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热点不断涌现 按照张振鵾先生的总结,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学界的日本侵华史研究共有三个“大热点”。第一个是甲午战争史研究,学界在已有基础上继续拓展,逐步深入,1994、2004、2014年分别掀起研究高潮。第二个是九一八事变研究,1991年以来,随着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成立和《抗日战争研究》创刊,以九一八事变为开端的日本侵华战争史再次成为中国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在基本确立“十四年抗日战争史”这一观点后,学界对九一八事变和日本局部侵华史的研究更加全面和深入。第三个是七七事变以后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史,最近20多年间,在以往成果基础上,随着1995、2005、2015年抗战胜利时间节点的不断到来,这一领域的研究无论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取得更大成就。中国学术界对日本侵华史的研究,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起步很晚,但后来居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中国学界的日本侵华史研究起步很晚。但是,最近30年间,在几近白手起家的基础上,中国学术界在强烈的现实感召之下,奋起直追。无论在史料与史实上,还是在史识与史观上,中国学者在日本侵华史研究中,都掌握了更多和更大的学术话语权,并拥有了一定国际地位。 二是更多地依据第一手资料,更大程度地还原了日本侵华史真相。作为一门实证学科,日本侵华史研究需要大量原始档案史料为支撑,才能最大程度地还原历史真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越来越多地发掘和利用一手资料,比如中央档案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馆藏资料,日本遗留在中国的“满铁”资料、各种经济资料、新发现的各种档案资料,以及中国台湾“国史馆”的资料、战后日本公开或出版的各种档案资料等。在此基础上,对以往研究较为薄弱的日本侵华史实,如日本侵台事件、甲午战争、“二十一条”与侵略山东、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等,进行了较大程度的补充与发展;对以往关注不够的日本侵华史实,如日本东方会议与出兵山东、伪“满洲国”与汪伪政权、日本在中国台湾的殖民统治、日本侵华政策和暴行等研究,有较大程度的加强。对几近空白的一些研究领域,如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三光作战”、战时“和平”工作、伪华北与伪蒙疆政权、“慰安妇”、强制劳工、细菌战与化学战、战后受降与审判、中国抗战时期的损失、日本人对战争的历史认识等,中国学界进行了开拓性研究。 三是研究深度不断增强,研究领域逐渐拓展。学者们既注意探讨日本侵华事件、战争过程及其罪行与暴行等问题,也关注日本大陆政策与侵华政策、军国主义体制与政治因素、侵华思想与理论形态、日本文化心理与战争观、日本战争责任与历史认识等问题;在内容方面,既研究日本侵华战争与事件,也研究日本政治外交、经济掠夺、思想文化统制与奴化教育等;既研究日本侵华军队与人物,也研究日本的机构、团体等;在地区方面,既研究日本统治下的台湾和伪“满洲国”,也研究日本对华北、华中、华南等沦陷区的殖民统治,把日本侵华与对朝鲜等地的侵略和殖民统治相联系,并与德国纳粹等进行比较。1998年以来,中国社会科学院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以课题招标方式,资助出版“中日历史研究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学界对日本侵华史的研究状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