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民族,跨入文明社会后,其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基本上继承了中原汉制,但又有所创新。从契丹王朝的社会制度、社会文化诸方面,都体现出华夷同风的社会风貌。从契丹民族的历史观、社会观、民族观、道德观等方面,也体现出契丹族作为中华民族一份子的归属意识与思想认同。本文通过契丹族的历史发展状况说明:有的日本学者认为“契丹国是胡族国家”、辽朝“是在中国史系列之外存在的”。(注:[日]岛田正郎《契丹国》:“契丹国は胡族国家ごある。”“この国を中国史の系列外の存在とする见方を提唱し,二れを强调しつづけてきに がそれは今日とぃぇど变ろない。”东方书店,1993年3月30日。江上波夫《骑马民族国家 》:“このよた氏、 部族や种族の系统别に基础をわぃた国家支配体性のこぇ性は,大陆にねける骑马民族国家とくに征服王朝国家の政治、社会的构造の大きたごぢてと〈原则的ありと言いてめょぃのであるり”。中央公论社,1967年11月25日初版发行。)是不符合契丹社会历史发展的实际的。 一、从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看契丹以炎黄为其祖先的历史观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间虽时有分裂、战争发生,但是友好交往、和平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早在夏商时期,华夏族和各兄弟民族,就在或和或战中,进行着交流和融合。各民族间此消彼长,兴衰嬗替,分裂融合,逐渐形成了各民族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融合趋势,形成了一个由分到合、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和包括各个民族在内的民族实体--中华民族。各民族在这个一体的国家中,并存不悖,并各自在本民族原有的基础上,走着不同的发展道路。各民族在吸收、学习中原文化的同时,又各自发展本民族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统一整体。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间存在着矛盾、差异与斗争,正是在这种和平交往和复杂斗争交织的形势下,进行着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使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被各民族所确认。在中国的史籍中和版图上,在各族人民的心中,都有这种中华民族的归属感与认同感。而契丹民族也同样具有这种归属感与认同感。无论是从族源还是从历史上看,契丹族都属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它与汉族及其它民族一道,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发展史。 从族源上看,契丹族属东胡族系,为鲜卑宇文部别支。东胡自春秋战国以来,与燕国为邻,后被燕灭。秦末,东胡强盛,后被匈奴冒顿击败:“大破灭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注:《史记》卷110《匈奴列传》。)剩下的东胡人分为两支,一支退居乌桓山,称乌桓;一支退居鲜卑山,称鲜卑。 鲜卑分为宇文部、慕容部和段部。公元四世纪初,慕容部势力强大,建燕国(前燕)称王。前燕王慕容皝联结赵王石虎,攻灭段部。东晋建元二年(344年),又北攻宇文部,宇文部单于逸豆归走死漠北,其残部分为契丹和库莫奚,而独立于世。 北魏登国三年(389年),契丹和库莫奚相继为北魏所破。 契丹败退到潢河(内蒙西拉木伦河)以南,土河(内蒙老哈河)以北,从这时起,契丹之名正式见于史籍。契丹的族称,始见于北齐时成书的《魏书》。北魏时的资料,今辽宁义县万佛堂景明三年(502 年)北魏石刻《慰喻契丹使韩贞等造窟题记》,是契丹名称见于实物的最早记载,说明《魏书》的记载是可信的。《魏书》记载契丹的族源:“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异种同类”。“(契丹)东部宇文之别种也”。《辽史·世表》中同样记载着:“契丹国在库莫奚东,异族同类,东部鲜卑之别支也,至是(元魏)始自号契丹”。可知,契丹源出东胡,为鲜卑宇文部之别支。而东胡自先秦以来就是中国北方民族的一支。《史记·匈奴列传》:“晋北有林胡、楼烦之戎,燕北有东胡、山戎”。《赵世家》记武灵王说赵“东有燕,东胡之境,而西有楼烦、秦、韩之边”。(注:《史记》卷43《赵世家》。)东胡为中国境内北方民族,其支系拓跋鲜卑建立了北魏政权、契丹建立了辽朝,而蒙古族则建立了元朝,契丹后裔遂逐渐融于周邻各民族中。其大多数与汉族融为一体。 从历史上看,契丹民族与中原王朝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早在北魏时期,契丹各部以名马、文皮入献。另外,北魏又在和龙、密云之间设置榷场,与契丹族进行贸易。隋朝开皇四年,契丹诸莫弗贺率领部民前来朝贡,隋朝廷让其居住在白狼故地。在唐朝时期,唐设置松漠都督府,以契丹首领窟哥为都督,封无极男,赐姓李氏。把契丹八部住地封为州,并玄州为十州,各部部长为刺史,成为唐朝廷属下的羁靡州。各部部民,也成为唐朝廷的属民。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时期,曾先后有八位契丹联盟首领受唐朝册封,成为唐朝设在北方的松漠都督府的都督或郡王。继大贺氏部落联盟之后的遥辇氏部落联盟也如此,其联盟首领曾先后被唐朝封为松漠都督。由此可知,契丹一直与中原王朝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政治上的从属关系。契丹八部所在的府、州成为唐朝设在东北的地方行政组织。契丹与周邻的汉族、奚族、以及其它各族间经济、文化方面的往来也日益频繁,各民族间相互通婚、联姻也日益增多,从而逐渐形成各民族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融合的历史趋势,也逐渐形成了融各民族于一体的中华民族。炎黄作为中国境内各民族的祖先,被契丹与各民族所顶礼膜拜。 契丹民族始终把黄帝、炎帝视为自己民族的祖先。《辽史·太祖纪下》记载:“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国”。《辽史·世表》记载:契丹族“为轩辕后”。《辽史》为元朝官修,原本于辽朝汉人史官李俨、金陈大任所修辽史。如认为此说只代表辽、金汉人史学家的说法而不足为凭,那么,辽圣宗在《赐园空国师诏》中,认为轩皇是自己的祖先:“上从轩皇,下逮周发,皆资师保,用福邦家。斯所以累德象贤”(注:《全辽文》卷1《赐园空国师诏》。)。契丹民族把炎帝、黄帝作为自己的祖先,建祠堂祭祀,以示敬意。辽圣宗统和十三年,在奉圣州建黄帝祠,在儒州建舜祠,四时祭祀(注:《辽史拾遗》卷7。)。契丹民族视炎黄为自己的祖先,视自己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这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契丹民族与各民族共同的历史观。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