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著名汉学家、曾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的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出版的新书《胡若望的疑问》、《曹寅与康熙》,与近期推出新书《迷死人的故事》的著名历史学者郑培凯等进行对谈。此次主题为“在西方书写中国历史”的讲座还吸引了作家王蒙、诗人西川、历史学者李零等名人。 年近八十的史景迁成为蜚声国际的汉学家的同时,以不同一般的“讲故事”的方式向读者介绍他的观察与研究结果,也是学术畅销书的写作高手。他表示,他的老师曾给他的研究一个很有趣的提示:观察中国历史,很多正史告诉你的那些“老生常谈、理所当然”,其中像彩虹有不同颜色,从不同的角度看会发现不同的东西。 史景迁在谈话中回忆了老师房兆楹帮助他在台湾获得机会阅读康熙朱批历史资料的故事。在介绍他的第二本书《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顾问》(该书即将出版)一书时,他说道,他从利玛窦开始写,一直写到俄国专家的到来和离开。这些人可能都带着很有心的好意来,但带来的有一些是离谱的东西,他们拿自己想象的好的、自己环境中的东西来改变中国。当然其中有成功的,也有不行的。这些连起来叙述会有很多故事,了解到历史中不同文化的接触。也造成后来,他的写作一条线在写中国本地的历史,另外一条线也写中西文化碰撞、交流,还有一些很早到欧洲去的中国人的故事。 1949年随父母赴台,后获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的郑培凯表示,在台湾时,历史学的是比较宏观的大势,在国外时,学的是对历史中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研究,每个个体要尊重,不管是皇帝还是贩夫走卒,整个生活史本身很重要。20世纪后,人比较民主化了,人对自己幸福的感受,这是学历史一个很重要的讨论。“40多年前,我们基本不敢质疑正史,但我们从其他角度看正史,它成为一个材料,而不是一个论述。史景迁在写历史的时候,最重要的是他的叙述,叙述本身很重要,有他自己的逻辑性,他对世界的看法。” (责任编辑:刘晓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