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国际斗争与本土革命:冷战逻辑的解读(3)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 余伟民 参加讨论

但在另一些地方,对中国内战的理解似乎更为宽泛,即将其理解为中国社会政治结构变动的一个长过程。以国共对抗为表现的中国内战是从1927年国共分裂和共产党展开武装斗争开始的,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建立了统一战线,但“事实证明,在它的掩饰下,国共间的内战仍在继续,只不过换一种较为有限的方式进行罢了”[1](p.66)。而这种统一战线形式下的内战,其实质就是军队和政权的分立,共产党坚持独立的武装力量和根据地,从来也没有被统一到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中去。显然,在这个意义上,内战是结构性分裂的概念,1946-1949年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只不过是国共长期内战的一个特殊阶段,即“总决战”[1](p.37)。
    以上两种关于中国内战的理解,各有其适用的范围。问题在于,将中国内战纳入冷战史研究领域,并着力探讨两者的关系时,对内战概念的界定就非常必要了。因为这不仅涉及到关于中国内战起源的解释,而且涉及对内战双方行为逻辑的把握,并由此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冷战的本土性逻辑。
    在中国案例中,冷战的本土性逻辑及其与国际性逻辑的关系是表现得相当充分的。首先,中国内战的根源并不取决于国际性冷战是否展开,无论美苏关系是处于合作状态还是处于对抗状态,中国在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由市民社会的难产及其与民族国家建设的张力所引起的社会矛盾和社会结构的两极分化已经提供了内战的充足根据。所以,从本质上说,以国共两党的对抗为标志的中国内战是中国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道路之争和各社会集团的利益之争,其发生的根源在本土而不是在外部。其次,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又是整个世界结构性变化的组成部分,中国的革命性变革不仅诉诸于自身,而且诉诸于外部世界,尤其是民族国家建设的目标必然与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和碰撞。同时,世界性的结构变化和外部世界的资源分布状况,又给中国内战提供了因时而变的动态的条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革命通过共产国际的组织网络进入了“世界革命”的范畴。而当“世界革命”的中心力量在二次大战后与“旧世界”的中心力量展开全面的竞争和较量时,中国内部两种力量间的斗争也就不可避免地被纳入到冷战的范畴。冷战与革命、美苏冲突与中国内战,就这样被连接起来,形成了“四维互动”。显然,在这样的四维关系中,冷战的国际性逻辑对中国的内战而言主要发挥着条件和资源的功能,而本土性逻辑则发挥着更为持久和本质的功能。如果说,在二次大战刚结束时,美苏合作的“雅尔塔体系”对中国的两种政治力量都发出了“避免内战”的信号,而双方也都接受了这种信号(蒋介石希望借美苏对其政权合法性的支持“和平”地统一全国;毛泽东则现实地顺应苏联的政策以谋求在“联合政府”中的地位并保持既得的利益),那么,这种状态并不说明冷战的国际性逻辑支配了本土性逻辑,因为对于中国内部对立的双方来说,与外部力量的协调都只是策略手段,并不改变彼此间围绕着国家权力而斗争的实质。诚如文安立所指出,毛泽东和蒋介石“都知道,战后在中国围绕权力的角逐将取决于他们各自的军事实力”[1](p.6)。因此,在组建“联合政府”问题上,中共是否保留自己的军队就成为双方斗争的焦点。蒋介石“试图在不必打仗的情况下使共产党人归顺于他”[1](p.197),即所谓“交枪做官”;而“对毛泽东来说,接受国民党任何要中共放弃军队指挥权的要求都是危险的”[1](p.73),他在中共“七大”的总结报告中强调,“中共不会为与蒋介石达成协议而放弃自己的军队。相反,党将继续扩大它的军队和地盘”[1](p.82)。双方的这种不可改变的立场不正是中国内战自主性的体现吗?这种在世界格局中相对独立的自主性如果与冷战的国际性逻辑连接起来也就转化为冷战的本土性逻辑。当我们从地区的(本土的)角度考察两种逻辑的“四维互动”,会发现本土性逻辑在地区问题的解决上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尽管在形式上也会表现出屈从外部意志的被动性,包括为了获得外部资源而“忽略”民族利益,“作出政治上和领土上的让步”[1](p.204)。1945-1949年的中国内战进程提供了这种互动关系的实证经验,虽然美国和苏联的政策及其相互关系形态对当时中国的政局施加了重大影响,但最后,他们都不得不顺应(如苏联)或被迫接受(如美国)中国内战自身逻辑的发展。中国内战的结果既不是美国所希望的,也不是苏联原先所设想的,他们各自利己的行为不自觉地为中国的革命力量提供了可利用的国际资源,从而加速改变了中国内部斗争双方的力量对比,为“新中国”取代“旧中国”打开了通往胜利的“快车道”。
    总之,在“冷战史新研究”的学术潮流中,我们需要以新资料的发掘为契机,更多地在研究视角的转换和研究范式的创新方面做出努力,以求用更好的理论工具解读冷战的历史。文安立的《冷战与革命》是这种努力的一个范例,虽然有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理论思维还有待进一步厘清,但它的创新意义则毋庸置疑。
    【参考文献】
    [1]文安立(Odd Arne Westad)。陈之宏、陈兼译。 冷战与革命--苏美冲突与中国内战的起源[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兼、余伟民。“冷战史新研究”:源起、学术特征及其批判[J].历史研究,2003,(3)。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