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范祖禹与《资治通鉴》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社会科学研究》 周原孙 参加讨论

《资治通鉴》(以下简称《通鉴》),是中国史学史上一部著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全书共354卷,囊括上起战国,下迄五代的1362年的历史。《通鉴》包罗宏富,卷帙浩繁。它是由司马光主编,刘攽、刘恕、范祖禹等协助,用了十九年的时间完成的。作为司马光的助手之一,范祖禹在编写《通鉴》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过去讲《通鉴》时,往往只谈司马而少谈范与刘,这是有违历史真实的。对此,本文试评述之。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一作夫),成都华阳县人,北宋著名的史学家。他不仅参加了编撰历史巨著《通鉴》的工作,而且还编撰了《唐鉴》等历史著作。
    治平三年(1066)四月,司马光奉诏设局编修《历代君臣事迹》。司马光任主编,刘攽、刘恕任编修。治平四年,神宗钦定《历代君臣事迹》为《资治通鉴》,并手书《资治通鉴序》。熙宁三年(1070)四月,刘攽与王安石不和,被贬通判秦州。由于书局缺员,司马光遂推荐范祖禹入局代刘攽。是年六月,范祖禹入局,时为三十岁。当时,史家如林,治学严谨的司马光为何独独选中了年青的范祖禹呢?笔者认为有如下一些原因。范祖禹自幼丧父,寄居其叔祖范镇家。范镇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曾参加过《新唐书》的修撰。在这书香门第里。范祖禹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范祖禹入书局前已具有相当的治史能力,这是司马光选中他的主要原因。另外,范镇与司马光关系十分密切,《宋史·范镇传》说:“镇平生与司马光相得甚欢,议论如出一口,且约生则互为传,死则作铭。光生为镇传,服其勇决。”①因而,司马光对范祖禹的家学渊源和才识甚为了解,正如他在元丰七年《荐范祖禹状》中所说:“自祖禹年未二十为举人时,臣已识之。”②由此可见,当时尚未成名的范祖禹被推荐代替著名学者刘攽参加修撰《资治通鉴》,这不能不说是司马光独具慧眼。
    范祖禹在书局十五年的活动大致是:从熙宁三年到元丰元年修唐长编,从元丰元年到元丰七年,先后协助司马光粗删、细删唐长编;《通鉴·唐纪》成后,则协助司马光细删五代长编,直到全书完成。范祖禹入局的时间,史载有殊,《司马温公年谱》认为是在熙宁三年九月,③《续资治通鉴长编》则说是在熙宁三年六月,④二说孰是,待考,今暂取《长编》之说。《宋史·范祖禹传》说,他“从司马光修《通鉴》,在洛十五年”,这是误记。实际上,范祖禹入局后在汴京两年;熙宁五年书局西迁洛阳,到元丰七年《资治通鉴》书成,范祖禹在洛共为十三年。
    范祖禹入书局时,书局已开设四年多了,编修长编的工作大致已进展到唐部分,因此,他一入局就着手整理唐朝史料。此时书局的分工是:两汉以前,由刘攽负责;三国、两晋、南北朝、隋,由刘恕负责;唐由范祖禹负责;五代的长编工作尚未开始。如《新注资治通鉴序》载:“修书分属,汉则刘攽,三国讫于南北朝则刘恕,唐则范祖禹。”这段材料未说明隋部分由谁负责。据《嵩山文集》载:“公休(司马康)尝告曰:……《史记》、前后汉刘贡父(刘攽),自三国历七朝而隋则刘道原(刘恕),唐、五代则纯甫(范祖禹)。”⑤这里司马康说隋由刘恕负责。但在司马光给范祖禹的信中却说,“隋以前与贡父,梁以后与道原,令各修入长编中。”⑥司马氏父子二说矛盾。实际上,二刘都从事过隋史的编写工作,只是时间不同而已。熙宁四年,书局分工又有所调整,但对范祖禹无影响,他仍专修唐史部分。范祖禹专修唐史有二个原因:一是他入局时正好唐部分还没有开展工作,二是他对唐史非常熟悉,分工是“各因其所长属之”。⑦范祖禹修唐长编大体上采取了两个步骤,首先是做修长编的准备工作,其次再着手修长编。⑧在搜集、整理资料和修撰长编时,他都遵循司马光所手订的“宁失于繁,无失于略”的原则。在准备工作阶段的具体方法是:(1)做“丛目”,即以《唐实录》作为基本线索, 将其中的重大事目标出来,按年月编排,组成一个总的纲目。然后,将《实录》中有关事宜系于“丛目”之下。⑨(2)做“附注”。将《新·旧唐书》的纪、志、传、 补录以及诸家的传记、小说和文集“稍干时事者”,均按年月先后分为若干篇卷,各系于“丛目”之下。“《实录》所无者,亦须依年月添附,无日者附于其月之下,称是月;无月者附于其年之下,称是岁;无年者附于其事之首尾。”“有无事可附者,则约其时之早晚,附于一年之下。”⑩当以上工作完毕后,则着手修长编,具体方法是:(1)将各事目下的全部史料仔细阅读一遍;如果其中有事同文异的, 则选一条明白详备的记录下来;史料不完整的,互相补充;年月事迹有矛盾的,则经过核实考定,选择一条“证据分明,情理近于得实者,修入正文。”(11)余下的史料则仍然附注其下,以便明瞭取舍之意。在检阅史料,时高度重视非正史的史料,如司马光所说:“其《实录》正史未必皆可据,杂史小说未必皆无凭,在高鉴择之。”(12)(2)凡年号都以后面的为定。(3)凡诗赋只是文学作品、诏诰只是除官、妖异只是怪诞、诙谐只于取笑之类,一律删削;但如诗赋有所讥讽、诏诰有所戒谕、妖异有所警戒,诙谐有所补益,则全部修入长编。(4)在搜集、整理史料和修长编时,采取分工合作的办法。司马光认为:“隋以前者与贡父,梁以后者与道原,令各修入长编中,盖缘二君更不看此书,若足下止修武德以后、天祐以前,则此等事尽成遗弃也。二君所看书中有唐事,亦当纳足下处,修入长编耳。”(13)司马光给予范祖禹的具体指导,使他受到很大的教益。范祖禹能称职地作好《通鉴》唐长编的修撰工作,迅速地成长为著名的史学家,是同司马光的教诲和帮助分不开的。
    范祖禹修唐长编用了多长时间,无史料记载。司马光在给宋次道的信中说:“某自到洛阳以来,专以修《资治通鉴》为事,于今八年,仅了得晋、宋、齐、梁、陈、隋六代以来奏御。唐文字尤多,托范梦得收诸书依年月日编为草卷,每四丈截为一卷。自课三日删一卷,有事故妨废则追补。自前秋始删,到今已二百余卷,至大历末年耳。向后卷数,又须倍此,共计不减六七百卷,更须三年,方可粗成编。又须细删,所存不过数十卷而已。”(14)司马光到洛阳是熙宁四年,(15)信中有“于今八年”字样,则写信时间当是元丰元年。当时司马光估计唐长编共计不减六七百卷,说明唐长编的编修已接近尾声。唐长编的编修工作是范祖禹熙宁三年入局后开始的,到元丰元年已接近尾声。据此我们可以粗略估计,范祖禹修唐长编所用时间大约是九年多。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