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东方国家现代化发展中的理论问题(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史学理论研究》 朱政惠 参加讨论

(二)如何看待东方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关系
    会议过程中,大家讨论相当热烈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东方国家悠久的文明史和这些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关系问题。华东师范大学朱政惠认为,任何传统都是有民族属性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是在特定的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和文明背景下形成的,和西方民族传统有很大的区别和不同。只要是中国人,都必然会受到这种传统的制约和影响,渗透到他的血液和灵魂之中,一代一代传下去。具体说来,由于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生存于有大河浇灌、土壤肥沃、气候温润的自然环境下,因而形成以农业文明为主要特征的民族文化传统。这种传统,从哲学思想看,是强调“天人合一”,强调天人和谐相处;从社会结构看,是主张血缘浓厚的宗法传统,从而形成一系列的伦理道德观念。一家一户的农作经济是社会生产的基本细胞,一些维系家庭稳定的基本观念如忠、孝思想等一再得到提倡。由于国是家的扩大,所以这些观念又成为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基本传统观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所以能在空间和时间上得到那么深广的传播,在于它具有最适宜的接受并生存的基础。尽管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一再受到现代文明的批判,但却没有太实质性地削弱过。它渗透在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沉淀在人们的思想里。
    河北师范大学沈长云认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都应当对中国的传统有一种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实际上也就是对于自己民族的认同感。凡作为一个民族,都具有自己的表现在共同文化及表现在这种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特征。我们民族的共同文化就是所谓的传统文化。但把这种传统文化只说成是某一历史阶段,比如说所谓的农业时代的文化是不对的。“传统”二字不仅指的是过去的,而且指还将保存到将来的我们民族的基本文化特征。所以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不能丢掉自己的优秀的文化传统。
    也有与会者提出,人是传统的产物,受惠于传统,受制于传统,但归根结底要批判和超越传统。未来的开创必以否定一定的传统为代价,这样一种历史法则本身就是冷酷的。相对于未来,传统并非指的是过眼烟云,更不是人们最感兴趣的某些历史事件,而是文化的积淀。人是传统的产物。离开传统,人将与动物无异。因为作为文明社会的人,传统决不是一件外衣,想脱就可以脱去,传统已渗入他的血脉,并成为他的存在方式。否定传统,无异于否定自己的存在,否定自己作为文明人的基本定义。
    湖北大学何晓明认为,传统是国家的、民族的、社会的文化遗产,由人们在历史中创造的制度、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构成。有了传统,前代与后代,过去与未来之间才有连续性和同一性可言,有了传统,人类社会的延续和更新,才有了自己的文化密码。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是对人类的生存或发展,传统都绝非仅具有消极的意义。就此而论,18、19世纪的中国,正拥有世界其他国家所不曾拥有的财富与光荣:高度统一的政治秩序、井然有序的社会结构,高效能的行政机器、绝对值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国的农产品数量和制造业规模、完善的独立国内市场、普及的教育网络等。从一般意义上讲,这些因素并非现代化的阻力,而恰恰是现代化所需的有利条件。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的传统,传统也给予中华民族丰厚的回报。
    如何充分发挥东方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作用,学者们也充分发表了意见,认为任何国家现代化,都会注意到民族特色、本国特色。东方国家现代化,就是东方民族传统和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也必定是根植于中国传统基础上的现代化理论,有与会者认为,我国传统的价值,应当首先表现在它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联系上。通过它,可以认识到中国搞社会主义而不能搞资本主义的必然性。马克思曾提出一些东方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设想。我国属于东方社会结构的国家,即使一些学者对中国是否存在“村社”一类组织有不同的看法,但谁都无法否认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十分鲜明的群体主义和协作精神。我国古代公社长期存在且传袭下来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天然的协作本能,早已形成的总合的统一体孕育出来的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社会风俗习惯方面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古代公社遗风等,都应看作是历史留给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遗产。我国的社会主义选择从内部原因说,主要是建立在这样的文化传统基础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保持和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正有益于坚持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或者说,有益于坚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关于传统社会组织形式可能对现代化发展起积极作用的问题,邹兆辰认为,所谓现代化,实际上也是从传统的社会组织原则向现代化的社会组织原则的过渡过程。在中国这样的方东国家,传统的社会组织原则要比西方国家强固得多,因而传统会成为现代化的一种阻力。但事实是,传统并没有阻止所有具有古老传统的东方国家走上现代化的道路(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就现代化的动力而言,主要的应是现代西方的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但在实际的转型过程中,东亚的传统文化与外来的西方文化事实上是并存的,形成二元文化,体现出东方国家现代化的民族特征。这里,传统文化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可能发挥出独特的适应力、内聚力与活力。所以,弘扬我们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同时吸收西方文化中的优秀成果,有利于促使我国现代化具有极强的民族特征,这正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内涵。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与会者还认为,一种文化、一种思想能在一个民族的成员中,数千年如一日地被继承,被发展,总有它的合理成份和令人钦叹的因素。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中,有很多这样的精粹成份。像“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之类的格言,就是很了不起的思想,勉励炎黄子孙奋斗不息,永无止境。千百年来,这样的思想和观念,对志士仁人的鼓励相当大。中国人吃苦,勤勉,有意志,有毅力,显然同这种传统的激励有关。世界上有些地区的民族,就缺乏这样的精神和传统。
    要言之,与会者指出,每个地区、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各种传统文化中,都有值得引以自豪的部分。从中国的历史实际来说,传统文化这个概念的涵盖面甚广,可以说包罗宏富,多侧面,多层次。它在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不同的阶段里,起过不同的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物我关系的变化,诸多不同的传统文化还会相互转化。所以要审慎地、积极地看待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比较地贴近历史和客观现实,才能真正有益于我们的现代化。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