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奥塞斯库被处决后,被埋葬在一个普通的国家公墓内。迄今,齐奥塞斯库的墓地几乎每天都有鲜花和点燃的蜡烛,齐的生日和祭日还常有一些群众到墓地聚会纪念。齐夫妇被控在国外有10多亿美元存款,到现在亦查无证据。据同齐共事多年的一位前领导人讲,根据他对齐的了解,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齐在国外有存款,而且数额如此之大。 罗共党员和人民群众对剧变的态度大体可分为三种:第一种认为是“革命”,结束了齐奥塞斯库的专制统治,开始了新生活,使人民获得真正的民主和自由。第二种认为是“政变”,是政治斗争的结果,利用人民群众对齐奥塞斯库的不满,以非法的手段,推翻了合法的政权。第三种认为是“事件”,齐奥塞斯库一生做了不少好事,但也犯了许多严重错误。齐的结局应该是下台,但不该如此被枪决。 罗马尼亚剧变到现在已近16年,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形势的发展,广大干部和群众正在思考过去,探索未来,人们对齐奥塞斯库的看法也在起变化。现在,认为剧变是“革命”的仍较普遍,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应该历史、辩证、客观、全面地评价齐奥塞斯库的功过,他为国家和人民做了不少好事,但又犯了许多严重错误。持这种观点的,哪个阶层的人都有。有人私下讲,对齐的评价不能走两个极端,要么都好,要么都坏。 现在,我详细介绍一下蒂米什瓦拉市死尸“骗局”。据新华社驻巴黎分社报道,法国《解放报》于1990年4月4日承认,1989年12月下旬关于罗马尼亚蒂米什瓦拉市发现“杀人场”,有4630人被集体屠杀一稿,是西方舆论对事件的“过分夸张”,实际上这个“杀人场”并不存在。1989年12月23日至24日,法国几乎所有电视台、广播电台、通讯社、报纸和杂志都在显著位置大量报道了这一消息,并配以照片,其中有“母亲”被剖腹与婴儿死在一起的照片,有双足被铁丝绞在一起,衣服被脱光,似乎是被“折磨”而死的男人照片。这些消息和血淋淋的照片,对不在现场的观众和读者颇具煽动性和“说服力”。这一骇人听闻的报道对罗马尼亚的动乱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和影响。 《解放报》记者后来对罗现场的调查表明,这个“杀人场”并不存在,而那些照片只不过是从蒂米什瓦拉市市立医院一公墓里挖出来的19具自然死亡人的尸体,经人工摆布后拍摄而成。所谓“母亲与婴儿”照片,是一个出生两个月就病死的女婴同一个与她毫不相干的、比她早死一个月的、一位因饮酒过度死于肝硬变的妇女构成的。据该医院的病历材料和法医证明,这些尸体有名有姓,都是该市发生动乱之前被埋葬的,身上无枪伤和被折磨的痕迹,但医院曾对这些尸体做过生理解剖。《解放报》记者从罗法医部门获悉,从1989年12月17日到1990年1月4日,罗整个动乱期间,蒂市各方死亡人数为97名,整个罗马尼亚有639人死亡,另有几百人失踪。 报道说,参与炮制和传播这一消息的有:美国国务院设在慕尼黑的专门针对东欧广播的“欧洲自由电台”、流亡在柏林的一名罗作家、法新社、匈牙利电视台、南斯拉夫通讯社、蒂市“救国委员会”成员等。这一消息的传播路线是:慕尼黑-巴黎-布达佩斯-蒂米什瓦拉-贝尔格莱德,然后再经罗“解放电视台”传向全世界,先后经过了不到三天的时间。《解放报》还注意到,此间苏联塔斯社曾报道罗屠杀了800名儿童,这条消息也是假的。 记者:发生在1989年12月的蒂米什瓦拉事件是罗共丧失执政地位的导火线。蒂米什瓦拉市民上街游行,高喊的口号是“要自由”、“要面包”、“要热水”、“要暖气”等。请谈谈罗共在齐奥塞斯库执政期间,发展经济的情况以及有何教训? 陈德来:1965年3月,罗马尼亚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乔治乌-德治逝世,尼古拉·齐奥塞斯库在3月中央全会上由党内元老毛雷尔推荐当选为中央第一书记。在齐奥塞斯库执政近25年期间,发展经济的情况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65年至1979年(黄金时期)和1980年至1989年(衰败时期)。 齐奥塞斯库上台后,于7月即召开党的第九次代表大会。会上,齐奥塞斯库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经济发展计划,要求巩固社会主义建设,加强新社会物质技术基础,在短期内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力争到1985年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到1990年或2000年建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建设问题上,齐奥塞斯库十分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他提出如此宏伟的目标和建设方针,事出有因。首先,罗马尼亚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不发达。第二世界大战前,罗马尼亚经济的60%以上都掌握在帝国主义列强和国际垄断资本手里。工业产值最多只占国民收入的30.8%。解放后,罗马尼亚共产党想改变现状,重视工业的发展,制定并落实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其次,罗马尼亚共产党认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发展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决定性因素”。第三,赫鲁晓夫时期,苏联提出在经互会内实行“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的主张,要求罗马尼亚分工专搞农业,企图控制罗的经济。罗共坚决反对这种把经互会变为超国家机构、损害成员国主权的计划。罗共指出,只有大力发展工业,才能更好地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1974年11月,罗共十一大通过建设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社会和罗马尼亚向共产主义迈进的纲领。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齐奥塞斯库要求通过“三高”即“高积累、高指标、高速度”来实现。1965年至1980年期间,罗工业获得持续高速发展,平均每年增长11.5%。1980年同1965年相比,一些主要工业产品按人口平均计算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钢由180公斤增至590公斤,煤由540公斤增至1578公斤,电力由904度增至3027度。一系列实物产品的人均产量已接近于经济发达国家,如:钢、水泥、拖拉机、卡车、车箱、化肥、化纤、塑料、合成橡胶、纺织品等。罗把农业看作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基础部门”,十分重视对农业的投资,使农业物质技术基础进一步扩大,农业生产有了显著的发展,农业产值增长60%。在这个时期,罗马尼亚外贸每年平均增长16.5%。70年代被誉为“齐奥塞斯库时代”。在70年代,我曾在罗工作和生活,切身感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例如,每年每个职工在休假时,都享受18天由国家负责食宿的国内旅游休假。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