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四年的课程设置,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传统和现代中国的各种不同类别的知识,并接受最基本的翻译和口语、写作的训练。课程主要有古、现代汉语、中国古典文学、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历史等,还可选修中国艺术和考古学、中国对外关系、现代中国政治、中国社会、中国宗教、中国诗歌、日语等。在第二学年的下学期,每个学生必须在一所中国大学进修四个月。 牛津大学实行导师制,每位学生都由一位导师指导安排学习计划,每周进行一次个人辅导(Tutorial),即一对一地作报告和评论,进行讨论。由于中国学的特殊性,大学课程和个人辅导远比其他人文学科专业更加繁重。重要的考试有两次,一是一年级的预考,二是四年级结束时的毕业考。每个学年开始,有一次非正式的考试。 牛津大学的中国学学者近年加强了和中国学者的联系和交流。教师来中国大陆参加学术会议增多,还派博士生到厦门大学、上海社科院等处作博士论文研究。从1993年开始,邀请中国学者到牛津访问研究。1994年,由于台湾原住民博物馆提供研究基金,牛津大学已将培养研究台湾高山族即原住民的人才,开展相关的研究,列入计划。可以预计,这一学术交流的扩大,会有利于牛津大学中国学的拓展。 牛津大学博德林图书馆的早期藏书,蕴藏有丰富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原始资料,明清特别是17、18世纪的商业图书,是研究中国海洋社会经济史的第一手资料。最近,该馆又用重金购进一批广东潮汕地区的民间杂书,也颇有价值。古籍藏书也比较丰富,拥有一些如《永乐大典》原抄本等罕见的珍本。对于研究中国古近代历史和文学,不失为一大宝库。过去由于人手缺乏,尚有不少原始抄本、文书未整理编目,揭开尘封。旧有书目卡片,按作者姓名字母顺利排列,查索不甚方便。近年引进电脑检索,但仅限新进库的部分,旧藏书目录全部输入电脑,尚需时日。但这毕竟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1994年,我应邀到牛津大学访问研究半年,正值中国学研究所建立前后。本文主要依据杜德桥教授和科大卫博士提供的资料,结合前人论述和自己的读书、观察写成的。由于了解不多,评述仅属皮相,然大致可看出牛津大学中国学变迁的一斑。杜德桥教授和他的同事们计划推进牛津的中国学,向欧洲中国学研究中心的目标迈进,预祝他们取得新的成就。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