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民国初年历史观领域的新变革(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 陈其泰 王秀青 参加讨论

如上所述,李大钊作为思想界的先驱者,在1917年(这一年他刚28岁)以前,他所具有 的坚决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主义的革命精神和自觉担负救国重任的崇高历史责任感,他 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刻剖析,他的强烈的进取精神和对于文化问题所持的既严肃批判又 作辩证分析的态度,都证明他是无愧于站在时代潮流前头引导潮流前进的卓越人物,而 且决定他由此走向唯物史观的更高境界。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他受到极大的鼓 舞和启发,1918—1919两年,他连续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 Bolshevism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等文章,热情歌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的胜利,宣传马克思主义。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中,他批评了国内有的人认为俄国 革命所要解决的是“面包”问题,必将导致社会混乱的错误看法,而认为:“不知法兰 西之革命是十八世纪末期之革命,是立于国家主义上之革命,是政治的革命而兼含社会 的革命之意味者也。俄罗斯之革命是二十世纪初期之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 是社会的革命而并著世界的革命之采色者也。”[18](P102)预言十月革命的胜利预示着 20世纪全世界大变动的到来!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了由李大钊主编的“马克思主 义”研究的专号。他本人发表了两万多字的长文《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马克思主 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有所阐明,并指出这 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的关系,而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 联络起来”[19](P177)。故此文的发表,是开始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标志,由此也 更可证明李大钊在革命史上的伟大功绩。
    李大钊在从事系统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事业中,十分重视与史学工作结合起来,阐明 唯物史观指导对于从根本上改造旧史和开辟科学地研究历史的重大意义。他于1920年在 北京大学等校开设《史学思想史》课程。其讲义内容包括有《史观》、《今与古》、《 鲍丹的历史思想》、《韦柯及其历史思想》、《马克思的历史哲学与理恺尔的历史哲学 》、《唯物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等题目,(注: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出版《李 大钊文集》时,已按《讲义》原来的顺序将这11篇文章收入。)其中有的文章如《唯物 史观在现代史学上的价值》等曾在《新青年》等刊物发表。李大钊指出历史资料与历史 的区别:“吾兹之所谓历史,非指过去的陈编而言。过去的陈编,汗牛充栋,于治史学 者亦诚不失为丰富资考的资料,然绝非吾兹所谓活泼泼的有生命的历史。”历史“不是 僵石,不是枯骨,不是故纸,不是陈编,乃是亘过去、现在、未来、永世生存的人类全 生命。”[20](P264—265)他批评:“从来的历史家欲单从上层上说明社会的变革即历 史而不顾基址,那样的方法,不能真正理解历史。上层的变革,全靠经济基础的变动, 固历史非从经济关系上说明不可。”[21](P346)他强调进步历史观的指导对于推进历史 研究的意义:“历史观的更新,恰如更上一层,以观环列的光景,所造愈高,所观愈广 。”[20](P267)并批评各种错误的观点。李大钊在这时已经有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改造 旧史的思想。他对于旧史学的批评,是击中了要害的。因此,他很快地又在讲授《史学 要论》课程的基础上,于1924年出版《史学要论》一书,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阐述历 史唯物主义并将之与历史研究的具体问题相结合的著作。李大钊在书中论述了应当把客 观存在的历史与人们对历史的记载分开的观点。这对于当时的旧史界把历史文献看做历 史本身,是一个深刻的、很确切的批判。他在书中高度评价史学对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强调史学的重要作用在于指示社会前进的正确道路:“过去一段的历史,恰如‘时’ 在人生世界上建筑起来的一座高楼,里边一层一层的陈列着我们人类累代相传下来的家 珍国宝。这一层高楼,只有生长成熟踏践实地的健足,才能拾级而升,把凡所经过的层 级、所陈的珍宝,一览无遗;然后上临绝顶,登楼四望,无限的将来的远景,不尽的人 生的大观,才能比较的眺望清楚。在这种光景中,可以认识出来人生前进的大路。我们 登这过去的崇楼登的愈高,愈能把未来人生的光景及其道路,认识的愈清。”[22](P76 3)诚如白寿彝先生所评价的:“李大钊同志对于史学的崇高的期望,使我们今天读着他 的遗著,还觉汗颜。《史学要论》是一本不到四万字的小册子,但这是为马克思主义史 学开辟道路的重要著作。这本小册子凝集着一个革命家、一个无产阶级理论家对人类前 途的真挚的希望。对于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来说,李大钊不愧是第一个开辟 道路的人。”[23](P640)
    中国近代史学经过80年的发展历程,它由鸦片战争前后肇始,取得突破传统史学旧格 局的历史性跃进;以后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由于中西文化的交流推动,突出地宣 传“历史必变”和“变法”的思想,直接介绍西方制度文化,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借 鉴;戊戌前后至20世纪初年,西方近代进化论在国内迅速传播,成为国人观察历史和民 族前途的指导思想,并在史学理论和通史撰述上结出硕果,宣告了严格意义上“近代史 学”的诞生,同时革命派人物在运用历史知识宣传革命思想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至民 国初年,虽然政治环境十分恶劣,但由于近代史学在观点上、方法上、史料上经过长时 间的积累、蓄积了有力的势头,因而在史学研究和历史观点上都引人注目地创辟了新的 局面,预示着中国史学将跨入新的时代。
    收稿日期:2004-10-18
    【参考文献】
    [1]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A].吴晓明。德赛二先生与社会主义——陈独秀文选[C].上 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
    [2]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A].饮冰室合集:文集之三十九[C].北京:中华书局 ,1989.
    [3]陈独秀。敬告青年[A].陈独秀选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4]陈独秀。新青年[A].陈独秀选集[C].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