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877年4月,俄国向土耳其宣战。从俄土战争爆发直到柏林会议,安德拉西履行了保持中立的诺言。圣斯特法诺条约签订后,俄国单方面违约,奥匈展开多轨外交,以加强自己在未来近东事务安排中的地位。 俄土战争爆发后,奥匈遵守了在布达佩斯专约中对俄国的承诺,德国也保证善意中立 。唯英国予以谴责,并宣布有条件中立,为保证英国在君士坦丁堡和海峡的利益,英国 建议英奥合作,共同阻止俄国势力的推进。安德拉西认为,在未来的近东事务安排中, 奥匈需要英国的支持,因此愿意与英国谋求谅解,但不反对“俄国用武力解决它与土耳 其的争端”[6](P32)。原因如下:其一,君士坦丁堡和海峡对奥匈来说并不怎么重要, 奥匈所希望的是确立西巴尔干的优势,两国利益的侧重点不同;其二,只要俄国遵守布 达佩斯专约,奥匈就没有理由干预俄土战争;其三,奥匈军队虽可袭击俄国多瑙河军队 后方,并易取得胜利,但之后奥匈就要冒与俄国发生一场大战的风险,奥匈无意与俄国 进行一场“生死搏斗”[6](P32)。因此,安德拉西既愿意与英国合作,但又保持独立。 双方在抵制俄国势力扩张方面达成了有限谅解,这为此后奥英合作留下了回旋余地。 1878年3月3日,土耳其在败局已定、俄军兵临君士坦丁堡城下的情况下,被迫同俄国签订圣斯特法诺条约。该条约的核心部分是建立一个由俄国保护的“大保加利亚”,其领土北起多瑙河南至爱琴海,东起黑海西至阿尔巴尼亚的奥赫里德湖,该公国由俄国军队占领两年;另外条约规定在波黑实行改革。奥匈认为,一个自治的大保加利亚违背了奥俄两国关于不建立大斯拉夫国家的谅解,波黑问题的处理也与布达佩斯专约相抵触。奥匈对此不能容忍,奥俄矛盾激化。 为阻止俄国确立巴尔干优势,保卫奥匈的利益,奥匈政府采取了较为明确的措施。第一,安德拉西建议召开国际会议讨论圣斯特法诺条约的修改问题,并就该条约的修改与俄国谈判。谈判中,奥匈政府坚决主张削减大保加利亚版图,不仅想占领波黑两省,而且包括占领新帕扎尔,企图把西巴尔干划为奥匈的势力范围。俄政府认为奥匈要价太高,双方未能达成协议。第二,与英国合作。大保加利亚的建立将使君士坦丁堡和两海峡处于俄国的控制之下,这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利益,英国也要求修改条约。奥匈政府利用英俄矛盾的加深,与英国联手反对俄国,两国甚至不惜以战争相威胁。6月6日,奥英两国就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采取共同行动达成了协议,两国政府约定不允许把保加利亚领 土扩大到巴尔干山脉以南,并且规定俄国占领保加利亚的期限为6个月。英国则保证支持奥匈对波斯尼亚的要求[3](P162)。第三,俾斯麦的态度对奥匈外交来说也是一个重 要因素。圣斯特法诺条约签订后,奥俄矛盾激化,三皇同盟濒临崩溃。俾斯麦认为保留 奥匈的独立与大国地位是牵制法俄、维护欧洲秩序的重要环节。因此,他一改积极支持 俄国发动对土战争的立场,声称在东方问题上他只是一个坐收渔利的调停人,实际上却 站在奥匈一边,支持奥匈对波黑的要求。因此,圣斯特法诺条约签订后,安德拉西在英 俄之间的外交斡旋,加强了奥匈在即将召开的柏林会议上的外交地位。 4 1878年6月13日~7月13日,国际会议在柏林召开,俾斯麦主持会议。会议签署了柏林条约。柏林会议以国际条约的形式确认了奥、英、俄三大国对土耳其的瓜分,它标志着近东危机的结束,却并没有解决东方问题。 在柏林会议上,奥匈赢得了“体面的和平”。其一,大保加利亚被取消,并把它肢解为三部分:一个自治的保加利亚公国;东鲁米利亚成为一个半自治省(实行行政自治,苏丹有驻军权);马其顿仍归土耳其统治[2](P51)。其二,奥匈在英德支持下获得了占领波黑两省的权利。持续三年的近东危机和柏林会议对奥匈内政和外交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奥匈在巴尔干的势力大为增强。柏林会议后,根据1879年4月签订的奥土协议,奥匈出兵占领了从法律上说主权仍属于土耳其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占领当局残酷镇压了穆斯林和部分塞尔维亚人的起义,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行政机构,以及效率很高的宪兵队。