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英国制度的创新及其世界意义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学海》 刘金源 参加讨论

2004年5月17~19日,中国英国史研究会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在江苏省淮 安市举行,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术刊物等30多家单位的60多位代表出席 了大会。
    大会开幕式于17日上午在淮阴师范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淮安市人民政府陆长苏副市 长、淮阴师范学院院长詹佑邦教授、副院长张强教授以及历史系主要领导出席了开幕式 ,中国英国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钱乘旦教授代表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向与会代 表做工作汇报。钱乘旦教授回顾了自1999年9月第七届年会以来的工作,充分肯定了过 去四年多来研究会在日常工作、学术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这主要表现在:学术成果 日益增多;完成了一批国家级重大研究课题;产生了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获奖成果; 传统研究走向深入,新的领域不断拓宽;学科建设成绩喜人,人才培养规模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他也毫不讳言地指出了研究会在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研究会今 后的发展提出了希望和建议。
    大会进入主题报告阶段后,由研究会副秘书长吴必康研究员主持。中国人民大学李世 安教授就“英国制度的创新及其世界意义”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近代英国在政治、 经济、科技等方面有许多重大的创新,如政党制度、商业制度、公司制度、股票制度等 ,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绝无仅有的。天津师范大学侯建新教授以“彭慕兰新著《大分流 》评论”为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运用工业革命前英国农民的收入水平以及生产与消费 等数据,驳斥了书中所持的观点,认为18世纪以前以英格兰为代表的西欧与中国江南地 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表征已经出现了差异,结果导致东西方出现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道路 。河南大学阎照祥教授,就“英国政治思想史的几个问题”谈了自己的体会。他认为, 研究英国政治思想史,必须从政治学、哲学与宪政学不同角度入手,以期形成一种全面 的认识;而近代英国所流传的社会思潮,尽管形形色色,但总体来看不外乎以下三种: 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这三种政治思潮对于英国的政治发展以及政治制度的 创新都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南京大学杨豫教授则对于“近代英国制度的几大创新” 进行了全面的阐述。他认为英国制度的创新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政治制度的创新表现在 君主立宪制度、政党制度的最早建立等方面;经济领域内的制度创新表现在首先开始了 工业革命,用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人口与资源的平衡问题,为其他国家树立了典范; 殖民体系的建立,用资本主义扩张的方式,推动了全球体系的形成,而且英国建立的是 一种可发展的殖民体系,它在推动殖民地国家卷入现代化进程方面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四位代表简短而精彩的发言赢得了与会代表热烈的反响。
    本次会议收到学术论文近40篇,代表们分成“政治与外交”、“社会与经济”、“思 想与文化”三个小组,进行了论文交流与学术讨论。归纳起来,代表们集中关注的是以 下几个方面的论题:
    1.英国的殖民体系及其评价
    英帝国及其殖民体系始终是英国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不少代表对于这个问题进 行了深入研究。毫无疑问,大英帝国的存续对于英国在世界历史上维持了一百多年的霸 权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英国所建构的殖民体系对于殖民地国家到底造成了多大的 影响,其积极作用大还是消极作用大,这一问题引起了代表们激烈的争论。有的学者认 为,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破坏了殖民地国家原有的历史发展进程,对于殖民地政治上 的压迫与经济上的盘剥,延缓了殖民地的发展进程。因此在他们看来,殖民主义的恶果 是当今不少发展中国家持续贫困落后的重要原因。另有学者则针锋相对,他们更为强调 的是,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也随之进入殖民地,打破了殖民 地原有的社会结构,推动了殖民地社会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以 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殖民主义的扩张,世界许多国家或地区卷入现代化进程的时间要晚很 多,全球经济体系的形成也会晚得多。在这种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之外,更多的学者采 取了折中立场,马克思在评价英国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时所提出的“双重使命论”得到他 们的赞同。在这些学者看来,一方面,从主观目的及其后果来看,殖民主义的扩张对于 落后国家或地区确实是一场灾难,造成了殖民地国家长期的贫困与落后;另一方面,从 客观而言,伴随殖民主义而来的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入到落后的殖民地,推动了 殖民地国家的现代化,尤其是政治现代化进程。
    2.英国工党的阶级属性及相关问题
    工党执政是20世纪英国出现的一个新的政治现象,在这样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 声称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工党居然能够主宰政权,这对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观是一 个挑战。那么,执政后的工党仍然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吗,还是沦为资产阶级政党了? 这一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有的学者认为,自诞生之日起,工党就有两个基本特征 :其一是阶级属性明显,工党是一个工人阶级的政党;其二,为了能够立足于英国政坛 ,工党又不得不表现出一个宪政党的属性。工党的阶级属性与宪政属性的双重身份之间 存在着一定的相容性,它能在保持其宪政地位的同时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然而,这种 “走钢丝”似的可容性是非常有限的,双重身份之间产生的矛盾与冲突构成了工党“前 进中的难题”。这一难题直到布莱尔出任工党领袖之后才得以解决,工党在20世纪末彻 底完成了从阶级党到宪政党的转变。有的学者则对二战后工党主流意识的变化发表了看 法,认为随着二战结束后英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所有制形式的变化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 ,工党的主流意识也发生了改变,强调“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信条变得越来越不合乎时 宜,直到1995年,布莱尔领导下的工党终于破除阻力,修改了“第四条款”,并在此基 础上形成了工党新的社会观、国家观与市场观,工党的现代化进程由此完成,并得到选 民的认可。“十八年磨一剑”,布莱尔领导下的新工党终于在1997年上台执政。还有的 学者对于布莱尔工党政府在伊拉克问题上的外交政策发表了看法,认为尽管英美保持了 基本一致,但并不能认为英国是美国的“走卒”,英国支持并加入到美国对伊拉克的制 裁以及对伊拉克军事打击的外交政策,一方面有着现实主义的成分,因为中东问题事关 英国的利益,另一方面有着理想主义或者说道德方面的成分,“消除专制、保障人权” 是其中的另一个动因。还有的学者对于当前英国的阶级划分以及工人阶级的定性等问题 发表了意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