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第二战场”
战后四十年来,国外史学界及其它有关论著对“第二战场”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讨论,至今仍然众说纷纭,各执一词,被称为是“盟国的全部战时关系中最微妙、最困难的因素之一”,甚至有人断言今后也难以定论①。我曾就这个问题撰文谈过一些看法②,本文试图就英国的地中海战略,以及美国对开辟第二战场的政治目的这两个问题再作些分析。 一 苏联论著中一般都认为:英国为了坚持地中海战略而拖延开辟第二战场,所以地中海战略是针对苏联的。笔者认为需要对英国当时的处境和战局的发展作具体分析。 1941-1942年,英国屡次拒绝在欧洲西部开辟第二战场,它竭尽全力保持大西洋和地中海两条航线的安全通航。这与英国的地理位置和力量有限等具体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英国既是个岛国,也是个工业国。战前,粮食和资源的50%依靠海路输入,年输入量约5000万吨。几百年来“英国人民的生存,英国的经济和工业,以及英国同大陆敌人进行战争,全都依赖于这种巨大的海上输入”③。因此,英国把海上运输线视为它的生命线。希特勒在1940年的英伦空战中受挫后,把切断运输线作为对英作战的关键,集中攻击英国海上运输船队,用消耗英、美船舶的“吨位战”来实施围困封锁英国的“慢性绞杀战略”,迫使英国屈服。 这一战略在1942年取得了巨大成效,德国潜艇横行大西洋,一度逼近美国东海岸和巴拿马运河,击沉英美的船舶约780万吨之多,超过两国当年造船总量的10 %。这一年英国的物资入口量仅2300万吨,还不及战前的一半④。对英国而言,这是生死攸关的时刻,丘吉尔“日复一日地注视着大西洋战役变幻莫测的命运”。因为他深知英国“能够生存并进行战斗唯有取决于我们的海上交通状况”⑤。苏联著作中也承认“1942年是英国和美国水上航行最为困难的一年”,而1942年的夏天和秋天的几个月,是大西洋交通线上进行战斗的关键时期。因此,“争夺大西洋交通线的战斗是这一时期双方要解决的主要任务”⑥。直到12月,由于大西洋冬季的狂风恶浪不利于德国潜艇作战,英美船队损失的总吨位才第一次低于建造能力。但反潜战真正取得成效却是在1943年5月。7月,英美新建船舶的总吨位才稳定地超过了损失吨位。只有到这时候,对英国本土的致命威胁才算消除,美国地面部队大规模远渡重洋投入欧洲战场的条件也才得以具备。 对于英美在1942年的大西洋之战,有的苏联学者也客观地认为这是对后来英美反攻西欧的必要前提。例如:苏联权威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以下简称《十二卷集》)就认为:当时“保证海上交通的安全稳定,在盟国的战略计划中占据最重要的地位。这项任务的解决既关系到英国的‘继续生存’,也关系到未来在欧洲大陆上直接反击法西斯德国的进攻战役”。“如果不保持大西洋交通线,英国和美国不仅对进入非洲或欧洲,而且要在德国的(欧洲的)领土上对德国法西斯军队和经济目标采取任何其他的积极行动都是不可思议的”⑦。 英国又是个殖民帝国,地中海航线是英国本土与它在东方的广大领地保持联系的最短路程,也是“战争血液”--中东石油输往英国的重要通道。控制这条战略交通线对英国的地位和它的世界利益非同一般。所以地中海--中东地区被称为帝国的“生命线”和“腰带扣”,在英国的战略重点中仅次于本土而占第二位。其中苏伊士运河地处欧亚非三洲要冲,既是地中海通向东方的出入口,又紧扼中东产油区的门户,必须确保。所以在1940年8月正当英国本土面临德军可能入侵的危急之秋,丘吉尔还毅然决定把仅存的装甲部队中约近半数迅速调往埃及设防。从1940年底到1941年上半年期间,英国的处境虽然严峻,但仍把它战时生产的半数物资运往地中海和中东地区。此外,帝国各自治领的支援部队,也被大量部署在这里。足见英国对这个地区的重视! 地中海既然是大英帝国重兵集结,非保不可的战略要道,而威胁这条通道的意大利法西斯却是三国轴心中最薄弱的环节。因此,早在1941年1月, 英国就制定了在这个地区用兵,先打垮意大利,进而重返欧洲大陆的地中海战略方针⑨。这既符合英国的切身利益和它传统的“迂廻作战战略”,也合乎它国力衰落和当时处于孤军抗德的实际情况。可以认为,英国当时采取的地中海战略是无可非议的。 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要求英国开辟第二战场,从西面、北面或巴尔干登陆作战,以减轻德军对苏联的压力。苏联提出这项要求,是很自然的;但自顾不暇的英国在当时有无能力承担,则又是一回事。