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了全面的创造性的发展。学术界对他在诸多领域的伟大贡献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而对他的史学思想却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事实上,邓小平的史学思想是极为丰富的,并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作出了重要发展。本文试图对此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引起史学界的关注。 一 强调“以史为镜”,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 中国是一个重视历史的古老国家。历代帝王大多设有“史官”,专管修史。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也十分重视研究历史,创立了马列主义的史学理论。邓小平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并加以发展,成为他史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即高度重视研究历史,真正做到“以史为镜”。 首先,他总是从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阐明重要的理论问题。在邓小平的论著中,有许多篇章都是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论述现实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文选》第一卷第一篇《动员新兵及新兵政治工作》即是其典范。在该文中,他分析中华儿女是要站在最前线与日寇拼命的,这是动员新兵入伍的良好条件,但动员工作仍有困难,一些人不愿参军,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第一条就是历史原因,即邓小平指出的:“由于历史上‘好子不当兵’的传统观念我们还未能给以有力的克服;……造成了动员新兵的极大困难。”①针对这种情况,他提出用多种方法,使人民群众“从经验中改变了惧怕军队的心理和‘好子不当兵’的观念”②。 80年代初,社会上出现削弱与取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错误思潮。邓小平针对这一错误思想,提出坚持党的领导是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为了深刻论述坚持党的领导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他首先也是从历史经验出发,指出:“自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来,就证明了没有无产阶级的政党就不可能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自从十月革命以来,更证明了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革命,不可能有无产阶级专政,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建设。……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的新中国。”③他还说:“没有共产党的领导,肯定会天下大乱,四分五裂,历史事实证明了这一点。蒋介石就从来没有统一过中国。”④邓小平反复强调20世纪的历史事实证明必须有共产党的领导,才有中国的今天和明天。 其次,邓小平高度重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认真总结自己的经验以指导各项工作。还在抗日战争处于最艰苦的40年代初,他就十分注意总结自己的斗争经验。《五年来对敌斗争的概略总结》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特别是,邓小平从长期领导工作的经验中认识到研究历史的重要性,因而他多次告诫我们要充分注意这个问题。在5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时候,他就提出要特别关注总结历史经验,指出:“社会主义国家在建设问题上犯大错误,栽大跟头,并不是没有先例的,以为在建设问题上不会栽跟头的想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如果不好好学习,不总结经验,我们也会在建设问题上栽跟头。”⑤邓小平的这个警告不幸而言中。由于在尔后的20多年中,我们未能很好总结历史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栽了个大跟头。60年代中期,虽然对1958年犯的急性病错误作了些纠正,但因未从指导思想上总结失误的历史教训,因而“左”倾错误愈演愈烈。邓小平面对这种情况,于1965年在《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一文中,语重心长地说:“怎样研究党的历史,总结经验教训,教育党员,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⑥但是,对于这个“很严重的问题”却没有引起党的主要领导人的重视,更无法从根本上纠正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因而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当然,持续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没有认真科学地总结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应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第三,邓小平善于借鉴中国古代的历史经验。在1949年春的渡江作战中,他以三国时期曹操带领83万人马在长江中游地区全军覆没的历史教训为镜,在淮海战役结束后,立即组织解放军进行紧张的水上练兵,使北方士兵掌握水上作战的能力,从而挫败了蒋介石幻想人民解放军作曹操兵败赤壁第二的美梦,歼灭蒋军40余万,取得了渡江作战的伟大胜利。 邓小平“以史为镜”论述开放政策也是很精辟的。他指出:“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⑦这是对明中叶后几百年间闭关自守历史的沉痛反思与科学总结。正是在这种沉痛反思与科学总结的基础上,邓小平深刻指出这个历史教训不能再重演,这就必须打开国门,走向世界。 第四,重视历史学社会功能的发挥。1981年3月26日,邓小平在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小组负责人的谈话中指出:“要学点历史。青年人不知道我们的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历史。”⑧为了把对青年的历史教育搞得更好,他特别要求史学工作者和教师“作为灵魂工程师,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用自己的文章、作品、教学、讲演、表演,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