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20世纪中美两国“专家政治”的缘起与演变(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月刊》 邓丽兰 参加讨论


    罗斯福时代是技术统治论的鼎盛时期。以后多数组织消失,现在仍有活动的是技术统治联盟。从宽泛的意义上,“技术政治”可以说已经成为美国的意识形态与现实。不少学者承续早期专家政治论者的思路,比如美国学者贝尔、加尔布雷斯等都认为技术专家管理社会的时代已经来临,知识的重要性被高度重视。从这个意义上,人们也赞同“专家政治”已是美国意识形态的一部分。
    从原本意义上,技术政治联盟的偏激的一翼,却成为非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至今仍对美国社会提出根本性怀疑和批判,成为美国社会的另类思想。今日,较为激进的技术统治联盟仍以斯科特为精神领袖,仍在通过宣传吸引信仰者,等待美国人民的选择。他们欢迎除了外国人和政党身份的人之外的所有美国公民参加。愿意入会者交纳10美元,接受课程培训,读相关著作,然后去影响更多的人。他们的相关资料也提供给感兴趣的研究者。他们的成员名单不对外公开。他们在等待民主政治失灵的时候、当很多公众愿意接受的时候出面。务实的人们也许会嘲笑他们是杞人忧天的一群,但无可否认他们是对美利坚民族充满热爱的理想主义者。
    9·11以后,世界贸易中心的消失,美国股市的动荡,是否导致他们会作另类选择?所以,我的问题是:“9月11日以后,是否有更多的人倾听你们的话呢?”回答是“不比以前多”,“技术统治意味着变化,人们总是抗拒变化。人是习惯的动物,我们的调查表明除了改变旧习惯外毫无别的选择。但人们总是把悲惨的结局推迟到最后。这就是为什么难以引起人们关注的原因。但当经济恶化的时候,考虑接受另类可能会提高”(注:2001年12月17日The Northwest Technocrat Magazine主编Gorge Wright致笔者的电子邮件。)。即使美国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危机,技术统治也并未被多数公众接受。
    我提出的另一个问题是:“中国人是否应该不追求美国那样的生活方式?能量消费的平等是否应该局限在国界之内?”对方的回答是:“问题很难回答。所谓发展中国家要达到欧美国家的生活水平,恐怕还得要三个星球”,“我们只在概念上是一个富裕国家,我们真正的宝藏,干净清新的水,森林,优质土壤,铁矿,正很快消失。我们的经济是一种错误的经济,在不远的将来将会呈现出来。”(注:2001年12月17日The Northwest Technocrat Magazine主编Gorge Wright致笔者的电子邮件。)在他们看来,中国已经经历了漫长的文明,已经耗费掉了大部分自然资源,因此美国式的生活方式在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
    30年代,南京政权与知识界的关系很大程度并不是因为“专家政治”而改善,而是基于外在民族危机的压力。因此,抗战结束后,南京政权再度面临危机性考验。40年代后期,一些与国民党人关系密切的知识分子仍热心参政。但无论翁文灏作行政院长、王云五设计经济改革、张君劢制定宪法,都未能挽救南京政权的失败结局。战后民主运动的进程加速南京政权的垮台。
    1949年后,知识分子在大陆本应成为国家建设的主体力量。但在“左”倾路线影响下,知识分子越来越成为被改造的对象。除少数科学家仍能坚持为国家国防事业规划设计外,整个社会被“知识越多越反动”的氛围所笼罩。改革开放以来,知识与人才重新受到重视,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90年代,“知识经济”、“专家政治”的提法一度兴传于中国媒体,公务员考试制度的实行,各种资格考试的盛行,特别是一些理工科技术人员出身的政治家进入决策高层,更使“专家政治”提法一度在媒体频频曝光。“专家治国”一度成为与“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并行的口号。但从中美两国的历史看,专家治国,具有工具理性意义上的正确性与可行性;而一旦上升到价值理性的层次,即使在民主制度历史十分悠久的美国,也演变成了一种非主流的理想主义。
    【收稿日期】2002-03-20
    【参考文献】
    [1]Howard Scott.History and purpose of Technocracy[M].Technocracy INC Ferndale,1984.
    [2]L.W.Wallace.美国之专家政治[J].东方杂志,28(3)。
    [3]杜威博士论美国应组第三政党[J].国闻周报,8(23)。
    [4]美国萧条的救星[J].腾霞译。国闻周报,10(9)。
    [5]腾霞。整顿吏治模范之美国专家政治制度[J].国闻周报,8(6)
    [6]马季廉。技术政治论[J].国闻周报,10(9)。
    [7]斥“技术政治”[J].陈江译。国闻周报,10(15)。
    [8]许德佑。窦克诺克拉西--技术统治[J].东方杂志,30(8)。
    [9]沈养义。推克诺克拉西的理论和社会经济计划[J].东方杂志,30(11)。
    [10]The Engineer as Politician[J].The China Critic,March 12,1931.
    [11]今后政治学应走上自然科学的途径[J].东方杂志,25(13)。
    [12]树立现代政治机构之急务[N].大公报,1935-01-22.
    [13]甘乃光。美国行政趋向论序[J].行政效率,2(3)。
    [14]薛伯康。美国人事机关组织之概况[J].行政效率,2(4)。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