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古希腊神话与土地占有权(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世界历史》 王以欣 参加讨论

四、领土仲裁与战争借口
    当希腊各邦发生领土争执时,神话往往成为领土仲裁的有力证据。当各邦间发生战争 时,神话就为战争提供借口。神话中的某个片段或细节,看似无足轻重,却往往在实际 政治外交活动中发挥决定性作用。雅典和麦伽拉对萨拉米斯岛的主权之争就是个典型例 证。
    在梭伦生活的年代,雅典和麦伽拉因萨拉米斯岛的主权归属发生争执。当时雅典从麦 伽拉人手中夺取该岛,麦伽拉则将该岛归属问题提交斯巴达仲裁。斯巴达派出5名法官 组成仲裁法庭,接受争执双方申诉。雅典和麦伽拉各自提出对该岛拥有主权的证据。除 了埋葬习俗方面的证据,双方都极力从神话中寻找根据,都求助于荷马史诗。当时荷马 史诗虽在希腊人心目中享有权威,但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版本。梭伦援引《伊利亚德》 “船表”中的两行诗为证:“埃阿斯率领十二艘战舰从萨拉米斯而来,部署在雅典阵地 旁。”(注:荷马:《伊利亚德》(Homer,Iliad),2.557-558。)在泛希腊神话中,埃 阿斯被公认为萨拉米斯岛国王;在特洛伊战争中,他把自己的舰队部署在雅典阵地旁, 表明萨拉米斯和雅典并肩作战的特殊亲密关系。麦伽拉人不甘示弱,他们也向法庭引证 同一史诗但不同版本的两行诗,声称埃阿斯率领萨拉米斯和尼塞亚等地的舰队一起参战 。尼塞亚是麦伽拉古称,历史时期为该城邦的港口。此证据似乎更有力,表明萨拉米斯 和麦伽拉本属一家,共同接受埃阿斯领导。然而,雅典人又根据其地方传说和崇拜风俗 ,提出了更有说服力的证据:埃阿斯的两个儿子--欧里萨克斯(Eurysakes)和菲莱俄 斯(Philaios)曾加入雅典国籍,前者定居在阿提卡乡镇布劳伦(Brauron);后者定居在 麦利特(Melite);他们的坟墓也分别安置于两地,并伴有宗教祭典。两王子加入雅典国 籍,自然也就把他们的国家馈赠给雅典人了。此证据“坚实地建立在雅典人的祭礼和神 话基础上,作为有关雅典真实情况的一部分而无可动摇”。麦伽拉人难以提出更有力的 反证,法庭遂判雅典获胜,麦伽拉痛失萨拉米斯岛主权。麦伽拉败诉系因神话准备不足 ,而雅典人未雨绸缪,很早就为萨拉米斯岛的主权要求准备了神话证据。此例足见神话 的力量和权威。古风时代,这种权威尤受各部族和城邦的尊重,因而在领土争执中被当 作“武器和赌注”。麦伽拉人虽心有不甘,却无法改变仲裁的法律效力,且因军事实力 不及雅典,只好被迫接受现实。尽管麦伽拉人事后又加工补缀了新的神话证据,但为时 已晚,只能以曾经拥有过萨拉米斯而聊以自慰。既然雅典胜诉,雅典人援引的两行荷马 诗句也被吸收到后来统一的史诗版本中(注:参见约翰·威克沙姆:《古风时代城邦的 神话与身份确定》(John M.Wickersham,“Myth and Identity in the Archaic Polis ”),多拉·拨兹和约翰·威克沙姆主编:《神话与城邦》(Dora C.Pozzi and John M. Wickersham ed.,Myth and the Polis),伊大卡与伦敦1991年版,第16-31页。)。
