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文献中,我们知道,狄勒蒙(Dilmun或Tilmun)、马干(Magan)和麦鲁哈(Meluhha)是两河流域的三个重要海上贸易伙伴。1879年一位欧洲船长 在波斯湾中的巴林岛上发现一块提到因扎克神(Inzak)的碑文,文献告诉我们因扎克是 狄勒蒙的保护神,狄勒蒙因此被确定为古代巴林[1](P39)。麦鲁哈一度是一个迷一样的 地方,许多学者试图断定其地理位置,曾经有古代埃塞俄比亚、古代阿曼与古代印度河 流域三种说法[2](P159)。但是,现在学者们通过研究其相对地理位置与物产,普遍认 为麦鲁哈在公元前二千年代中期以前就是古代印度河流域[3](P217)(注:公元前二千年 代中期以后,可能由于文明区的扩大,陆路贸易线逐渐开通,两河流域的海上贸易的重 要性下降,马干和麦鲁哈不再是两河流域的贸易伙伴,以至于到新亚述时期人们对其地 理位置都搞不清了。具有复古情结的新亚述诸王,便把埃及和埃塞俄比亚称为“马干” 和“麦鲁哈”。有关公元前二千年代中期以后麦鲁哈的情况,参见I.J.Gelb,Makkan and Meluhha in the Early Mesopotamian Sources,Revue d' Assyriologie,1970(64) ,P7;此间印度河流域被称为“新度”(Sindu),参见The Oriental Institute of Chicago University,The Assyrian Dictionary vol.15 S,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P284,有关公元前二千年代中期以后马干的情况,参见W.Heimpel.Magan,Reallexikon der Assyriologie,Walter de Gruyter·Berlin·New York:Walter de Gruyter,1988,P196.)。在梵语中,Meleccha(即Meluhha)指在雅利安 人到来之前古代印度河流域的土著蛮族,此可为“麦鲁哈”被确定为古代印度河流域的 语言学上的证据[4](P1)。同样,根据其相对地理位置与物产,马干被确定为古代阿曼[ 5](P195-196)。在两河流域的这三个海外贸易伙伴中,狄勒蒙是距离两河流域最近、最 重要的贸易伙伴。本文试追溯古代两河流域海上贸易以及古代巴林发展的历史,以考察 狄勒蒙与两河流域海上国际贸易的关系。 一 苏美尔神话《恩基与世界秩序》的一些片段,反映了古代两河流域进行海上国际贸易 的一些情况: 让狄勒蒙(人)与马干(人)抬头看我恩基!让码头上停泊着狄勒蒙的船,让马干的船也进 入我的视野,让麦鲁哈的马吉鲁船(Má-gi-lu)运来金银进行交易!……他(恩基)来到麦 鲁哈,淡水之神恩基开始决定它(麦鲁哈)的命运:“黑土地啊,愿你的树木参天耸立, 遍布大小山岗,愿他们(麦鲁哈人)的帝祚千秋万代,愿你的芦苇高大挺拔,……愿你的 白银都变成黄金,愿你的铜都变成锡和青铜,愿你的一切都成倍增加……”[6](P176-1 78) 这段文献表明,在苏美尔时期,狄勒蒙、马干和麦鲁哈是古代两河流域通过波斯湾直 接进行海上贸易的三个海外贸易伙伴。由于两河流域缺乏木材和矿产资源,恩基祝愿麦 鲁哈森林茂密、矿藏丰富,暗示着麦鲁哈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木材与矿产品的重要输入地 。 公元前三千年代早期,两河流域可能就通过波斯湾进行海上贸易[7](P272);到公元前 三千年代中期,苏美尔城邦拉旮什与狄勒蒙的贸易已经十分频繁,两河流域向狄勒蒙输 出了大麦、面粉、羊毛等农产品,从狄勒蒙输入了铜[8](P83)。狄勒蒙(巴林)是一个海 岛,本身并不产铜[9](P68),因此狄勒蒙输往两河流域的铜可能是从外地转运来的,狄 勒蒙很早就扮演了两河流域海上贸易中介的角色。 根据著名的《阿卡德的诅咒》,阿卡德帝国(约公元前2288-前2147年)的首都阿卡德 城的码头上停泊着狄勒蒙、马干与麦鲁哈的船舶[10](P360)。阿卡德帝国晚期的一篇经 济文献提到了“麦鲁哈的船长”一枚阿卡德帝国时期的印章上的铭文提到了“ 美鲁哈的翻译”(eme-bal me-luh-ha[ki])[11](P130-131)。