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在古代埃及,由于人的平均寿命低,所以婚嫁时的年龄也相对小。④古王国时期的说教文里说:“当你能够自食其力并有了自己的住所的时候,就要娶一个安分的女子,以便她给你生个儿子。”另外一篇说教文把及时结婚和传宗接代与事神联系起来:“当你长大成人时,就要建造自己的住所,以便婚后得到一个儿子,从而满足神的心愿。” 在古代埃及,及早得子和子女众多象征着一个人的势力和家族代代相传得到了保障。一方面,婴儿死亡率很高,所以只有多生子女特别是儿子才能免遭断了香火的厄运;另一方面,这种香火不断在古代埃及具有难以用言语形容的重要意义。子女们不仅父母在世时以孝敬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他们还帮助父母建造供来世之用的坟墓,而且父母去世以后,不仅负责他们的葬礼,还定期给死去的父母献上包括食物在内的供品,以便他们在冥界里享受永恒的来世,或者至少不忍饥挨饿。因为结婚最重要的目的是生儿育女,已婚的妇女被当作是完成传宗接代任务的生育机器。有一篇说教文把女人比做耕地:“当你功成名就而且有了自己的住所以后,你就要按照习俗结婚成家。你要保证你的妻子的吃穿,不要忘了提供给她膏油,那是护理她肌体的药物。只要你活着,就要让她的心快乐,因为她对她的丈夫来说是一块取之不尽的耕地。” 鉴于孩子对古代埃及人的今世和来世如此重要,一个女子如果结婚以后不能生育就有被其丈夫休掉的危险,古代埃及流传下来的史料也证实了这一点。一篇来源于古代埃及王朝后期的说教文劝告年轻人:“不要因为你的妻子不能生育就把她赶出家门。”这句话间接地反映了婚后不能生育的女子可能面临的厄运。⑤ 说教文作者们视女人为生育工具,视建立家庭为育儿的手段。这一观念还表现在他们对那些当了父亲的男人们在选择儿媳妇问题上所提出的劝告:“不要让你的儿子娶一个邻村的姑娘,免得她把你的儿子拽走。”这一劝告的目的在于告诫那些辛苦把儿子抚养大的男人想尽办法把儿子留在身边,因为养儿的全部意义在于他能够在父母在世时尽孝,并且保证父母亲死后的来世生活,所以他们不愿看到养育成人的儿子婚后远走高飞。有的说教文作者直截了当地劝告年轻人与妻子的娘家划清界限:“不要与你的岳父母住在一个房子里;不要和你的上司一起共有地界。” 最为重要的是,既然结婚是为了传宗接代,那么在得子的同时同样重要的是要保证所生的儿子确实属于自己。事实上,男人们的这种焦虑与上面讲到的说教文禁止男人们与已婚妇女私通的言语紧密相连。身为男性的说教文作者们出于自身的考虑,同时也是为了整个以男人为主导的社会而告诫同伴们,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男人,一定要远离已婚妇女。在古代埃及以及其他邻近的国家中,男人们对自己妻子是否忠贞感到忧虑,这除了有尊严和伦理道德的因素外,还有出于血脉传承和财产继承方面的考虑。如果一个男人不想让毕生积攒的财产落进别人手里,那么他就要保证他亲生的儿子继承他的遗产,其前提是他的妻子为他生育拥有他的血脉的继承人。对于古代社会的男人们来说,百分之百地肯定儿子是自己亲骨肉的唯一方法是对自己妻子的性生活严加管制。在古代埃及,这一严肃的话题因为与来世和永生等问题连结在一起而显得更加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古代埃及人的永生是通过子孙后代的代代相传来实现的,就如同苍天大树最后也要靠落在地上的种子才不至于从地球上永远消失一样。对于古代埃及男人们来说,悲惨之事莫过于把毕生创下的家产留给别人的后代。说教文的作者们设法让年轻人明白,既然你害怕别人绝你的后代,你就不要去搞乱别人的父子关系,正可谓“己所不欲,毋施于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古代埃及,如同其他西亚的文明古国一样,男人娶亲时强调女子的处女状态并非仅仅是出于宗教或者伦理道德的原因。⑥他所要保证的是,他要养育真正属于自己的继承人。 四 上面我们谈到了说教文如何主张年轻人及时婚育并在性生活上对妻子严加管制。现在让我们考察一下说教文怎样论及年轻男子对婚后夫妻日常生活所应采取的态度。 在家务上,说教文的作者们告诫男人们,对妻子是否称职心里要有数,但是不宜公开监督:“假如她把东西摆放得井井有条,就不要对她喊‘那个东西放在哪儿?给我拿来!’你在家里应该保持沉默,因为你只需要看一眼就能知道她是否称职。婚姻的乐趣在于,你和她和睦相处,但是很多人不懂得这一点。一个男人应该通过避免挑起事端来防止家里发生争吵。一个有家有业的男人应该能够控制住自己,不要在妻子面前指手划脚,免得她反过来抓住把柄。”但是,在一个家庭里谁主沉浮的问题上,从最早的说教文开始,作者们的口径都非常一致,那就是男人要把舵牢牢掌握在手中,免得船走错方向:“千万不要让她到你的上司那儿控告你,绝不能允许她在家中掌握权力。” 有的说教文还把男人在家中的主导地位与社会的习俗联系起来:“你的行为举止要始终顺应世间常规,在公共场合更要按照身份行事。人们会经常问‘他是干什么的?’官场自有它的规矩。对于一个女人,人们会问:‘她的丈夫是谁?’;对于一个男人,人们会问:‘他担任什么职务?’”。显而易见,就像在官场上论资排辈一样,在家里男女要尊卑分明,而且这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晚期的说教文在这一点上更加直言不讳,有一篇说教文主张妻子对丈夫应该像下级对待上司一样:“你对你的上司要有用,就像你的妻子对你有用一样。”有的说教文公开倡导男人们不惜动用武力甚至用离婚来对付不服管制的妻子:“不要轻视你的妻子对你的侮辱,你要揍她,并且把她的财产归还给她。”说教文的作者们称那些受制于妻子的男人为蠢人:“愚蠢莫过于一个男人给自己的妻子当仆人。” 虽然说教文的作者们劝告男人们对自己的妻子处处提防,几乎视她们为外人,可是,一旦一个家庭境况不佳,说教文作者们认为主要责任在于女方,因为按照他们的逻辑,只要妻子与丈夫同舟共济,家业就会兴旺:“假如一个女人的心随着丈夫的心跳动,那么争吵就会远离他们而去。”“如果一个女人对她的丈夫采取息事宁人的态度,他们的日子就不会差;如果一个女人对别人讲她的丈夫的闲话,他们的日子就好不了。”不仅如此,说教文还指出,一个女人真正的价值只有在家庭处于困境时才充分体现出来:“一个没有财产的男人,他的财产就是他的妻子。”按照此说法,女人必须与其丈夫共苦却不应当与他同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