耐人寻味的是苏联论著中很少提及:1941年9月3日斯大林曾把希望英军在巴尔干登陆的行动放在登陆法国之前。显然,斯大林也考虑到了英国当时的实际情况。即使如此,也被丘吉尔以“不得到土耳其的帮助,决没有可能在巴尔干开辟第二战场”的理由加以拒绝⑩。苏联的《十二卷集》承认,在1941年“苏联政府清楚地知道,英国陆军和海军尚未充分准备好对德国进行大规模战役”(11)。如果不是以苏联的主观愿望作为衡量是非的唯一标准,实事求是地考虑英国的情况,那么,在1941年上半年英国制定的地中海战略;以及下半年英国没有开辟第二战场是否具有反苏意图,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 从南面“通过地中海返回大陆”的地中海战略,是1941年3 月即希特勒侵苏之前三个月,在英美双方制定ABC-1联合战略计划时就被确认的。美国参战之初,力量有限,“干不了多少事”(12)。“被卷入军事行动的主要是英国的武装力量。因此,由英国领导人选择陆军作战的时间和地点”;英国的战略方针对1942年欧洲战场上的英美军事行动起了主导作用是势所必然的(13)。 1941年底,英国除保有直布罗陀、马尔他和苏伊士运河入口处的亚力山大港等几个据点外,已失去了地中海的制海权。1942年6月, 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又在托布鲁克大败英军后,以每天平均70公里的速度长驱直入,到达离亚历山大仅100公里的阿拉曼,兵锋直指苏伊士运河。如果德军一路从北非冲进西亚,另一路又从苏联的高加索突入伊朗,两路钳击中东,直趋波斯湾,与进攻印度,锋芒指向孟加拉湾的日军会师于印度洋地区,英帝国将被拦腰截断,英国的地位和它的世界殖民利益就会一去不复返。这是“盟国事业十分黑暗的时期”(14)。正因为这样,丘吉尔才认为一旦本土告急时,政府还能暂迁美洲继续抗战,远东要塞新加坡失守也可暂时不顾,但必须不惜任何代价确保英帝国的联结枢纽和石油产地中东波斯湾(15)。也正因为这样,罗斯福在英美意见争执不下而北非告急之时,为了不使轴心国占领中东产油区,避免可能出现德日力量在印度洋“可怕的汇合”;又鉴于太平洋战场的形势,“德国第一”的战略方针不能立即贯彻。他认识到没有英国人,1942年“在欧洲便什么事也干不成”(16);加上对美国国内国会选举等政治因素的考虑,于是力排众议,把英美合作放在首位,作出了对战争具有重大影响的决定,将美国地面部队先投入地中海战区(17)。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看到:自1940年6月法国溃败到1942年11月英美联军在北非登陆的两年多时间里,保卫大西洋和地中海两条航线是英国首要的战略任务(18)。这两条航线不保,英国就难以生存,更谈不上继续有效地参加反法西斯的战争。在“1942年争夺海上交通线的紧张阶段”,丘吉尔如果不把注意力集中于保全这两条航线,为本国的生存尽力搏斗,而是按苏联的愿望“在地中海和中东地区放弃自己的利益”,将仅存的军事力量集中于英伦本土,“冒进军西欧的风险”去“孤注一掷”,为苏联作牺牲,替美国打头阵,那倒是匪夷所思的了。面临生死存亡,英国首先要关注自己(19)。在当时用兵地中海就是根据英国的生存需要和战争形势而制定的战略方针,它虽然与美国的意愿不尽相符,与苏联的要求相去更远。但与当时整个反法西斯的斗争并无根本冲突。否则就难以设想当时苏美英三国之间的合作为什么还能继续下去。《十二卷集》也承认:1942年夏秋三国之间的“合作,仍然大大地加强了”,“美国和英国对战胜法西斯德国有着利害关系。但在1942年时,它们还不相信自己能直接在欧洲大陆战胜德国的强大军事机器。从两国的观点看,还没有足够的兵力来开辟第二战场”(20)。 1942年11月8日的北非登陆,是英美为确保地中海航线斗争的继续,也是英美军队渡海作战的开始。但是战役未能如预期那样在1943年初结束。此时,争夺大西洋交通线和制海权的战斗也处于紧张阶段。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卡萨布兰卡会谈后,把解决海上航线安全的“反潜战放在首位”(21)。这个决定,是美国地面部队大规模参加欧洲战争的先决条件。只有解除德国潜艇的威胁后,大西洋彼岸的大批部队和物资才能投入欧洲战场。会议的另一个重要决定是:在北非战役结束后就夺取地中海中部最狭窄的交通要道和军事据点西西里,掌握地中海的制空和制海权,使英国和它东方领地之间的最短航线畅通无阻,腾出成百万吨的船舶投入下一阶段的战争;同时,也可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22)。其实,早在1942年10月9日,墨索里尼的女婿,意大利外长齐亚诺和军事情报部门的负责人就估计到,英美军队将在北非登陆,“从那里开始打击轴心国。