上述文献表明,在阿卡德 帝国时期,两河流域已与麦鲁哈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贸易关系。阿卡德帝国时期,马干向 两河流域输入了铜[12](P75),阿曼铜矿资源丰富[13](P582),马干向两河流域输出的 铜可能就是在本土开采的,因此马干也与两河流域建立了直接的海上贸易关系。 阿卡德帝国的末期,库提人的入侵导致了古代两河流域的统治秩序的混乱,海上贸易 也遭到了破坏。在库提人统治时期,苏美尔城邦拉旮什复兴,国王古地亚恢复了海上贸 易往来。“马干、麦鲁哈、古宾和狄勒蒙向他(古地亚)提供了木材,让他们海运到拉旮 什。”[14](P42) 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111-前2004年),两河流域与狄勒蒙和马干的海上贸易 十分频繁,乌尔第三王朝的商人代表月神南那神庙把衣服、羊毛和大麦等运往马干去交 换铜和洋葱(UET Ⅲ(注:UET Ⅲ = L.Legrain,Ur Excavations Texts vol.Ⅲ:Business Documents of the Third Dynasty of Ur,London:The Trustees of the TwoMuseums,1937.)1689,1511,751),把羊毛运往狄勒蒙(UET Ⅲ 1507)。但是,美鲁哈 (印度)却不再是两河流域的海外贸易伙伴了。尽管如此,明确指出原产地为麦鲁哈的商 品却大量地出现在乌尔第三王朝的海外贸易的文献中,其中末代国王伊比辛(约公元前2 029-2004年)时期的文献中最为集中。伊比辛二年的文献(UET Ⅲ 8182)提到了麦鲁哈 的乌木(mes Me-luh-ha);伊比辛四年的文献(UET Ⅲ 3682)提到了麦鲁哈的铜 (urudu Me-luh-ha);伊比辛十一年的文献(UET Ⅲ 6603,4302)提到了麦鲁哈的一种尚 未确定其种属的木材((a)-ab-ba Me-luh-ha);伊比辛十一年的文献(UET Ⅲ 7 575,7614,7644,7687,7708)提到了麦鲁哈的象牙(zú-am-si Me-luh-ha)。上述材料表明,乌尔第三王朝时期,两河流域与狄勒蒙和马干直接进行海上贸易,与麦鲁哈之间可能存在着以狄勒蒙与马干为中介的间接的海上贸易。 古巴比伦时期(约公元前2000-前1600年),两河流域与马干的直接海上贸易关系也中 断了,狄勒蒙成了两河流域的唯一的海外贸易伙伴,它和两河流域北部的亚述建立了直 接的贸易关系[15](P315)。两河流域的商人依旧是把各种农产品输入狄勒蒙去换取矿产 品和木材,其中不乏原产地为麦鲁哈和马干的商品。拉尔萨国王苏穆埃勒(约公元前189 4-前1866年)一份文献(UET V(注:UET V = H.H.Figulla and W.J.Marlin,Ur Excavation Texts vol.V:Letters and Documents of the Old Babylonian Period,London:The Trustees of the Two Museums,1953.)549)提到了麦鲁哈的一种石头,还有马干的芦苇制品(UET V 678)。古巴比伦时期的词汇表开列了许多外来 的物品及其原产地,其中就有麦鲁哈的木材、铜、桌子、象牙、红玉髓与石头以及马干 的铜、木材和桌子[16](P9-10)。考古证据表明,古巴比伦时期狄勒蒙形成了深受印度 河流域影响的印章与计量体系,表明狄勒蒙一直与麦鲁哈之间的海路是畅通的。因此, 古巴比伦时期,两河流域与马干和麦鲁哈之间可能存在着以狄勒蒙为中介的间接的海上 贸易往来。 公元前二千年代中期,由于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崩溃,两河流域与麦鲁哈的海上贸 易突然中断了。可能由于文明区的扩大,陆路贸易线的开通,海上贸易的重要性下降了 ,狄勒蒙和马干不再出现在两河流域的经济文献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