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家统一到法西斯的崛起(2)
二、统一后的初步扩张:民族主义的蜕化 意大利的统一赶跑了外国侵略者,实现了民族的独立自主,铲除了重重妨碍工商业发 展的壁垒与束缚,形成了国内大市场,铁路、纺织等工业得到了发展,货币等度量制度 也得到统一。应该说这相对以往悲惨的状况是极大的进步。然而,此时的国际形势与国 内情况已今非昔比了。国际上,英法等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开始在各地的殖民扩张,其势 力范围迅速蔓延开来,他们掠夺大量财富以用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吞吃着一块块的肥肉 。这种行为对新生的意大利产生无穷的诱惑力。国内真正的经济发展区不过集中在北部 极小的范围内,南部广大的农业区不仅人口较多,生产力水平较低,而且成了北方商品 的销售地,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南方不少人向往并移居海外。统一后执政的加富尔派 不仅未采取有力措施刺激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还把多年战争造成的财政困难转嫁给劳动 人民,社会动荡出现且日益加剧。1871年工商业自由资产阶级集团上台,他们不仅想把 产品从狭隘的国内市场推向国际市场,更想从广阔的海外获得原料以发展资本主义。意 大利以民族利益、经济利益为借口,开始了殖民扩张。民族主义蜕变了。 这种蜕变最突出表现在同法国在突尼斯的争夺上。突尼斯是意大利最近的非洲邻邦, 与西西里岛共扼地中海狭窄的咽喉,仅有150万人口,而可耕地却多达750万英亩,地下 还有着丰富的矿藏。早在19世纪60年代意大利的政治家们就意识到了突尼斯对意的重要 性,喋喋不休地告诫国民要关心国外的殖民事业,故大批意大利人涌向突尼斯。然而在 1881年的柏林会议上,法国得到把突尼斯当作其“势力范围”的许诺,并且其后法国武 装控制了突尼斯,宣布为法国的保护领地。意国内群情激愤,法意边境发生许多冲突, 似乎反对拿破仑统治的时代重又来临。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意大利与奥地利是世仇, 在现实中还有着特兰提诺问题,但为同法国争夺,它还是于1882年参加了德意奥三国同 盟。可以说意大利与奥地利结盟是带着某种民族情绪的,一旦形势变化,它又可能退出 三国同盟。 意大利在突尼斯上败给了法国,但它在其它地方却频频得逞。1882年,意在非洲红海 沿岸的阿萨布港,扩大了在沿岸的统治权。戴普雷蒂斯去世后,恢复了国内秩序的克里 斯皮深得各阶级、阶层的拥护,而克里斯皮富有野心,梦想建立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 他把在红海沿岸获得的土地组成厄立特里亚殖民地,并获得索马里兰。对于具有丰富资 源和重要战略地位而又比较落后的埃塞俄比亚,意大利更是垂涎三尺。1890年,克里斯 皮向欧洲宣布意为埃的保护国。1895年,意大利出兵埃塞俄比亚,但在1896年的阿杜瓦 战役中惨败。克里斯皮这个扩张主义者,虽然干得已很出色,不过仍未能很好地完成“ 使命”。惨败的消息在国内公布时“群情愤怒”。克里斯皮的政治生涯就此结束。其实 ,由于历史的原因,意大利无论经济、军事实力都不如英法等,在刚刚完成独立统一不 久便试图也踏上殖民扩张的道路,当然会显得力不从心。 三、国家主义即反动的民族利己主义、民族沙文主义时期 20世纪初,意大利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又大大改变了。国内经济明显好转:廉价 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工业发展速度加快;对外贸易在1901至1910年间增加了70%之多 ,政府财政收支开始出现平衡,在19世纪70年代农业危机打击下大批背井离乡的意侨寄 回的外汇弥补了国际收支的赤字,意大利里拉的国际信誉得到提高,但经济的发展进一 步激化了国内市场狭小和原料有限性的矛盾,经济上的侵略性由隐性而明朗化。在国际 上,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各国加紧了激烈的争夺。在欧洲大陆上,崇拜武 力的俾斯麦主义深深地“启示”着意大利。相似的统一史,使不少意大利人迷信起俾斯 麦“铁与血”的信条,“超国家与超人”“种族理论”“亚利安主义”等在意大利也找 到了一定的市场。于是新的国家主义即反动的“民族主义”抬头。有人曲解马志尼的“ 第三罗马”和焦贝蒂的“意大利的首要地位”的说法,为他们的要拥有为全欧所敬畏殖 民地的帝国的虚幻辨护。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民族主义完全失去了它的科学涵义,民 族利己主义、扩张主义、沙文主义以各种面目在意大利泛滥。 首先是舆论界。如科拉迪尼主编的《国家思想报》以及《三色报》、《大意大利报》 都充当了吹鼓手和急先锋。科拉迪尼主张军国主义和殖民扩张,力图唤起冒险精神,歌 颂战争的“道德价值”。这些论调非常迎合那些不安定、不满足分子的心理,亦受到工 业家们的欢迎。其次是文学。“现实主义者”新诗人的“最杰出代表”邓南遮的那套人 必须无情和残忍的学说深深地影响了年青的一代。在史学和经济学等方面也有这种反动 的“民族主义”的表现,如奥里昂尼用其历史著作表达了扩张主义的观点及对一个非洲 帝国的要求。以阿尔贝蒂为首的一群经济学家则认为未来的意大利经济应向近东、俄国 和巴尔干半岛上的各国渗透。意大利开始了“光荣伟大”的“前进政策”。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意大利在协约集团与同盟方之间摇摆并最终加入协约 作战,似乎是协约集团外交的成功,这其实也是所谓的民族利益起了作用。蜕化以后的 意大利民族主义虽然充当了意与其它列强争夺的工具,但由于王室贵族等社会上层与奥 地利有着历史的血缘亲姻,它并不十分强烈地反对奥地利。在同奥的关系上,意政府无 法充分利用这一工具。在国际问题上意奥能够妥协时,政府就适度地抑制民族主义的张 扬;当意奥矛盾无法掩盖起来时,意政府同样用“民族主义”与之决裂。战争伊始,意 大利采取了中立政策。它渴望得到奥占领下的特兰提诺,但遭断然拒绝。在意徘徊之际 ,英法满足了其对特兰提诺等地的领地要求。于是,1915年5月,意大利宣布退出三国 同盟。对此,列宁说:“我们亲眼看到革命的民主主义的即革命的资产阶级的意大利, 推翻奥地利压迫的意大利,加里波第时代的意大利,已经演变成压迫其民族,掠夺土耳 其和奥地利的意大利了,变成暴虐的、反动透顶的、卑鄙的资产阶级的意大利了”[3] 。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