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习心得、资料 >

从御用到国用:汉唐之际太仆制度的演变新探(4)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江汉论坛》 刘啸 参加讨论

四、隋唐时期家国的分离
    隋文帝混一区夏,改北周六官之制而承北齐,《隋书·百官志下》载太仆之制:
    太仆寺又有兽医博士员。统骅骝、乘黄、龙厩、车府、典牧、牛羊等署。各置令、丞等员。(47)
    是全同于北齐之制,不过,至炀帝时就有所更改了,《隋书·百官志下》:
    炀帝即位,多所改革……分门下、太仆二司,取殿内监名,以为殿内省,并尚书、门下、内史、秘书,以为五省……太仆减骅骝署入殿内。尚乘局改龙厩曰典厩署,有左、右驳皂二厩。加置主乘、司库、司廪官。罢牛羊署。(48)
    我们首先来讨论马的问题。北朝掌御马之骅骝署一直属于太仆,而南朝则属门下,炀帝以太仆之骅骝入殿内省,殿内省本是为改变门下省皇室事务与国家事务不分而设立的,主管皇家事务。则隋代在马匹管理上,的确一改汉魏时期的国马、王马统于太仆之制,而将王马置于殿内省管辖之下,以别于太仆所掌的一般军国所用马匹。隋制资料不多,现在以资料较为充实且继承隋制的唐制来讨论,唐制,据《唐六典》,太仆寺下有乘黄、典厩、典牧、车府四署及诸牧监、沙苑监。与畜牧有关的有典厩、典牧、诸牧监与沙苑监,《唐六典·太仆寺》:
    典牧令掌诸牧杂畜给纳之事;丞为之贰。凡群牧所送羊、犊皆受之,而供于廪牺、尚食之用;诸司合供者,亦如之。
    诸牧监掌群牧孳课之事……凡马各以年、名籍之,每岁季夏造。至孟秋,群牧使以诸监之籍合为一,常以仲秋上于寺。(49)
    是唐代太仆所掌诸马以诸牧监为主,而诸监散在地方,所养为军国所用马匹无疑,中央之典牧令所掌为登记造册,以备查验。而且,太仆卿之职,“凡监、牧所通羊、马籍帐,则受而会之,以上于尚书驾部,以议其官吏之考课”,(50)尚书驾部郎中所掌,据《唐六典·尚书兵部》:
    驾部郎中、员外郎掌邦国之舆辇、车乘,及天下之传、驿、厩、牧官私马·牛·杂畜之簿籍,辨其出入阑逸之政令,司其名数。(51)
    明指“邦国”无疑,可证太仆所养诸马也是一般军国所用。掌御马者,仍是殿中省之尚乘奉御,《唐六典·殿中省》:
    尚乘奉御掌内外闲厩之马,辨其粗良,而率其习驭;直长为之贰……凡御马必敬而式之,非因调习,不得捶击;习其进御之制,而为出入之禁。(52)
    御马之待遇显然比一般牧养之军国马匹高出许多,饲养之人必须“敬而式之”。在区分马匹的性质上,隋唐是一贯的。刘宋以来,即以门下之骅骝厩掌御马,隋炀帝以太仆之骅骝入殿内尚乘局,唐因之,正是体现了对自南朝开始的家国分离态势的一个总结。
    我们再来看车。隋唐太仆属下皆有乘黄、车府两令以掌车。《唐六典·太仆寺》:
    乘黄令掌天子车辂,辨其名数与驯驭之法;丞为之贰。
    车府令掌王公已下车辂,辨其名数及驯驭之法:丞为之贰。(53)
    则乘黄、车府所掌职责明确,一掌天子之车,一掌王公以下车,这种区分也不是北朝制度,如上所说,是刘宋以来的南朝之制。不过,梁代复置的太仆,并没有掌车职责,但北朝太仆是复汉魏之旧,有掌车职责的。
    而且,隋炀帝在车的问题上,开始区分车辇之别了,这也涉及太仆的职掌问题。隋炀帝置殿内省,其下有“尚辇局”,(54)据《唐六典·殿中省》“尚辇局:奉御二人,从五品上”条注曰:
    古谓人牵为辇,春秋宋万以乘车辇其母。秦始皇乃去其轮而舆之,汉代遂为人君之乘。后汉有乘舆六辇。魏、晋小出则乘之,及过江而亡……秦、汉、魏、晋并太仆属官车府令掌之,东晋省太仆,遂隶尚书驾部。宋、齐、梁、陈车府、乘黄令、丞掌之,后魏、北齐则乘黄、车府令兼掌之,后周则司车辂主之,隋又乘黄、车府令兼掌之。(55)
    其实,辇就是车的一种,只不过单纯的辇无轮,用人牵而已。(56)辇配上不同的动物,如象、马等,就是象辇、马辇,这种辇恐怕有轮,与车辂只在形制上有别,其实差异并不大。(57)汉、魏、晋车府令掌乘舆诸车,所以辇亦归其掌管,自宋乘黄令掌乘舆车辆,所以自宋以下,辇由乘黄、车府两令兼掌,这也可证明上述乘黄自宋始分车府之掌不误。自南北朝以来,辇常用于郊祀等礼仪场合,(58)但辇、辂的区分究竟为何,实难以判明。唐制,尚辇奉御之职据《唐六典·殿中省》:“尚辇奉御掌舆辇、繖扇之事。”而乘黄令所掌乘舆五辂,据同书《太仆寺》:
    一曰玉辂;二曰金辂;三曰象辂;四曰革辂;五曰木辂。(59)
    是一掌天子之辇,一掌天子之辂。而辇之用多在宫内,辂之用多在宫外,此或为炀帝于殿内省置尚辇局之因。
    自汉代以来,太仆所掌为舆马,包括御用与一般军国所用。魏晋因袭,东晋省太仆,使原来太仆属下诸职分隶于各处,这也是促成这些署改变职能的一个契机。其中,乘黄令分车府令之职,掌乘舆,或因乘舆法驾多与祭祀礼仪等有关,自宋隶属太常,历四朝而不变;车府令则属尚书驾部,自被乘黄分权,其所掌恐为一般军国所用车辆。而骅骝厩之属于门下,也自宋始,这是明确将御马与一般军国所用马匹区分开来,而且由两个不同的部门管辖,明显改变了汉晋以来太仆一统的局面。至梁武帝重置太仆卿,乘黄、车府仍分隶太常、尚书驾部,梁之太仆并无掌车之职;骅骝也仍属门下,梁之太仆虽掌马匹,但仅备军国一般所用。北朝则在统属形式上仍沿汉魏之旧,车马均在太仆辖下,但乘黄令之专掌御车与骅骝令之专掌御马则明显是承南朝前期之制。隋唐一统,虽曰上承北齐之制,但职能变化最大之乘黄、车府则是由南入北再注入隋唐,隋炀帝更严为御用、国用之别,殿内省设尚乘局、尚辇局以掌天子御用之马、辇。所以,形式上,汉代太仆掌舆马与隋唐太仆掌舆马相同,但实际上,以南朝前期划分御用、国用始,太仆之职遂偏重于国用,隋唐承之,殿中省之两局遂与太仆诸署分掌舆马。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将魏晋南北朝时期太仆职掌的演变以图表显示出来。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三源说是指导中古史研究的重要理论,但先生讨论的重点在南北朝,很少追述汉代。日本学者加藤繁氏提出帝室与国家概念,将皇室财政与国家财政进行了明确区分。(60)这是本文基本的理论来源。
    由于文献记载的完整,汉唐两代的官制成为帝制早期的范本。唐制对汉制,有继承又有发展。前辈学者大多关注机构与职官的增减等明显的变化。其实,在一些名称完全相同的机构和职官上,也存在着很多的差异,如机构功能、性质及职官权力的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分裂、民族对抗、文化融合(61)等等,是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