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论民初至五四时期的“家庭革命”(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晋阳学刊》 梁景时 参加讨论

西方的生活习俗也对国人产生了影响。近代以来,自开始西学东渐的历程之时也开始了西俗东渐的过程。西洋人来到中国必然会自发地将西方的生活习俗带入中国,中国出国公使和留学生又自觉地撰著介绍和阐发了西方的文明习俗,所以整个中国近代社会,又是社会习俗发生显著变化的历史时期。这突出表现在戊戌、辛亥、民初与五四时期。而其中西方的小家庭制度,即“欧美男女平权,大抵所谓家庭皆一夫一妇,及未成年子女也”(35),尤使国人感到了西方文明习俗的先进,从而促进了中国家庭习俗的变化。新民学会会员罗学瓒在法国亲眼看到了西方进步家庭制度的优越,1920年从法国写信给毛泽东,真实反映了在西方文明习俗的影响下,中国青年对传统家庭制度的厌恶。他说:“前日在蒙达尼会议,一言及家庭,即有无限的悲感,家庭!家庭!真是杀尽中国人的牢狱!我等不能不设法赶急求解决者也”(36)。这些都反映了这一时期西方文明习俗对青年知识分子影响后所产生的思想感情上的变化,以及决心改造旧家庭制度的坚强意志。
    如前所述,这一时期出现的家庭改制主张是多种多样的,观点的差异虽然相当悬殊,但都是为结束非人生活而抗争的集中表现,他们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国人从旧家庭的黑暗中争脱出来,以获得做人的资格,从而求得自由幸福的人生。在家庭改制的诸多主张中,他们无论从何种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主张者或超出以往清规戒律的束缚,或超出圣人的观念,或超出封建思想的羁绊,或摆脱传统积习的堕性,从而为建立崭新的家庭制度而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这种极为活跃的探究气氛,不仅说明这一时期知识分子思想上的兴奋程度,更说明这一时期不愧是一个思想大解放、文化大变革的新文化时代。只有这样的时代,文化才能发展,观念才能更新,社会才能被推动前进。
    家庭改制不仅是一个观念问题、理论问题、学术问题,它更是一个现实生活问题,是一个社会实践问题。这样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社会问题,当我们对它进行价值判断和评估的时候,靠一时的头脑发热、靠感情的发泄和偏激的情绪是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也是不能指导家庭改制的实践的。至关重要的是还需要理智的分析,从繁多各异的理论观点中,判别哪些是在指导现实中具有实际意义的因素,以进行明辨、扬弃、取舍。可以说,以经济为纽带建制的家庭作为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固然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但其过程不是以任何人的意志随意摆布和变幻的,而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想超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现实去任意变革作为一种经济实体的家庭,那完全是一个幼稚的乌托邦。关于家庭起源及其形式变化问题,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作了全面细致深入的考察研究,揭示了家庭的起源和发展的物质根源,科学地说明家庭的起源和发展,归根结底是由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式所决定和制约的,随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人类家庭的形式、性质、职能以及与其相适应的道德、法律观念,也在相应地发生变化,并且揭示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依次出现四种家庭形式: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诚然,家庭制度的变化是社会经济变化的体现,社会经济的变化决定着家庭制度、家庭模式的变化。此外,一项重大变革方案的实施,也需要实施者们的普遍认同和接受,实施者们对新方案的认同和接受也需要一个认识过程。故家制变革既不能滞后,更不能超前。由此看来,在当时家庭改制的主张中,有些观点显然失之偏颇。在一个现实生产力、国情、社会发展尚未达到一定程度及人们对变革观尚未得以普遍认同和接受的国度里,当人们生存还处在得不到保障的现实中,要废婚毁家,做一个“幽灵”般的“自由人”,这的确是一种极为偏激的理论观点,是没有可行性的脱离现实的空想。这种毁家观虽然在一些知识分子中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它不可能被民众阶层所接受,人们也不可能按此观点以身试行。道理很简单,经济问题是一切社会问题的症结,当人们只能靠家庭这个最基本的社会细胞去维持个人生存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失掉家庭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存条件。人们无论如何是不情愿以失去安身之所及生存条件去换取个人的平等自由权力的。这种家庭改制观不能说没有西方的性解放之嫌,当社会形态处于生产力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不足的情况下要消灭家庭,无疑社会将会处于无序状态,社会组织的积极效应难以设想。显然,这种太离谱超时空的观点是无可操作性的,它一味地强调人的情爱的彻底解放,而没有看到废婚毁家所带来的复杂的社会问题,乃是一种极端的情爱至上论。但是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种家庭改制观作为一种哲学的思考,作为一种人的解放学说,它具有理论上的深意和合理性。前述可见,废婚毁家观的内涵即男女关系应该是一种不夹杂其它任何杂质的纯粹爱慕关系,倡导男女关系可顺其自然地随着爱慕关系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37)。这实际表明,家庭是人类两性共同生活的组织形式,乃是广义的家庭概念,而废家观既然追求男女关系自由结合,就必然存在两性生活的组织形式,它既想抛弃家庭形式却又要采取男女结合的某种形式--一般家庭,当然毁家观者不把这种组织形式视为家庭的家庭已经区别于作为社会经济单位的家庭。可以确认,它既然并非不要男女之情爱,就不是扼制人的身心自然属性,不是反对为人类延续的种的繁衍,更不是要恢复蒙昧时代两性之间混乱的杂交关系,而是反对男女情爱被以经济关系、依附关系为纽带式的家庭迷雾所笼罩甚至禁,锢要打破爱与性的个人专利,取缔作为社会经济单位的家庭。正如恩格斯所说,“妇女的解放……要求个体家庭不复再是社会经济的单位”(38)。这种毁家观的动机是好的,它为未来的家庭问题提出了一种向往、方向,即摆脱原有意义上的家庭的一切束缚因素,这种向往在未来也许是一种现实,恩格斯在谈到共产主义制度对家庭产生影响时指出:“两性间的关系将成为仅仅和当事人有关而社会无须干涉的私事。这一点之所以能实现,是由于废除私有制和社会负责教育儿童的结果,因此,由私有制所产生的现代婚姻的两种基础、即妻子依赖丈夫、孩子依赖父母,也会消灭”(39)。“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日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派生的经济考虑消除以后,才能普遍实现,到那时候,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40)。这种家庭改制观也为当时的人们对家庭革命问题的探讨推向了深入。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