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论陈云的社会发展观(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党的文献》 景天魁/何健 参加讨论

二、社会发展的基本目的是尽可能满足人民的生活需要
    对社会发展基本目的的认识要从劳动的本质出发。马克思指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注: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7页。)既然“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那么人的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所反映的必然是人本身的需要,所以,社会发展肯定是不能离开这种生命活动和生产生活的。当然,作为社会生产系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更不能离开人本身的需要。实现人民的生活需要无疑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前提。
    从陈云的具体实践活动可以看到,他的社会发展观的基本指向就在于实现人民的生活需要,切实反对那种为了工业生产的需要而牺牲、放弃人民真实需要的错误做法。建国初期,外有帝国主义封锁,内有物资匮乏、恶性通货膨胀、工厂停产,人民生活异常困难。陈云指出:“在财力许可的条件下,要从农村收购主要的出口物资,以便维持农村经济”。(注:《陈云文选》第2卷,第2页。)当时有些地方同志从地方利益出发,实行粮食封锁,阻断贸易,为此,陈云在分析了这种封锁对城市、农村和国家建设都有害而只对中小城市有利的原因后,郑重提出“我们究竟是为大多数之民呢,还是为少数之民”的党性原则问题,他认为,“当然首先要为大多数之民”,“现在是我们管理国家,人民有无饭吃就成了我们的责任”。(注:《陈云文选》第2卷,第15页。)
    随着局面的好转,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逐渐转移到国家的建设上来,工业化摆上了日程。在工业化的过程中,陈云坚决反对那种为工业化而工业化的做法,主张工业的“合理化”应当适应人民的需要。1956年9月,陈云在中共八大上讲话指出:“工业、手工业、农业副产品和商业的很大一部分必须分散生产、分散经营,纠正从片面观点出发的盲目的集中生产、集中经营的现象。”“我们需要一定数量的大工厂,因为许多最重要的工业产品是必须大规模生产的。然而,许多生产日用消费品的工厂,并厂以后产量之所以提高,主要是因为商品品种规格减少,产品单纯了。这种‘合理化’不能适应人民消费的需要,因此,我们不应该鼓励这种错误的合并。”(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6-7页。)“建设规模的大小必须和国家的财力物力相适应。适应还是不适应,这是经济稳定或不稳定的界限。像我们这样一个六亿人口的大国,经济稳定极为重要。”(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52页。)“稳定人民经济生活,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共产党必须天天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人是要吃饭的,不能天天靠吃马列主义过活,一天不吃饭,肚子就饿得哇哇叫。”(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33-34页。)可见,人民的经济生活需要是陈云经济社会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甚至是陈云所有工作的一条红线。这条红线意义重大,从政治上来说,它是全党政策和策略的生命,是党的生命力之所在;从经济、社会发展来说,它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出发点的重大问题。
    三、观念基础:自由是认识了的必然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过程是一个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进程。怎样实现这个过程呢?绝非在书斋或密室里的苦思冥想所能做到的,而是在实践过程中实现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注:恩格斯:《马克思论费尔巴哈》,《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6页。)所以,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陈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实践,充分展示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观在中国具体历史场景中灵活运用。
    新中国成立后,在旧社会基础上如何建设一个新社会,坚持怎样的社会发展观,是一个紧迫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注: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7页。)由于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建设事业无经验可循,也由于中国人希望早日摆脱积贫积弱的急切心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有时被抛在了脑后,自然就免不了犯错误。不过在当时,陈云却有着相当清醒而深刻的认识。1959年3月,根据陈云的意见并在他的主持下,国家建委党组起草了给中央、毛泽东《关于当前基本建设工作中的几个重大问题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强调,自由是被认识了的必然。人们越是能够实事求是,思想和行动越是合乎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他们也就越能够发挥创造精神。
    陈云在阐明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社会认识论的总原则和总方法后,还加以具体化。他指出:“实事,就是要弄清楚实际情况;求是,就是要求根据研究所得的结果,拿出正确的政策。”(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188页。)但是,“光靠少数领导干部发现我们工作中的问题、缺点和错误,那是很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扬民主,发动广大群众和干部对我们的工作提意见。只有根据大家的意见,切实改正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才能把人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真正把工作做好”。(注:《陈云文选》第3卷,第187-188页。)陈云无论是对总体的国家发展计划的制定,还是具体的工业布局、建设项目、企业设计的确定,无论是对别人工作的督促,还是对自己工作的要求,总以此为基准。比如他在《保证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的几个重要问题》一文中指出:“必须继续提倡设计中的创造性,同时又要提倡实事求是的精神。墨守成规的倾向必须反对,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干的精神。没有这种精神,我们就不能前进。但是创造性必须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否则就会华而不实,不能真正前进。”他还身体力行,在1961年6月到7月间,深入上海市青浦县小蒸人民公社,进行了长达15天的实地调查,深入了解中国农村实际状况。在他给邓小平的信和报告中,孕育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命运攸关的重要思想,比如包产到户和公私并行等思想,这些无不是基于正确认识论的重要成果。这是真正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谓彻底,就在于它能抓住中国社会发展的根本。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