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近代日本的地方自治和村落共同体(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日本学论坛》 郭冬梅 参加讨论


    1888年《市制町村制》发布前,明治政府首先进行了大规模的町村合并,使全国的町村由原来的7万多一下锐减到1万多。[2](P424)通过合并形成的新町村是地方自治的基本单位行政村,但旧村并未因此而被全盘否定,因为部落有财产和林野并未统一到新町村,所以村落共同体实际上是被保留下来。这种由近代地方自治实行后形成的自然村和行政村的并存现象被学者称为“二重村问题”,或近代日本村落的二重构造。尽管在社会学上这是一对矛盾的事物,但在此后的近代日本,二者却发挥着相辅相成的作用。尤其是旧村,始终没有消逝,而是在日本近代每次加强天皇统治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自然村对行政村的矛盾和补充的关系一直随着近代日本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这在日俄战后和法西斯战争体制时期表现得最为突出。
    首先在日俄战后,战争中的巨额战争费用和战后军国主义步伐的加快,使帝国主义国家的财源更加紧张,在地方上町村的财政趋于破产。为了挽救町村的疲敝,政府实行了地方改良政策。首先是部落有林野的町村统一政策。在市町村制初实行时被保留下来的部落有林野在此时规定统一于行政町村,以增强新町村的经济能力。此外还强制实行了神社合祀。所谓神社合祀就是将那些不能置神祗的破败的神社合并到其他较大的神社中,以“实现氏子崇敬之实”。在日俄战后大规模进行的神社合祀中,尤其是内务省神社局倡导的“神社中心主义”下,通过强制实行一町村一神社来加强新町村的统合。政府实行的这些措施进一步破坏了传统的村落共同体,加强了行政町村的机能。但与此同时,政府为保证民众的纳税能力,使民众自主地向国家行政表示协力,又不得不利用了传统的村落共同体。地方改良运动主要以二宫尊德的报德精神为指导原理,鼓吹亲睦协和、勤劳的精神的同时,还鼓励各地成立农会、产业组合、卫生组合、在乡军人会、户主会、主妇会等,作为行政的辅助组织。这些民间团体大多是旧的共同体组织的再编和复活,有的地方甚至复活了近世的五人组制度。虽然有学者强调,“尽管表面上看来是共同体秩序的再编和复活,但必须注意的是它并不是共同体秩序本身的复活。”[6](P318)然而他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传统的村落共同体的组织来巩固近代的地方自治确是肯定的。
    在1929年世界性大危机中,日本的农村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农村再次面临濒于崩溃的危机。面对此危机,官僚打出了经济更生运动的旗号,对农村进行再编成。在这里仍然采用了日本传统的家的制度和村落共同体的原理。一方面推广地主和佃农的亲方子方的家族拟制关系,另一方面加强了传统的村落共同体的规制。实行的农家组合强制要求农家共同作业和共同利用,使之从生产的共同体的强化变为法西斯的支配机构。
    1936年“二·二六”事件后,军部更加紧建立高度国防的国家体制。日中全面战争爆发后,向军国主义国家体制的全面转换已成为当务之急,对传统的村落共同体的利用也进一步加剧。1938年国家总动员法发布,要求活用町内会、部落会等组织,1940年大政翼赞会实行,整备全国的部落会、町内会和邻组等,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下来。也就是说,“在总体战体制下,由于政治的统合的增强,在强力的中央集权下,自然村 = 部落作为行政上的单位被法制化。”[7](P607)
    由上可见,在战前日本的地方自治中,行政村是为行政目的的实行而设定的统治组织,自然村是自然状态下的生活共同体,属于前近代的性质。两者性质的相异决定了他们本该是矛盾对立的关系。当然,这种关系在战前的日本也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特别是一战后,工业化、都市化的进展使共同体的强制基础受到侵蚀,地主和佃农的对立也带来了共同体连带的分裂。但是综观整个近代日本的历史发展,自然村对行政村的补充关系占据着更重要的一面。即在战前,由于急速的近代化,政府不得不采取了这种地方制度上的二元的构成。“行政村的自治既可以省政府的繁杂,又使居民练习地方之公事,而知施政之难易,促进政治的社会化的同时,又尊重自然村的邻保团结的旧习,并扩张之,以阻止议会政治的影响波及到地方社会。这种机能给近代化--工业化的实行以重要的支持作用。”也就是说,“承担着近代化作用的行政村由自然村的部落连带进行补充的关系成立,支撑着近代化的发展。”[7](P606)直到战后,随着民主化改革的进行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行政村被自治体化,自然村的非民主的性格及其补充的作用才逐渐被克服。
    