    侵略别国疆域也能从神话中找到借口。“赫拉克勒斯子孙回归”的神话就为多利亚人 南侵找到合适的理由。笔者还可举出其他例证,如雅典对斯库罗斯岛(Scyros)的武力征 服。
    公元前476年-475年,德尔斐神谕指示雅典人“将忒修斯的遗骸迁回故土”。据当时 流传的神话,雅典国王忒修斯曾因劫持冥后而被囚禁于地府,获救后返乡,发现国内政 局已变,墨涅斯透斯夺取雅典王位,并鼓动人民攻击他。忒修斯被迫到斯库罗斯岛避难 。国王吕科墨德斯担心忒修斯威胁其统治,将其推下悬崖摔死。按神谕指示,雅典将军 西蒙率军攻占斯库罗斯岛,驱逐岛民多罗佩斯人,变该岛为雅典的军事殖民地。西蒙在 一只神鹰指引下,最终在岛上找到“忒修斯的遗骨”,并将其迁回雅典。雅典人以隆重 庆典欢迎英雄遗骨落叶归根,“好像忒修斯本人回家一样”,并建庙供奉。历史学家分 析,忒修斯客死异乡的神话可能是雅典人为攻占斯库罗斯岛而制造的借口。斯库罗斯岛 民根本“不承认这种传说的真实性,也不准搜寻葬地”。西蒙也借此神话诋毁政敌特米 斯托克利,后者是雅典吕科墨德斯氏族成员。雅典人为自己的民族英雄复仇,出师有名 ;让身死异乡的英雄魂归故里,更顺乎道德伦理;神谕及寻找遗骸的传奇性则加强了政 治宣传的效果(注:参见罗伯特·伽尔兰德:《引入新神--雅典宗教的政治性》(Robe rt Garland,Introducing New Gods:The Politics of Athenian Religion),达克沃斯 1992年版,第82-84页。)。
    神话也为雅典入侵勒斯博斯岛颁发了“特许证”。约公元前516年,色雷斯地区克尔索 尼斯半岛的僭主、雅典人米尔提阿德斯攻占爱琴海北部的勒墨诺斯岛,使该岛成为雅典 殖民地。史家希罗多德解释说:勒墨诺斯岛居民原是被雅典人驱逐的佩拉斯吉人。为图 报复,勒墨诺斯人对阿提卡乡镇布劳伦发动海盗式袭击,掳走大批雅典妇女,并纳她们 为妾。这些雅典妇女生育了很多孩子,并教他们雅典语言和风俗。孩子们长大后抱成一 团,互助友爱,与土著子女们格格不入。勒墨诺斯人感受到威胁,就把这些孩子连同其 雅典母亲统统杀掉。这种残暴行为,即所谓的“勒墨诺斯人的劣行”,触怒了神明。勒 墨诺斯岛的土地从此颗粒不收,妇女不孕。勒墨诺斯人赴德尔斐求神谕,神谕命他们按 雅典人的要求做出赔偿。雅典人要求勒墨诺斯使节以国土做赔偿。使节回答说:“当一 只船借北风之助一日之内从贵国抵达我国时,我们就把国土奉献。”勒墨诺斯人以为这 是永不能实现的事情,因为两国路途遥远。但米尔提阿德斯却从雅典殖民地克尔索尼斯 半岛乘船出发,迅速抵达勒墨诺斯岛,命令当地人按其祖先誓言离开该岛,并围攻抵抗 者,最终征服了该岛(注:希罗多德:《历史》,6.137-140。)。
    在彼奥提亚地区,普拉提亚邦(Plataea)为摆脱忒拜控制而与雅典结盟。忒拜人认为普 拉提亚城是他们所建,普拉提亚人作为彼奥提亚人一支,应服从忒拜领导(注:修昔底 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3.61。)。普拉提亚人为捍卫城邦主权独立,就强调自己 是土生土长的,是当地河神阿索普斯的女儿普拉提亚的后裔。伯罗奔尼撒战争初期,忒 拜借斯巴达力量最终将普拉提亚城夷为平地。
