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12世纪中叶的英国牛津大学,是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也是欧洲中国学术研究的重镇之一。早在1604年(明朝万历三十二年),牛津大学的博德林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便开始收藏中国书籍。1635年(崇祯八年)、1636年(崇祯九年)、1639年(崇祯十二年)、1640年(崇祯十三年),当时的坎德伯里大主教、牛津大学校长威廉·兰德(Wm Land)前后四次向该馆捐赠中文抄本,共计1151册。明初航海针路簿传抄本《顺风相送》便是其中之一。19世纪和20世纪初叶,又有威利(Alexanda Wylie)和巴克豪斯(Edmend Baekhouse)两次大规模捐赠中国图书,总数达5万余册。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创建的亚士慕博物馆(Ashmolean Museum),则搜集和收藏了许多从石器时代到清代的珍贵中国文物和艺术品,并设有艺术考古的附属图书馆。这就为牛津大学中国学术研究的展开,奠定了图书文物资料基础。 早期牛津学者对中国图书文物的兴趣,主要出于对神秘的东方的好奇和向往,谈不上学术性的研究。1825年(道光五年),出于英国对华贸易、传教对中文人才的需求,早期来华传教士、汉学家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博士倡议在牛津大学或剑桥大学设立汉学讲座,但没有成功。1876年(光绪二年),牛津大学设立汉学讲座,才开始对中国学术的研究。 从清末到现在,牛津大学的中国学术研究走过一百二十年的历程,经历了从经院式研究到开放式教育、从汉学到中国学的转变,既有传统特色,又有新的发展。 一 牛津大学的汉学讲座,是传教事业、商业活动和殖民扩张相结合的产物。最初的讲座基金,是由一些对华贸易的英国商人捐献的。伦敦会教士、英国早期著名汉学家里雅各(James Legge)被聘为首任讲座教授。 里雅各于1838年(道光十八年)底到伦敦的大学学院学习中文,次年被伦敦布道会派遣,到马来亚的马六甲传教,后出任当地的英华书院院长。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他随书院迁往因鸦片战争成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一边传教,一边学习、研究,并着手翻译《四书》等中国经书。1861年(咸丰十一年),开始在香港出版英译《中国经典》(Chinese Classies)多卷本。1873年(同治十二年),为专心译书和“为了家庭的义务”,从香港返回英国。出任牛津大学汉学讲座教授后,他把这一新学科定位在中国语言和文学,继续致力于翻译《中国经典》,至1886年(光绪十二年)出齐,计28卷。这部译著奠定了英国研究中国传统学术的基础,至今仍为西方学界视为介绍中国儒家经典和其他古文献的权威译本和正统的参考书。里雅各担任此职二十二年,直至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逝世。他教过多少学生不得而知,教了什么也没有记载。 布勒克(Thomas Bullock)于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接任牛津大学汉学讲座教授,至1915。他曾在英国驻中国领事机构中供职二十八年,从驻上海领事任上退休后,来牛津任教。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他编著教材《汉文渐进练习》。 第三任讲座教授是苏慧廉(William Soothill),1920年到牛津大学任职。他在中国传教、办学二十五年,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被任命为山西大学西斋总教习。到职后,主要从事中国历史的研究,著有《中西交通史大纲》、《中国史》和《中国与英国》等。 牛津大学早期的三位汉学讲座教授,都有英国对华宗教和殖民扩张的背景,但由于牛津大学坚持学术独立的传统,以及入学考试严格、学费昂贵等因素,长期只有少数学生的非正规听课,教师的主要精力是做研究工作,这就形成牛津早期汉学具有经院式的纯学术研究的特点。里雅各在译介中国儒家经典和古文献上,苏慧廉在介绍中国历史方面,都在欧洲汉学界有一定的影响。 在汉学讲座之外,亚士慕博物馆还有研究东方和中国艺术考古的人员。著名的中亚探险家斯坦因(Mark Aurel Stein),曾于1884年和1886年来此作短期的学习和研究。他在我国新疆和敦煌取走的大量文书、文物,运回英国后,曾在牛津大学默顿学院(Merton College)的一幢小石屋里整理、研究。他撰写的《西域》(Serindia,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Asia and Western most China)和《亚洲腹地》(Innermost Asia,Detai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al Asia,Kansu and Eastern Iran),分别于1920年和1928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他在中国探险遗留下来的清政府公文等部分文件,还收藏在牛津大学博德林图书馆里。 二 1935年,苏慧廉去世。1938年,牛津大学聘请学贯中西的我国史学家陈寅恪出任第四位汉学讲座教授,但陈寅恪迟至1946年才来牛津到职。该教授席位实际上空缺了十二年。 1939年,在汉学讲座教授空悬的情况下,由时任中国哲学和宗教讲师的修中诚(Ernest Richard Hughes)主持,进行了牛津大学汉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创立了汉学科(Chinese Honour School),确定本科四年制的课程内容和考试方法,设置正式学位。从此,牛津大学汉学讲座的重心从经院式研究转到开放式教育上来。不过,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百业待兴的环境影响,这一改革的效果一时未能体现出来。到1949年,十年中仅有五人学成毕业。可以说,这是牛津大学汉学科惨淡经营的时期。 陈寅恪到牛津大学时,已经双目失明,治疗无效后,于1947年辞归。牛津大学乃另聘德和美(Homer Dubs)为讲座教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