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抽象性认识的地位 客观的历史事物是丰富、复杂的,对历史的认识活动也是丰富、复杂的。归类式抽象、本质的抽象、必然性抽象、统一的多样化抽象构成历史抽象性认识中深度和广度不同的层次。这些认识层次在总趋势上是由浅向深发展,但在具体的历史研究中,并不是绝对依次逐级地以线性方式推进,而是充满了交错与反复,形成网络式的上升状态。在每一抽象性认识的层次中,历史认识都不是在纯概念运动中进行,正如恩格斯所说:“逻辑的发展完全不必限于纯抽象的领域。相反,它需要历史的例征,需要不断接触现实”(《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24页)。因此,历史的抽象性认识是基于客观历史资料之上的,决不是主观的玄想。 抽象性认识在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可以从三方面予以分析: (一)历史认识的关键性环节。在历史研究中,抽象性认识是一项能动性极为突出的思维方式,它使极端复杂的客观历史蒸发为概念的体系和一般的规定,又以成体系的概念驾驭史实,从而在思维中再现具体的历史。历史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对历史局部的、片断的认识到全局的、系统的认识,都是在抽象性认识的各层次中完成的。对历史的深刻的抽象,具有把握全局、建立历史认识的思想体系的作用。因此,一定时代的历史认识水平,主要是由当时抽象性认识的水平所决定的。 (二)指导其他类型的历史认识。历史认识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研究目的,抽象性认识只是其中的一种。此外还有查证历史资料的考实性认识,评析历史事物的作用、影响及意义的价值性认识,判断历史上人类认识活动正误的是非性认识,考察从古至今社会因素沿革问题的贯通性认识,等等。各类型的历史认识给抽象性认识奠定了基础或起到充实和丰富的作用,而抽象性认识则以其全局性、系统性的特点对其他类型的认识起一定的指导作用。价值性、是非性、古今贯通性认识等等,都要首先了解认识对象的本质、相关历史时代的特点和社会联系,了解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都离不开抽象性认识。即使是考实性认识,只要不是那种简单的史籍文字的校勘,同样必须借助抽象性认识的成果和某些方法。杰出的历史考据家还往往具备指导整个考据活动的基本思想,如近代“古史辨派”提出“层累地造成中国古史”等论点,其实就是对历代史籍记述上古历史情况的一种抽象性认识,直接指导着他们对具体历史问题的考证。总之,与抽象性认识所能达到的认识广度相比,其他各类型的历史认识都属于局部性的研究,抽象性认识所取得的全局性、系统性历史研究成果,总是要对局部问题的研究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体现历史研究的现实目的。历史研究并不是少数人为学术而学术的活动,它有着十分现实的目的。简言之,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对社会输送知识,提供借鉴、辅助教育、参与预见、增进思维能力等等。向社会输送历史知识,要求知识的深刻性、系统性和简明生动,那就必须依靠历史认识的本质的抽象、规律的抽象和统一多样化抽象才能达到。提供历史的经验和教训,要求对历史事件有深入正确的理解、对历史上的得失成败原因有深入的分析,这显然离不开对历史本质和历史规律的认识。历史的教育作用,也只有在本质、规律的抽象的前提下,才赋予科学的意义和长远的效用。 现实社会不过是历史长链上的一个环节,只有结合历史的分析,才能预见现实社会的发展趋势。历史规律的抽象更给预见未来提供了有力的根据。因此,历史的抽象性认识对预见未来发挥着巨大作用。人类的思维方法可分为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前者是按事物发展顺序的先后联系进行考察和研究,后者表现为一系列归纳、概括、判断、推理等过程。历史的抽象性认识,尤其是历史规律的抽象,是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有机的结合,给人们提供了增进思维能力既生动、又有效的典范。总之,历史的抽象性认识,以其认识的深刻性、系统性体现于历史研究的现实目的之中,发挥着很大的社会效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