新政权在波黑得到了巩固,并在波斯尼亚修建了窄轨铁路网,其目的是想控制从波斯尼亚到萨洛尼卡的通道,为奥匈贸易打开“东进”之门,这暴露了奥匈向萨洛尼卡扩张的意图。另外,柏林会议后,奥匈加强了同塞尔维亚的关系,力图通过贸易政策 控制塞尔维亚,塞尔维亚暂时落入了奥匈的势力范围。因此,近东危机和柏林会议加强 了奥匈在巴尔干的经济和外交影响,有助于奥匈的南侧安全及对巴尔干其他地区的渗透 。同时,奥匈在巴尔干势力的加强“使南斯拉夫西部和东部之间加深了社会、社会结构 以及社会思想上的差别”[4](P456),加深了巴尔干各民族间的分裂状态,对巴尔干民 族解放运动起了不少阻碍作用。 其次,在内政上,激化了奥匈帝国的民族矛盾。受二元制度影响,奥匈巴尔干政策本身存在着不和的音符。马扎尔贵族地主主张联德反俄,敌视斯拉夫人,他们并不想直接兼并巴尔干某地区,而把阻止巴尔干民族解放运动当成主要任务;奥地利资产者既希望向巴尔干扩张,又担心斯拉夫人的增加会危及他们的地位;军界、教权派和封建集团则主张占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到柏林会议召开时,就是否占领波黑问题,奥匈国内展开了公开而激烈的政治斗争,因为波黑境内有100多万斯拉夫人,所以造成了这样的局势:奥地利德意志人本应支持巴尔干扩张政策,但担心“斯拉夫人泛滥的危险”[7](P798),会危及他们岌岌可危的地位而反对占领;对斯拉夫人大量涌入具有同样恐惧心 理的匈牙利保守势力和独立党也反对政府的对外政策;恰恰与此相反,斯拉夫各民族, 特别是捷克人却赞成占领,因为斯拉夫人数量的增加会巩固他们在奥匈帝国内的地位。 由于奥皇掌握着对外政策大权,他本人支持占领政策,所以促成柏林条约在奥地利和匈 牙利都获得了批准。但是,为了不打乱君主国内二元制度所确立的政治均势,波黑行政 机构被置于奥匈联合财政部管辖之下。这场政治斗争的结果是奥地利德意志自由派丧失 政权和安德拉西的辞职。 最后,在外交上,奥德正式走上结盟道路。柏林会议使奥俄、德俄关系交恶,三皇同盟实际上土崩瓦解。然而,1878年对波黑的占领已再次说明奥匈的利益在巴尔干,面对在这一地区与俄国发生冲突的可能,奥匈寻求结盟,其结果是在1879年奥匈与德意志帝国结成奥德同盟[8](P529)。该同盟主要是针对俄国的防卫同盟,盟约规定:如遇到俄国进攻缔约双方中的一方时,则彼此有互相援助的义务;如果遇到第三国进攻时,人们应保守善意的中立,一旦这个侵略者得到俄国的支持,善意的中立就变为积极的援助[9](P534)。奥德同盟以5年为期,后被一再延长至1918年。该同盟成为奥匈帝国外交政策的基石,奥皇从未对此提出疑问[2](P52)。 【参考文献】 [1]F.H.欣斯利,编。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1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999. [2]John W.Mason.The Dissolution of the Austro-Hungarian Empire,1867-1918[M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5. [3](苏)B.M.赫沃斯托夫编。外交史:第2卷[M].北京:三联书店,1979. [4](南斯拉夫)伊万·博日奇,等。南斯拉夫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奥托·冯·俾斯麦。思考与回忆:第2卷[M].上海:东方出版社,1985. [6]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3卷[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5. [7](奥)埃·普里斯特尔。奥地利简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72. [8]The New Encyclop?dia Britannica.Volumel4[M].1997. [9](奥)埃里希·策尔纳。奥地利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