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中国封建社会的系统自组织原理的体现(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社会科学辑刊》 张敬秀 田建平 参加讨论

二、以“儒学”为主的观念系统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以“儒学”为主的观念系统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神经”。“儒学”的精华是人人相爱(仁爱)、上下有序、团结和睦。“儒学”的哲学意义就在于自我调整,协调人际关系,进而协调整个社会内部的各种关系。“儒学”是一种十分讲求有序状态的建设性学问。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儒学”深入中国人的骨髓里。历朝历代,封建权力系统根据自身需要,对“儒学”进行阐释、发挥、补充、完善、丰富。因此,“儒学”2000多年来一直统治着中国人的“头脑”。这种讲究“大一统”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绝妙学说,显然大大地维持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高寿”。试想,中国皇帝的陵墓可以被挖被盗,死后不得安宁,可是“儒学”鼻祖孔子的陵园,却灵气独钟,被历代精心保护,牺牲常供而香火常明至于今,孔子则被奉为“万代宗师”。如:孔子死时,鲁哀公亲诔孔子,诔文中称孔子为“尼公”。汉平帝追封孔子为公爵,称“褒成宣尼公”。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十六年(公元492年)改称孔子为“文圣尼父”。北周静帝宇文衍于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封孔子号为“邹国公”。隋文帝杨坚于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尊孔子为“先师尼父”。唐太宗李世民于贞观二年(公元628年),尊孔子为“先圣”,十一年又改称“宣父”。唐高宗李治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尊孔子为“太师”。武则天于公元690年尊孔子为“隆道公”。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谥号孔子“文宣”,称“文宣王”。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加号孔子为“玄圣文宣王”,五年又改称“至文宣王”。元成宗铁木尔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加号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明世宗朱厚熜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称孔子为“至圣先师”。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加号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十四年又复称“至圣先师”。等等。总之,在中国历史上,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学说,为维持中国封建社会的系统组织不变,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三、以“皇权”为核心的官僚系统
    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权”至上。围绕“皇权”这个核心,形成了一整套官僚系统。以“皇权”为核心的封建官僚系统从各个层次上指挥着中国封建社会大系统的运行。这一“指挥系统”不乏失灵的时候,它一旦失灵,也会造成整个封建社会大系统的一时失序,经过自我调整后,才能再自组为有序状态。历史上,因皇帝昏庸、官僚腐化、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因素导致的“指挥系统”瘫痪、崩溃、灭亡,屡见不鲜。以“皇权”为核心的官僚系统,它的运转失灵,势必破坏其农业生产方式系统。例如,东汉末年,董卓协迫汉献帝从洛阳迁都长安。之后“皇权系统”内部互相残杀,结果造成了汉末天下大乱的局面。东汉著名文学家王粲逃出长安城后,曾站在灞陵岸上,写了一首《七哀诗》:“西京乱无象,豺虎方构患。复弃中国去,委身适荆蛮。亲戚对我悲,朋友相近攀。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泣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南登灞陵岸,回首望长安。悟彼九泉下,喟然伤心肝”。
    新的皇朝一建立,首先做的一件大事就是恢复封建农业生产方式系统,使该系统正常运转。不论是出身低贱的汉高祖刘邦(曾经靠贩卖草鞋为生)、明太祖朱元璋(曾以乞讨过日子),还是高贵的汉光武帝刘秀(皇室宗亲)、唐高祖李渊(隋太原留守),概莫例外。新皇朝做的另外两件大事是:建立新的封建官僚系统;根据前代的治与失修补封建社会这个大系统,以使其更有序、更稳定。
    四、游牧生产方式系统
    游牧生产方式系统同中国封建社会大系统内部的农业生产方式系统相为互补。由于农业文明比同时代的游牧业文明更为先进,农业文明一直对游牧业文明颇具吸引力。农业生产方式系统同游牧业生产方式系统二者间的物质流通、文化流通、血缘流通一直不断。北方游牧业生产方式系统的杰出代表--蒙古族、满族,创建了大一统的元朝和清朝。元朝时中国版图最大,清朝时基本上奠定了今日中国的版图。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乃至统一全国后,开始短时间内破坏过农业系统,但更长的时间内,其结果不是破坏农业生产方式系统,而是认同、继承、维护并发展农业生产方式系统。例如,北魏是鲜卑拓跋族入主中原后建立的封建政权。北魏中期(452-499年),孝文帝实行改革。改革吏治,推行三长制和均田制,迁都洛阳,改革鲜卑旧俗,接受并学习汉文化。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仍是为了维护封建农业生产方式系统的有效运行(以供养其统治阶级,维持和弘扬其朝纲、续统而长治久安)。北魏太和九年颁布的均田令就是明证。均田令将封建农业生产方式的基本要素--土地,力图重新分配并予以合理调整,以使农业生产有效进行。再例如,元代产生了与农业生产方式密切相关的科学家和科技成就。科学家郭守敬在天文、历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创造、改进的天文历象仪器近20种,认为:“历之本在于测验,而测验器莫先于仪表。”④他在全国主持建立了27个天象观测所。他主持改订的“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年,比地球绕日一周的周差只差26秒,比现行的格利哥里历早出现300年。元初先后在安徽、江西两地作过县官的科学家王祯,每年“教民种桑若干株。凡麻苧禾黍牟麦之类,所以莳艺芟获,皆受之以方。又图画所为钱镈耧诸杂用之器,使民为之,”⑤王祯还编著了《农书》这部农业科学著作,总结了自《齐民要术》以来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取得的成就。明代长城下的互市,农畜产品互补,工匠、农民流入塞北,造成俺答汗治下的繁盛,马匹耕牛入关,成为农业系统的动力。游牧生产方式系统在语言、服饰、音乐、舞蹈、宗教、礼仪、风俗、雕塑等方面对农业生产方式系统输入过有益营养和血液。如北魏孝文帝时的《李波小妹歌》,描写李波小妹“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⑥折射出鲜卑服饰和风俗对汉文化的明显影响。学者颜之推比较南北方音,认为“南染吴越,北杂夷虏”。这句话说明其时北方汉人出言吐语时带有鲜卑口音和鲜卑口语。拓跋族由于接受了中原的封建农业生产方式系统,吸纳了汉文明,因此之后不久北方少数民族中产生了一批批人才。史称:“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之子孙十居六七。”⑦
    我国封建时代游牧业生产方式系统不仅没有破坏、毁灭了农业生产方式系统,最终反而接受、调整、完善、继承并维护了农业生产方式系统。虽然历史上这两个系统间有过相互短暂的破坏行为,但这并不是历史的结果,而只是我国封建社会延续过程中的“自我调整”,是其因为竞争何为主线--以实现有主有副(即排序)的协同行为。世界史上,一些农业文明系统结果被游牧业系统摧毁,农业文明中断。我国封建社会却不曾有过这种历史。这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得以延续2000年之久的一个重要原因。
    注释:
    ①康熙朝《麻城县志》卷一《艺文志》;梅之焕:《与洪制台书》。
    ②赵翼:《廿二史札记》。
    ③【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第67页。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④转引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第3卷,第161页。
    ⑤戴表元:《剡源文集》卷七《王伯善农书序》。
    ⑥《魏书》卷五三《李安世传》。
    ⑦《资治通鉴》卷一○八,太元二十一年胡注。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