从地理上和逻辑上看,意大利是首当其冲的目标”(23)。把法西斯集团的“元老”意大利打出战争,使轴心三足折其一,应该说是顺应人心的一件大事,也是对德、日法西斯的沉重打击。斯大林早在1941年11月就曾准确地指出:“轴心国最薄弱的一环是意大利,如果突破了这一环,整个轴心就会崩溃”。北非登陆后,他又说:“由于非洲的军事行动表示主动权转到我们盟国手中,欧洲的军事状况从根本上变得有利于英苏美同盟。它破坏轴心国体系中的领导力量希特勒德国的威信,从精神上瓦解希特勒在欧洲的盟国。……它为打垮意大利和孤立希特勒德国创造条件。最后,它为在更靠近德国的要害地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创造前提”(24)。所以,这种战略部署,如《十二卷集》所评述的:同苏联一样,英美在“1942年底到1943年初所规定的军事政治目的是积极的”,“这表现在西方盟国加强了军事行动,特别是加强了非洲--地中海战区的军事行动”(25)。 要进行北非战役,一些美英军政领导人也曾估计到1943年进攻西欧的可能将因此被排除(26)。实际情况也正是这样!首先北非战役以及战事进展不利等因素,消耗了美国原来准备用于1943年在西面开辟第二战场的大部分物资,英美在大西洋的全部运输力量都被用来保障地中海战区的需要(27)。其次,“先欧后亚”的方针也不易实施。“为了得到全国一致同意……罗斯福不能有区别地对待德国和日本;必须同时反对这两个国家”(28)。所以当1942年10月瓜岛之战激烈进行时,在军方要求下,罗斯福下令把“所有能用的武器”都运去,以致“更多的武器和军队不得不开赴太平洋地区”。到年底,美国派到海外作战的17个师中,有9个师派到太平洋地区”(29)。这样,到1943年8月,当地中海战场还牵制住美军9个师时,剩下来在英国本土待命的美国部队就只有1个作战师的编制了(30)。 此外,从1943年5月中旬到6月初,在华盛顿和阿尔及尔相继召开的英美联席军事会议上,对于在“西西里之后”是否攻入意大利,双方意见相持不下,对意大利半岛是否进攻的决定只能留待攻占西西里以后再说,但随着登陆西西里后墨索里尼的下台被囚,以及意大利的求和并要求盟军迅速进驻,协助它反戈一击等连锁反应时,英美联军进入意大利就成为箭在弦上,势在必行之举。英美双方又一次因形势骤变而搁置了他们之间长时期的争论,再次妥协:美方有限度地同意由西西里攻入意大利半岛的军事行动,但确定了在1944年春必须从西面进攻法国。为此,还在军事部署上规定了从这个战场上的精锐部队到英伦集结的期限(1943年11月)。但由于这是直到8月中旬西西里战役结束时才作出的最后决定,所以,到9月9 日英美联军向意大利本土进攻时,跟踪追击德军的战机已经丧失,轻取意大利的希望也落空了(31)。这时,不以人们主观意志决定的英吉利海峡的坏天气(每年10月到来年4 月间不宜渡海作战)又将临近。这就使一切关于1943年下半年至1944年5 月前是否具备开辟第二战场争论的数据和意愿,在自然规律面前变得黯然失色。这些“小事”,在苏联的论著中是略而不提的,但它对于能否在1943年开辟第二战场,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 那么,英国坚持地中海战略是否就不具有反苏性质?当然不是。在1943年形势发生转折以后,英美对苏联影响扩大的耽心逐渐上升。所以,丘吉尔在摆脱困境后就得陇望蜀,企图从巴尔干北上切入中欧,封锁苏联,阻止红军进入西欧和地中海(32)。当这一主张(即“巴尔干方案”)在1943年8月被另有所图的美国否决后, 丘吉尔在9月开始单独行动, 他想用夺取爱琴海的多德卡尼斯群岛来影响土耳其和巴尔干国家,并用既成事实把美国拖进巴尔干。为此,英国总参谋部在军事指令中也把对巴尔干的军事行动放到意大利(德占区)之前,排在首位(33)。但是,由于英国的给养和在地中海的后备兵力主要依靠美国,所以,在遇到美国坚决反对拒不增援时,这次单独的军事行动在11月以损兵折舰告终。英国遭到了自托布鲁克失守以来“重大的失败”。需要指出的是,丘吉尔的意图没有得逞,不等于美国急于进入西欧的意愿就能实现。这主要是因为在当时当地,英美之间的军力对比还没有发生显著的变化(美军9个师、与英军对比是1:3)(34)。 由上可见,英国的地中海战略,随着战局的变迁,从1941年对抗法西斯以求生存自保的军事战略,逐步转为到1943年秋实际上指向苏联的“巴尔干方案”,有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对此,应作具体分析,才符合历史的本来面目。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