    从希腊谱系神话中很容易发现为证明土地占有权而精心构拟的成分,如公元前5世纪初 形成的斯巴达王室谱系。该谱系将拉哥尼亚王族世系追溯到土著勒勒吉人国王勒勒克斯 (Lelex)。后者的继承人虽是些地名,但绝不可轻视,它反映了斯巴达人的政治地理概 念和领土主权要求。斯巴达人把美塞尼亚最早的国王波利卡翁(Polycaon)描绘为勒勒克 斯次子,一位来自斯巴达的征服者;美塞尼亚则以其妻美塞尼(Messene)命名。此插曲 显然为斯巴达征服和奴役美塞尼亚做了必要的神话铺垫。斯巴达王室谱系中还有一位名 叫阿米克拉斯(Amyclas)的国王,他建立了著名的阿米克赖城(Amyclae),当地祭祀阿波 罗神的宗教节日即以其子许阿铿托斯命名。阿米克赖是迈锡尼文明重要遗址,土著阿卡 亚人的居民点,在斯巴达人侵入拉哥尼亚后很久仍保持政治独立,直至前8世纪中期第 一次美塞尼亚战争爆发前夕才被斯巴达吞并,成为斯巴达五村落之一。神话谱系将其建 城者说成斯巴达王,表明阿米克赖自古就是斯巴达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为斯巴 达人的兼并提供了特许证(注:详见克劳德·卡拉米:《斯巴达的谱系:一个空间结构 的神话表现》(Claude Calame,“Spartan Genealogies:The Mythological Representa tion of a Spatial Organisation”),简·布理摩尔主编:《希腊神话的解释》,第1 53-186页。)。
    斯巴达人还利用神话中的道德因素为入侵美塞尼亚寻找借口。按古典作家阿波罗多洛 斯记述,多利亚人占领伯罗奔尼撒半岛大部后,由赫拉克勒斯后裔三支系的首领以抓阄 方式瓜分被占领土,其方法是将代表三块疆土的小石头投入盛水的陶罐中,再依次摸取 。克瑞斯丰忒斯渴望获得富庶的美塞尼亚,遂用土块冒充代表美塞尼亚的石子投入罐中 ,并将抓阄优先权让给其余两方。土块入水即溶。当阿尔哥斯和拉哥尼亚各有其主后, 他无须摸取就理所当然地获得了美塞尼亚(注:阿波罗多洛斯:《文库》(Apollodorus, Library)2.8.4。)。另按波桑尼阿斯,忒墨诺斯与克瑞斯丰忒斯合谋,以不道德的狡诈 手法获取阿尔哥斯和美塞尼亚,斯巴达则是受骗者。此类神话为斯巴达日后征服美塞尼 亚提供了正当理由,也把历史时期斯巴达的宿敌阿尔哥斯置于道德的对立面。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中国古代儒家重“正名”,古希腊人亦然。 为证明其土地占有和居住的合法性,古希腊人纷纷从神话中寻找依据。“地生人”神话 恰恰满足了这种需要:它证明了土地占有的合理性,有利于加强社会共同体的凝聚力、 认同感、自豪感和爱国心。移民迁徙神话则强调神的意志,从而为土地占有提供宗教权 威;或通过联姻等主题淡化不同种族、民族和部落间的血缘隔阂与对立,从而证明外来 者的合法居留权;或通过巧妙嵌入的“地生人”情节来证明其土著血统。希腊神话的实 用功能及其权威性还体现在实际的领土争执和战争方面:神话为部族、城邦间的领土归 属提供法律仲裁依据,或为侵略战争提供借口和舆论铺垫。总之,神话在古希腊社会中 发挥着现实和实用的功能,尤其在证明土地所有权方面。笔者还须强调的是:神话学对 上古史研究有重要启示意义,有助于从社会、种族、民族、宗教和思维方式等不同角度 深层次把握历史现象的本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