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中国古代史 >

唐朝杨良瑶曾下西洋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中国社会科学网 杨永林 张哲浩 参加讨论


    

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 资料图片
    说起“下西洋”,人们通常首先会想到:六百多年前,郑和作为明朝外交使节,七次下西洋的故事,甚至有人认为他是中国“下西洋”第一人。
    然而,近日陕西省文物保护工作者和地方志工作人员通过对一座神道碑—“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的碑文进行研究,可能将“改写”这一历史误会:早在唐代,航海家、外交官杨良瑶就以“聘国使”身份携带判官和国信、诏书,率外交使团,通过航海下西洋,出使印度洋沿岸南亚、中东国家,抵达黑衣大食(今天的伊拉克等国家和地区),比郑和下西洋整整早了620年。
    杨良瑶下西洋首开先河
    唐杨良瑶神道碑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云阳镇小户杨村,于20世纪80年代出土,现珍藏于泾阳县博物馆。
    在泾阳县博物馆,记者看到“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体形高大,额篆的“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9个篆字周正圆浑,苍遒大气,不失为中晚唐书法中的佳品。该碑上千字的碑文主要记载了杨氏家族的起源,以及侍奉皇帝、内平祸乱、外抚异邦等史实,尤其记载的杨良瑶在“借兵回纥”“出使岭南”“出使大食”“平叛淮西”等历史事件中的功勋,都历历在目。
    据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县志处处长张世民介绍,自从这座神道碑被发现后,他就一直对其碑文进行研究:“碑文里最重要的记载就是杨良瑶作为唐中晚期—唐德宗的外交使节航海下西洋,在南海这个地方舍陆登舟,走过南海,从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洋,一直到两河流域,然后舍舟登陆,抵达远在中东地区的巴格达,也就是当时的黑衣大食的首都,距今已有1220多年,较之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派遣太监郑和率船队远航印度洋西岸,早了620年。”
    张世民说,根据研究碑文,贞元元年(785年)四月,五十岁的杨良瑶亲率外交使团,通过海路出使印度洋沿岸南亚、中东国家。大食国与唐王朝一直以来都保持着良好的外交关系,所以海洋上的丝路贸易十分频繁。但由于现存的唐代正史文献中,对正式派遣使节航海下西洋的记录不是十分详细,因而这座碑文有关杨良瑶航海出使黑衣大食的记载,就显得弥足珍贵,填补了这段历史空白。
    张世民认为,作为唐王朝的外交使节,杨良瑶很可能是中国最早航海下西洋的外交使节,并在唐王朝和阿拉伯世界之间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交流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朝廷的褒奖。
    据泾阳县博物馆馆长刘随群介绍,去年该县在当年神道碑发现地附近的地底下,清理发掘出两块青石,拼接成一个1.5米长、1米宽的龟形石座,经鉴定,这是杨良瑶墓前神道碑的基座。这两次发现,对研究唐王朝与阿拉伯之间的使节往来,以及我国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见证。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