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研究与中国历史学的创新(2)
第二,关于传统与现代的关系问题。由于中国是在完全传统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受外 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而开始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因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特别复杂。这 种传统因素,既是中国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中国现代化的国情所在,对此既不可 简单地视之为对立物,予以全部抛弃,也不可笼统地称之为优越性,给予全面弘扬,而 是应持批判继承的态度。一般来说,在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传统因素对民主化有较多 的阻碍作用,基本上处于现代化的对立面。在伦理道德和民族意识方面,传统因素对社 会整合和国家独立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可资借鉴的一面,如传统的“德政”和“仁、义 、礼、智、信”观念,既是一种封建礼教,也对改善政治、协和人间关系、稳定社会有 一定的借鉴意义;传统的“天下”意识,虽然是一种君临天下、夜郎自大的封建帝国观 念,但是也由此形成了牢固的中华民族观念和凝聚力,成为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和振兴中华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动力。在经济思想和经济素质方面,则存在着对现代化的 “潜在适应性”,重商意识、商品生产和市场交换的存在和缓慢扩大,商人和商人行帮 组织的发展和变异,手工业生产中的资本主义萌芽等,成为近代以后与破门而入的外国 资本主义文明对接和中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基础。 第三,关于外因与内因的关系问题。由于中国的现代化是一种后发现代化,必然会受 外国的影响,特别是在1949年之前的早期现代化,是在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下而开始和 展开的,使得现代化的外因与内因关系变得特别复杂,仿效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和抵制 西方资本主义侵略压迫共同构成一个主要动力。如作为工业化开端的洋务运动,以“师 夷长技以制夷”为最初的动力和模式,以后又从救亡图存出发,逐步发展到仿效和引进 西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思想文化和民主制度。基于这一史实,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学 者,大多认同中国早期现代化是一种“外源性”现代化,也有学者称之为“传导性”现 代化。笔者认为,这种特点主要反映了外国对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最初促动作用,因而称 之为“传动性”可能更为合适。这一是因为,“传导”所包含的主要是外国现代社会因 素的注入及其所引起的中国人的学习和仿效,而“传动”所指的除了“传导”所包含的 这一层意义之外,还指中国人因外国的民族压迫而激起的谋求自强自立的动机;二是因 为,“传导”含有长期的意思,而“传动”突出初期的促动意义,当中国自己产生了现 代化的意识和行动之后,外国的促动作用逐渐减少而日益转变为可资中国利用的外部资 源,两者的关系也相应地从注入与仿效、压迫与应对的不正常关系,逐渐朝着引进与应 用、互动与互利的正常关系转变。这就更能够突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因通过内因起 作用和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的特点。 第四,关于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问题。选择最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使本国的现代 化建设取得最快的速度和最有益的效果,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都遇到 过的问题。由于中国的现代化既受到外部世界的多方影响,又受到内部传统因素和其他 因素的各种牵制,使得制度和现代化发展道路的选择成为最为重要而又长期困扰的问题 。中国现代化进程所以缓慢而多曲折的原因,可以有多种分析,或曰科技落后,或曰资 金短缺,或曰社会动乱,或曰人口过多,但是窃以为,这些原因都是次生和次要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制度和道路的问题。中国的现代化虽然是一种后发的现代化,本国 的社会经济基础落后,但在世界上已有许多可资利用的现代化资源,本国的现代化资源 也在逐渐产生和增加,只是由于制度和道路问题长期没能全面而正确地解决,从而不能 合理、有效和充分地利用国外和国内的现代化资源。 第五,关于改革、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由于中国的早期现代化是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制度下开展的,使之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必须改变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并 由此引起各种各样的改革和革命,使得革命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显得特别重要和复杂。 对于中国的现代化与改革和革命的关系问题,有的论者把两者对立起来,认为革命打断 和妨碍了现代化的进程;有的论者把两者分离开来,认为近代中国有两个基本问题和两 条发展主线,一个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另一个是要求实现工业化和近代化(即笔 者所说的早期现代化)。笔者认为,前一种观点有失偏颇,后一种观点是就整个近代史 的主体构成内容而言的,并只从工业化等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建设方面来看待近代化,如 果就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而言,反帝反封建的改革和革命应该包含在现代化进程之中。 这是因为,反帝是为了争取国家独立,建立平等互利的国际关系,以便合理地利用国外 资源;反封建是为了争取民主,建立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更好地进行现代化的 社会动员。所以反帝、反封建的改革和革命既是现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一种重要动力 ,也为现代化建设解决制度和道路的问题,扫除障碍。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分析改革和革 命的现代化意义,考察其具有怎样的和何等程度的现代化意义?改革和革命是否到位?是 否过激?在多大程度上符合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三、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历史学研究方法 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研究,也就是对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整体作纵向考察,既要着重探讨 上述现代化进程中的存在的特殊问题,也要反映现代化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因此, 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历程,既要运用现代化的理论,特别是马克思的现代化思想,也要运 用历史学的方法,力求两者的有机结合,在陈述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考察现代化的各方 面状况,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从学理上来说,一方面是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现代化 道路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要从历史事实出发研究中国的现代化过程;另一方面是从现代 化的角度研究前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也就是要用现代化的理论原理考察和解释这一段 历史。只有这两方面的结合,才能揭示中国现代化历程所包涵的现代化的一般性与特殊 性,实事求是地显示道路选择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也有助于中国历史学的学科创新和社 会功能发挥。因此,在研究中特别要注意下述几点: 一是要尊重史实。根据历史事实说话是一切历史研究的基础,中国现代化历程的研究 也不能例外。所谓历史事实,不仅是指现代化进程中的具体事件、人物、思想、实践、 成就、失误等的史实,而且是指中国现代化道路已经走过来的,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的资本主义现代化到苏式经典社会主义现代化,再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这 一整体进展过程的史实。这也就是说,既要对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做出实事求 是的陈述和解释,说明其为什么会有一些这样的事情,这些事情对中国的现代化产生了 什么样的作用和影响,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更要对现代化的整体进展过程做出陈述和 解释,说明其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过程,而不是别样的过程。这种解释和说明,是从历 史事实出发的解释和说明,而不是从理论逻辑出发的解释和说明,更不是以某些假设为 基础的解释和说明。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