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近代中国经济史三阶段论(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人文杂志》 陈勇勤 参加讨论

那么抗战胜利后的中国,是否成了美国独占的半殖民地呢?这确实也是认定抗战后的中国是否基本上是独立国需要解释的一个问题。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给了蒋介石政府以巨大援助,包括“出钱出枪”,及至出人,如以9万人的海军陆战队占驻上海、青岛等重要城市。当时美国让“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主要目的还是通过“帮助蒋介石打内战”,“准备着反苏战争”,“想消灭这个社会主义国家”(注:毛泽东:《和美国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谈话》。);用毛泽东引用艾奇逊的话说,还是要“帮助国民党毁灭共产党”,或者是“只有靠美国的武力才可以把共产党打跑”(注: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中国共产党“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面的”(注: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可见美国是在援助它的资本主义阵营的盟友,这是其“扶蒋反共政策”(注: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产物。1943年1月中美签订的《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之条约》,取消了美国在华各项条约特权。美国援助蒋介石政府打内战,是蒋介石政府请求美国给以外援、美国也确实觉得需要扶植蒋介石政府的结果。蒋介石政府一心要打内战,又无力打内战,于是急需美国给以援助。美国要“组成反动阵营,反对苏联”(注: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使苏联东部边境处于反共营垒的威胁,这样就在中苏1945年《友好同盟条约》签订后,自1946年11月开始,与蒋介石政府签订了中美间一系列新的不平等条约。美国在这些条约中取得了各种特权。但其主要目的是实现对国民党统治区的全面控制,从而迅速增强蒋介石反共势力的实力。“美国的独占资本”(注:毛泽东:《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所表现出来的“独占”的倾向,是为了阻止以苏联为核心的国际共产主义力量在中国的增长,这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垒有直接关系的。1945年12月苏、美、英三国外长莫斯科会议,关于中国问题已作出协议。在公报中,三国外长“重申坚持不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苏美外长还一致同意苏美两国军队尽早撤离中国。苏联履行协议,在1946年5月3日苏军完全撤出中国东北境内。美国推行援蒋反共政策,没有撤走驻华美军。所以抗战胜利后的中国,不是美国独占的半殖民地,而是有以美国为核心的国际反共势力支持、并被美国直接控制的一个极弱的资本主义独立国。1949年1月8日国民党政府“向美英法苏四国政府要求干涉中国的内战”,遭到四国政府拒绝而“失败”(注:毛泽东:《四分五裂的反动派为什么还要空喊“全面和平”?》。)。特别是美国已表示出不再扶植蒋介石政权,到8月2日,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又“挟起皮包走路”(注: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这些都表明,当时的中国,并不是属于美国的半殖民地。
    内战是蒋介石政府单方面挑起来的。“为着防止内战,中国共产党在取得了其他民主派别的同意之后,于一九四四年九月间的国民参议会上,提出了立即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一项要求。”但是,共产党的“一切建议都遭到了国民党政府的拒绝”(注: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按照蒋介石的方针,是要打内战的”,“不要打内战的只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国民党统治地区的觉悟的人民是反对内战的”,“国民党内部也有一部分人不赞成内战”(注: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共产党提出“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就是要建立“新民主主义的联合统一的国家”,发展“新民主主义的国家经济”,也就是要进行:“由共产党领导的新式的资产阶级性质的彻底的民主革命”。毛泽东说,共产党人“不但不怕资本主义,反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提倡它的发展”,“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当时的中国,“不是多了一个本国的资本主义,相反地,我们的资本主义是太少了”(注: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正是因为蒋介石政府拒绝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坚持发动内战,共产党也就提出了“必须打败蒋介石”,“将革命进行到底”。
    两个不同性质的政权的对立,特别是新民主主义经济力量的不断壮大,反映出抗战胜利后的经济形态,由半殖民地外来经济与本国初期资本主义经济混合型经济,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经济与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对立型经济。既然共产党人认为“民主的联合政府”应该进行的“民主革命”也含有一定的“资产阶级性质”,并且“在一定条件下”,也“提倡”资本主义的“发展”,那么新民主主义经济与初期资本主义经济的对立,显然就是在初期资本主义经济致命弱点方面,而不是在其先进方面,即工矿、交通运输、金融等国民经济重要部门的近代化方面。
