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陈黻宸的历史观 什么是历史?历史学是一门科学吗?这是每一个史家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厕 身于“千古未有之变局”中的中国历史学家来说,回答这两个问题颇为重要,也殊为不 易。他们必须赋予历史以新的涵义,以期能激扬民气,催生民众的爱国激情,救中国于 危难之际。众多的史家对历史作出了新的诠释,陈黻宸就是其中之一。 陈黻宸认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是“人心中天然自有之 物,而但假于学士文人之笔以传者也。无天地则已,有天地即有史;天地间无一物则已 ,有物即有史。”[1](p568)可见历史是天地间万物的历史。若细而分之,历史也就是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历史。虽然历史凭借学士文人的笔流传下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历史 的开始,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就已存在。他说:“余尤以为自结绳而有文字,可谓史学 之进步,而不可谓史之轫始……是故未有书契以前,自有未有书契之史……史不可以文 章语言尽也。”[1](p675-676)在这里,陈黻宸已经对客观存在的历史和史家记录的历 史作了区分。他认为,客观的历史不会因为人类的是否产生和文字的是否形成而出现变 化,它是一种客观存在;而记录的历史则只能是在文字产生以后才能形成。 和当时的一些进步史家一样,陈黻宸也认为历史只能是人民的历史。“史者天下之公 史,而非一人一家之私史也。”[1](p675)尽管由于种种历史原因,绝大多数民众都不 能书写,但这并不能否认历史是人民的历史。因为“史者民之史也,而非君与臣与学人 词客所能专也。”[1](p674)他同时认为历史学是一门科学,而且是综合了一切科学, 包括政治学、法律学、舆地学、兵政学、术数学、农工商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 物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他说:“史学者,合一切科学而 自为一科者也。无史学则一切科学不能成,无一切科学则史学亦不能立。”[1](p675) 而当时中国的科学并不发达,国家也不强盛,是故陈黻宸“窃谓科学不兴,我国文明必 无增进之一日。而欲兴科学,必自首重史学始。”[1](p676)把史学与本国的前途联系 起来,历史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在当时实起到了振聋发聩之效,尤其是对那些接受过 陈氏教育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尽管史学是如此重要,但亦并非人人可以谈史学。陈黻 宸认为,“无辨析科学之识解者,不足与言史学,无振厉科学之能力者,尤不足与兴史 学”。[1](p675) 同时,陈黻宸也认识到历史中有规律存在。他认为历史学是重视因果关系的,因为“ 一物之始,而必有其理焉;一人之交,而必有其事焉。即物穷理,因人考事,积理为因 ,积事为果,因果相成,而史乃出。”[1](p675)所以,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应注 重对历史因果律的探求。 在历史的动力问题上,陈黻宸认为是人力而非天然力决定了历史的发展。天然力能征 服人力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以奇怪的,但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不为天然力所压服 ,而常有征服天然力之大权”[1](p581)。他以中国和欧洲为例,中国和欧洲皆为滨海 之国。但自海通以来,欧洲列国“殖民欤,通商欤,电激风驰,绝境四鹜,数万里重洋 ,如挈家人而走之,往来络绎,经营不遗余瘁,而其膨胀力之出于亚美非澳诸区域者, 臣属殆及强半矣”;而中国却是另外一番景象:“重门洞开,让形便以予敌,出四境而 遥望,鼾睡之声彻卧榻矣”;其原因只能是“海者所以开拓人意志,鼓荡人性情,而大 发泄其原动力者也”[1](p582-583)。即地理环境并不起决定性作用,真正起决定性作 用的是人本身,因而其主张“任天者败,任人者胜”。[1](p580) 在历史的发展趋势问题上,陈黻宸认为历史是向前进化发展的,而且是后代必胜于前 代。他说:“自辟为大宇而人类以成,其始也兽化人,其进也人胜兽,其进也人胜人。 相维相系,相感相应,相抵相拒,相竟相择,历数十年数百年数千年数万年之递相推嬗 ,递相淘汰,莫不优者胜,劣者败。”[1](p679) 陈黻宸还注意到历史学与时代环境的关系问题,认为历史是与时俱变的。如陈寿生于 西晋,《三国志》就以曹魏为正统;习凿齿生于东晋,《汉晋春秋》就以蜀为正统。可 见时代环境对史家的影响是很大的,而这影响到他们记录的历史的真实性。所以陈黻宸 慨叹:“时之于史大矣哉!得其时则传则显,则宝于后世,失其时则亡则轶,则藏之名 山,则投之水火。”[1](p687) 综观陈黻宸对历史的论述,其中不乏闪光之处,如他对客观存在的历史和记录的历史 作出了区分;但他的理论还不是很系统,对一些问题的论述也不够充分。没有充分展开 。尽管如此,陈黻宸对历史的论述仍反映了二十世纪初部分史家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反 映了当时的史学理论研究成果,在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史上有着比较重要的地位。也正是 在这样的历史观的指导下,陈黻宸提出了他那较有特色的新史方案(当然,陈黻宸的历 史观有个形成的过程,但大体上在提出新史方案时已经初步成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