牛作为“娱乐”。到1868年, 铁路的短途客车把来自欧洲和美国东部的打猎爱好者载到野牛的故乡。车厢是在轮子上 的室内射击场。喜好打猎的人能很容易地射杀野牛而自己没有危险和不方便。堪萨斯太 平洋铁路在劳伦斯站立有一块醒目的广告牌,登着二则广告。一则是从利文沃斯经该站 至谢里登的“铁路短途旅游与野牛打猎”,登载着开车时间、抵达及返回的日程,声称 乘客有足够的时间遇到一头大野牛。另一则“在平原上打猎”的广告,语言富有鼓动性 ,不仅讲所有旅客能吃到价钱公道的便餐,往返车票仅为10美元,而且还举出一名乘客 在6小时的狩猎中打死了20头野牛[6](p109)。
    铁路公司雇用的众多职业猎人和大量业余的打猎者都肆无忌惮地枪杀野牛群,并以此 取乐。受雇于堪萨斯太平洋铁路的“野牛比尔”因在17个月中杀死4280头野牛而遐迩闻 名[7](p442)。
    野牛骨作为肥料出口后,屠杀之风更甚。大量野牛被枪杀后,皮被人剥,肉被狼吃, 留在大平原上的是白茫茫的片片牛骨。这些白骨成了铁路公司一笔财源。白骨被运到东 部后可以磨成粉末作为肥料出口。道奇城一项大宗生意就是野牛骨贸易。在靠近铁道边 的地方,常常能见到数百吨的野牛骨被堆成大堆。用白骨铺成的路直达运货棚车的车顶 。车站经常没有足够的棚车把这些野牛骨运走。这些野牛骨对到大平原的早期移民也是 天赐之物。很多到堪萨斯去的穷苦移民和定居者,除了一辆旧货车、两匹弱马、几条狗 和一些无力抚养的孩子外别无长物。如果没有长期的野牛骨贸易,许多贫困的移民大家 庭会因缺乏最必需的生活用品而遭受苦难。这些贫穷的家庭既无钱,又找不到任何工作 ,靠收集野牛骨才得以生存。野牛骨贸易进一步加剧了对野牛的屠杀。
    野牛皮被发现可以制成商品革后,枪杀野牛群的活动变得更加猖獗。直到1870年,野 牛皮还被认为毫无价值。然而,在1871-1872年,宾夕法尼亚的两个制革工人成功地把 野牛皮制成可以利用的皮革。他们还发现野牛皮革比饲养的小公牛皮革更坚韧和富有弹 性。于是,野牛皮革在制革厂里被制成了传送带、皮革家具、地板和墙壁的覆盖物、皮 革车厢、雪橇和柜车等。野牛皮革也被用来做马具、皮带、皮鞋和其他革制品。宾夕法 尼亚的制革厂以每张1-3美元的价格收购野牛皮。为此,许多乘车、骑马或徒步的猎人 和投机分子都争先恐后地涌向大平原,杀牛取皮,掠取新的致富资源。猎牛队由6-7人 组成,猎手携带火力大、射程远的来复枪,并有运出牛皮的运货车随行。1877年,在雷 德河和布拉索斯河之间的草原上,有500多猎手枪杀野牛。一支由6人组成的猎牛队每天 能杀死50头或更多的野牛,并迅速剥下牛皮,剩下的野牛尸体被狼和郊狼等争食。堪萨 斯的猎人约翰·R.库克与他的猎牛小队共获得了2000张干野牛皮,其中由他剥皮并归其 所有的为892张[4](p426);[6](p110-111)。
    随着对野牛屠杀的日益疯狂,捕猎者对枪支弹药等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得克萨斯 的格里芬堡,F.E.康德拉的商店在1877年1月4日的一天中向当地猎人出售的枪支弹药和 其他用品的价值高达4000美元。从大平原用火车运往东部的野牛皮、肉和骨的数量极大 。1872-1874年,东运的野牛皮为137.8359万张,野牛肉为675.1万磅,野牛骨为3238. 065万磅。圣菲铁路一年中就承运了75.4529万张野牛皮。[4](p426)
    野牛除了体大和成群外没有什么适合大平原生活的优势特征。它行动迟缓而笨拙,视 力很差,不惧怕声响。尽管其嗅觉相当敏锐,但当人们逆风逼近它时,这种嗅觉功能便 失去了作用。野牛是大平原上最容易被人捕获的猎物。不论是面对拿着弓箭的印第安人 还是面对手持来复枪的白人猎手,野牛都会有伤亡。两者所不同的是印第安人为了生存 用原始武器捕食一定数量的野牛,没有危害野牛在大平原的繁衍生息,没有破坏人类与 野牛间的生态平衡;白人猎牛队是为商业利益驱动,用现代武器残酷地袭击野牛,或从 火车窗里射杀,或骑马疯狂追逐,甚至趁野牛成群地趟水过河时进行屠杀,致使野牛无 法生存。到1878年,大平原南部的野牛群已经灭绝;到1883年,北部的野牛群也都被消 灭。有记载表明,1872-1874年每年被杀死的野牛为300万头。有些估计认为,到1885 年,整个大平原被杀死的野牛多达1000万头[8](p579);[4](p426)。尽管一些统计数字 不尽相同,但在1872-1883年间,数百万乃至千余万头野牛被白人开发者屠杀殆尽,这 是不争的事实。1883年,一个博物馆远征队到西部去寻找野牛标本,结果在整个西部寻 找到的野牛还不足200头。到1903年,大平原的野牛减少到34头。[8](p579)大平原上主 要的野生动物--野牛被消灭了。美国的一大笔国家财富被彻底毁了。从历史上看,野 牛对人类所产生的影响比大平原上其他所有动物的总和还要大。野牛对美国人的生活产 生过直接影响,更与印第安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失去生活所依的大平原印第安人及其相 关的文化也随之被消除和毁灭。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