    中国初期资本主义经济致命的弱点是什么?(一)始终没有解决农业中生产关系方面的土地问题。解决土地制度问题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项根本任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主义的基础,消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才能扫清封建势力对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为资本主义生产的迅速发展创造条件,才能较充分地发动农民参加民主革命。孙中山早就说过,“若能将平均地权做到,那末,社会革命已成七、八分了”(注:孙中山:《民生主义与社会革命》,《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后来他又提到,“至于将来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是完全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那才算是我们对于农民问题的真正结果”(注:孙中山:《民生主义》。)。但是,以自称孙中山学生的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却没有去完成、实际上根本也没想去完成“先总理”的遗愿。共产党则始终关注农民的土地问题。抗战前和抗战期间不说,“日本投降以后,农民迫切地要求土地,我们就及时地作出决定,改变土地政策”,1946年发出《五四指示》,1947年9月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在消灭封建性和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的原则下,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这是最彻底的消灭封建制度的一种方法,这是完全适合于中国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的。”所以毛泽东说:“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获得了足以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的条件。”(注: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而这也是“打倒蒋介石,建立民主联合政府”(注: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的先决条件。(二)腐败是造成经济迅速衰败的绝症。腐败的本意是指政府权力与金钱的交易,也就是政府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因此,腐败是政府工作人员的行为,贪污是最为突出的表现方式。腐败作为一种经济现象,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极大。“国民党腐败无能”(注: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在一切蒋介石统治区域,贪污遍地”(注: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经手人员中饱”,“官吏即商人,贪污成风,廉耻扫地,这是国民党区域的特色之一”(注: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民的现时要求”其中有一条,就是“要求惩办贪官污吏,实现廉洁政治”(注: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腐败猖獗,加剧了经济危机。腐败无能,又只会用通货膨胀去解决经济危机问题。结果恶性通货膨胀导致“反饥饿”、“要饭吃”的“人民运动”(注:毛泽东:《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大规模爆发。对于腐败现象,国民党的初期资本主义经济无法整治,以致恶化成为绝症,而共产党人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就能够整治、杜绝。我们来看毛泽东1946年7月20日在对党内的指示中谈到的,“必须检查和纠正各地已经发生的贪污现象”,告诫全党同志“我们是艰苦奋斗,军民兼顾,和蒋介石经济区的上面贪污腐化,下面民不聊生,完全相反”(注:毛泽东:《以自卫战争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再看毛泽东1948年4月1日在晋绥干部会议上讲话中谈到的,“在我们的党和政府的组织内,过去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成分不纯或者作风不纯的现象”,其中就有人“犯了贪污罪,但经过“整党工作,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所以,有的干部就对毛泽东说,“过去对于我们是致命的东西,现在去掉了”,晋绥人民对“整党工作所做的结论”也是,“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贪污了”(注: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总之,新民主主义经济解决了土地问题,杜绝了腐败现象,取代初期资本主义经济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是事情发展的必然结果。
    国民党政府不但没有解决初期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的土地和腐败两大难题,反而倾其所有去打内战,庞大的军费支出使财政走入绝境,以致“国统区”农业萧条破败,城市物价飞涨,失业严重,人民生活极度恶化。国民党拒绝了共产党提出的“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的要求,实际上也就堵死了从根本上整治社会经济的路,这在客观上缩短了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社会存在的时间,从另一个角度说,又是加快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取代初期资本主义经济的过程。因此,初期资本主义经济在基本上处于独立状态的中国国度里,也就存在有4年。这4年,使在8年抗战中因遭战争巨大破坏而衰落了的初期资本主义经济,更加衰落。到国民党南京政府垮台前,中国的初期资本主义经济事实上已完全崩溃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