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各种新兴学科层出不穷,但是“埃及学”对我国读者而言,还是比较生疏的。所 谓埃及学,乃是近代兴起的、研究古代埃及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和社会生活诸多 方面的一门综合性的专门学科。它既包括古埃及的考古学、语言文字学、历史学与古文 献学,又包括宗教学、文学、艺术和建筑,且涉及古埃及的医学、生物学、数学、天文 学和技术史等自然科学各分支。埃及学从1822年诞生以来,至少已有将近两个世纪的历 史,但在我国严格地说仅仅在近一二十年才开始起步。 近年来,我国出版了几部有关埃及历史、文化方面的著作,埃及学在中国有所发展。 引人注目的是刘文鹏教授1999年出版《古代西亚北非》一书后,2000年又推出《古代埃 及史》专著。这部书稿原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从1992年立项,至1996年 最终完成。初稿完成后经专家组鉴定、结项上报。1997年作者将原稿60余万字压缩到52 万字,交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古代埃及史》从史前的旧石器时代写起,一直叙述到公元7世纪为止。包括古埃及社 会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发展、演进的历史。这部著作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为指导,依据历史学、考古学、古文字学和古文献学等多方面提供的资料,采用多学科 交叉研究的方法,在充分吸取西方学者和前苏联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它是 一部古埃及的大部头专著,专家称赞“这是迄今中国学者自己撰写的篇幅最大,内容最 为丰富的古代埃及史”。它的出版促进了我国埃及学的发展。 《古代埃及史》有导论1章,正文12章。导论除了介绍埃及学发展的历程以外,还对古 埃及的年代学和历史分期问题做了探讨。正文以古埃及文明演进为线索,叙述了古埃及 人的来源和生态环境、古埃及由城市国家发展到统一王国,再至大帝国,并由盛而衰的 过程。高度评价了古埃及文化的重大成就,《古代埃及史》简明系统地介绍了整个古埃 及200多个帝王的家系渊源,为缺乏古埃及史知识的读者深入学习提供了方便。 综观全书,可以看到作者对埃及史有系统深入的研究,集中了作者多年来辛勤钻研的 成果和亲至埃及参观考察的心得。《古代埃及史》对中外学者有关的论点作了认真的评 析,并提出了疑义和看法,有的见解具有独到之处,对我们研究古埃及史颇有启发作用 ,重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古代埃及史分期问题。传统的古代埃及史的分期以王朝体系为基础,将古埃及的3 0个王朝分为古王国、中王国和新王国三大时期。后来又补充了早王朝和后王朝两大阶 段。这种分期法未能体现出丰富的历史发展内在联系和社会、文明与国家演进的不同阶 段及其规律。传统的分期法往往以前王朝时期为开端,到公元前332年马其顿亚历山大 征服埃及终结。此后的古埃及史分别列入希腊史和罗马史的范畴。以征服者的历史代替 了埃及人的历史,这种处理显然是有偏见的,不科学的。 《古代埃及史》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成学说为指导,以埃及学的新成果为依据,修 改补充和丰富了古埃及史的分期,确立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古埃及史的新体系。它将古 埃及史分为六个阶段:1.史前时代和前王朝文化;2.埃及统一王国的形成与分裂;3.埃 及王国的发展与衰落;4.埃及的军事霸权与帝国的形成;5.埃及帝国的分裂、复兴与衰 亡;6.异族的长期征服与奴隶制的崩溃。这一新的分期法是作者在系统研究古埃及历史 过程中,加深认识之后提出来的,它为进一步研究古埃及史提供了新的框架和明确的线 索。 这种新的分期法把古埃及史的下限由传统的公元前322年亚历山大的征服延长到公元64 2年阿拉伯人的征服为止。将古埃及史延长了将近一千年,把被割断的古埃及史重新连 结起来,还历史发展的完整面貌。刘文鹏教授强调指出:不论是托勒密王朝或者是罗马 、拜占庭帝国统治下的埃及,仍然是奴隶制的埃及文明。公元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了 埃及,古埃及文明被伊斯兰教文明所代替,古代埃及的历史才最终结束。他这一颇有见 地的看法,既消除了欧洲中心论对研究古埃及史的影响,又肯定了古埃及传统延续的长 期性。刘文鹏教授认为,古埃及的传统一直延续到希腊罗马统治时期的看法是有充分根 据的,其根据可以归纳如下:在政治上,在希腊罗马统治时期,埃及人始终坚持着反抗 异族统治的斗争。埃及本民族的王朝体制并未完全断绝。在托勒密埃及时期,托勒密诸 王在政治体制和国家管理上几乎全盘保留了法老时代的国家机构,到罗马统治埃及时期 ,在地方体制上仍设置的诺姆。在社会经济方面,希腊罗马统治埃及时期,古典形式的 奴隶制没有对埃及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在文化方面,在托勒密诸王统治埃及时期,古 埃及的宗教信仰并未受到排斥。到罗马统治埃及时期,埃及古老的宗教信仰仍保持有相 当大的力量,其神学思想还被基督教所吸收。希腊罗马统治者也未排除埃及本民族的语 言,除了少数上层分子外,埃及人使用的仍然是本民族的语言,尽管文字上有些变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