    尽管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长久以来人们习惯以“同文同种”,来形容中日文化,但实际上中日文化的差异是很大的,这恐怕已经是大多日本学研究者的共识。[8]因而在研究近代日本地方自治取得成功而中国从清末到民国时期实施地方自治的失败原因时,除其他因素之外,还有必要考虑一下中日传统的不同。“中国历史上的乡治,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乡治主要依靠乡官,朝廷和官府对于乡土社会实行全面和严密的控制;在第二个阶段,朝廷在乡间的代理人由职官变成了职役,官府对于乡土社会的管制有所放松,乡绅成为乡治的重要角色。但是无论在哪一个阶段,都谈不上‘地方自治的民主体制’,集权专制和缺乏自治,两千年来都是中国文明的一大特色。”[9],而相对中国来说,日本则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村落共同体的合议制。因此在近代的地方自治实施前两国所具有的不同的前提条件不能不对其产生影响。
    近代以来日本人的意识仍然大部分为家的意识和村落共同体的意识所支配。战后关于共同体的争论也一度极为激烈。以丸山真男、大冢久雄、川岛武宜等为代表的学者曾一度认为,日本的封建的农村共同体是导致日本社会近代化偏向的原因所在。如著名思想家丸山真男在《日本的思想》中即指出,近代日本的国家是以天皇制国体为精神基轴,在制度上采取近代化的官僚机构和底边的传统的部落(村落)共同体的连接。色川大吉则表示反对,认为丸山等人所谓的共同体是从“明治末期至大正、昭和初期“停滞期部落共同体”形态中抽象出来的,”是片面的。[10](P311)当然抛却其争论不谈,由此可见,共同体或曰村落共同体的存在确在日本的历史中占据重要的一席。
    日本文化以善于吸纳外来文化和保持传统文化为特点,这在近代日本的地方制度上也表现出来。近代日本的地方自治的建立,是以日本传统的自治因素--村落共同体的存在为基础的,因而近代日本的地方制度取得成功。但由于日本近代化的急速性,所以近代的地方自治又不得不依靠前近代的村落共同体来补充,使得近代日本地方自治无法称得上是真正的近代意义上的地方自治。
    日本社会学家富永健一认为:“日本人是集团主义的,缺乏个性自觉的原型可以说就在这种村落内部的强力结合上。”[4](P286)由此可见,村落文化也可以说是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日本传统村落的研究入手,是否也可以探究到日本文化的某些特质呢?
    收稿日期:2004-01-30
    【参考文献】
    [1]沈延生,张守礼。自治抑或行政--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之二--自治化:理想与实践的背离[J].中国农村研究网。
    [2]国家学会。明治宪政经济史论[M].东京:宗高书房,昭和49.
    [3]宫本常一。被忘记的日本人[M].东京:岩波书店,1989.
    [4]富永健一。日本的近代化和社会变动[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90.
    [5]安井英二。地方制度讲话[M].良书普及会,1930.
    [6]山中永之佑。近代日本的地方制度和名望家[M].东京:弘文馆,平成2.
    [7]高桥幸八郎。日本近代化的研究(下)[M].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73.
    [8]汪向荣:日本教习[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9]沈延生,张守礼。自治抑或行政--中国乡治的回顾与展望之一--历史上的乡治[J].中国农村研究网。
    [10]色川大吉。明治的文化[M].东京:岩波书店,1997.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