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1919-1945年的军事建设(4)
确立“欧洲第一,亚洲第二”的战略。 英国此时战略是与美共同制定并以美国为主。1941年英美两国参谋人员制定了《ABC- 1参谋协定》,认为应先击败德国,再打日本。因为德国在轴心国中起主导作用。一旦 打败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的崩溃也就顺理成章了。这就是“德国第一”或“先欧后亚” 的总战略。以后盟国先后开过11次最高级会谈,均坚持这一战略,并以此制定出各项具 体作战计划。在1943年前,因美国刚参战,双方采用了英国的防御战略。从1943年卡萨 布兰卡会议后,美国战略渐占上风。美英双方还曾展开过争论。英国坚持以地中海为主 战场,从意大利打进德国。美国则力主跨过海峡打入欧洲大陆。最后英国屈从于美国, 同意采用“霸主计划”。 建立联合军事指挥系统。 英美建立了军事同盟后,建立了共同的指挥系统--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统一 指挥两国军队的行动。该委员会在协调和指挥各战区的美英军队作战方面,发挥了重大 作用,保证了历次重大军事行动顺利进行。 进行最大限度的总动员。 英国的人力动员在此期间达到最大限度。1944年5月,全国人口4775万,动员了2500万 人,其中包括几百万在工厂做工的妇女。陆海空三军人数1945年达到509万人。[3](P48 2)军火工业1943年比1941年增长1倍,产值从65亿美元增至111亿美元。[7](P399)其中 飞机年产量达2.6万架,坦克年产达5000辆以上,1943年达7476辆。[7](P397)英国军费 1945年达51亿英镑,占国民收入的61%。 英联邦的动员规模也大大增强:加拿大动员了18至40岁男子的40%用来从事与战争有关 的工作,在1944年达185万人,其中75万人被派往海外作战。加拿大军火工业产值从194 1年8亿多美元增至1943年的27.76亿美元。澳大利亚动员了137万人,而全国总人口才70 0万。南非出动20万军队参加非洲战场的战斗。印度也动员了264万军队。[9](P125) 英军在各战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仅在诺曼底登陆战中,英加军出动17个师130万人。 英军在向德国本土进军中,也所向披靡,战功显赫。英陆军和中美军队协同作战,歼灭 了日军主力,收复了缅甸。英空军配合美国空军对德发动战略轰炸,给德国经济以毁灭 性打击。英国海军在封锁德国海岸、护航、与潜艇作战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被击沉 的789艘德国潜艇中,有近500艘是被英国海军击毁的。[10](P550) 四 经过近6年苦战,英国和盟国终于赢得了战争的胜利。英国战时共支出军费250亿镑, 英国及英联邦共动员950万军队,[12](P362)英军阵亡244723人,受伤277990人,失踪5 3039人。[13](P769)英国战时共产飞机13.1万架,机枪30万挺,坦克2.5万辆,……[12 ](P363)英国为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英国在这一时期的军事建设有许多成功经验:一是能利用四面环海的地理环境,把国 防建设重点用于海军和空军,形成国防的第一道屏障,而只保留一支小的陆军。巨额投 入海军的政策经战争检验是行之有效的。二是英国的动员体制十分有效。英国具有民兵 传统,成年男子普遍接受军训。这样平时可仅保留一支小规模陆军,节约大量军费。一 遇战争,实行义务兵役制,很快便可动员百万大军。战时英国及英联邦的动员体制十分 有效,满足了战时对人力的需要。三是及时组建军事同盟,利用盟国力量互相支援。战 争初期英国匆忙建立了英法同盟,因双方利益相左,英国未全力援法,导致法国投降英 国面临亡国险境。英国能迅速开展外交活动,放弃反苏政策,与苏联结盟;并与世界经 济、军事之首的美国建立军事同盟,从而摆脱了孤军作战的局面,使德国陷入两线作战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更是英外交的成功之作,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双方力量的对 比,为二战胜利铺平了道路。 但是英国在军事建设方面也有严重失误,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上对战争的危险认识不足。一战后,英国的军政界人士受反战厌战思想影响,未能及时预见到法西斯主义的 实质及其危害,一味妥协退让、姑息纵容,在军事上无所作为,未能制定充分的军备计 划,而匆忙投入战争,造成惨重损失。二是未能预见到坦克、飞机等新型武器给军事学 术带来的革命性影响。英国是坦克的发源地,1927年曾组建了世界第一支试验性装甲部 队;英军事家富勒·哈特等人又从理论上对坦克作用和机械化作战作了充分论述,但未 能引起英军政界的重视,未组建装甲部队,无法抵挡潮水般的德坦克冲击。此外,英国 对空军的战略价值也认识过迟,动手太晚,导致战争初期飞机数量不足而一度陷于险境 。三是战前外交战略严重失误。战前英军方早就敦促政府“减少潜在敌人的数目,争取 潜在盟友的支持。”但战前英日同盟解体,日本与意大利由盟友变为敌人。苏联对英深 有成见。美国中立,在国际市场上与英国竞争。法英在欧洲大陆争霸……结果,英国四 面树敌,处境尴尬。另一方面,英国又高估了德意的力量,不惜推行“绥靖政策”,反 对苏联,牺牲小国利益而苟安一时,从而助长了法西斯主义凶焰,英国也“搬起石头砸 了自己的脚”,自食其果。 英国在二战中尽管又一次成为战胜国,但付出了更大的代价。“日不落帝国”已日薄 西山,四分五裂。英国已成为对美国亦步亦趋的二流国家,“海上霸主”的时代已一去 不复返了。 收稿日期:2002-07-02 【参考文献】 [1]蒂佩尔斯基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M].赖铭传,译。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86. [2]摩根。牛津英国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 [3]梅德·利科特。英国现代史[M].黄席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4]中国英国史研究会。英国史论文集[C].北京:三联书店,1982. [5]齐世荣。三十年代英国的重整军备与绥靖外交[J].历史研究,1984,(2)。 [6]邓锋,等。西方军事思想发展史[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 [7]保罗·肯尼思。大国的兴衰[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8]享利·米歇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史[M].卢佩文,刘幼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 81. [9]张海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经验和教训[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7. [10]利德尔·哈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M].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翻译组,译。上海:上 海译文出版社,1980. [11]朱贵生,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2]特鲁诺夫斯基。英国现代史[M].秦衡光,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79. [13]蒋孟引。英国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