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思考中的情感力量(2)
在人类主观性的内部定向方面,历史陈述的情感形式可以由历史清晰地表现出来。在这个无形的人类主观性领域里,历史定向的心理模式可被称作历史认同。在通过历史陈述形成认同的心理过程中,没有人可以否认情感因素的力量。但是非常有必要了解到,这些标志认同的情感因素与解读因素密不可分、合为一体。其实就是叙述故事的心理过程将这些因素综合成一个整体。故事本身可被描述成某人自我的主叙述,可以是某个体的(自)传体,还可以是某群体的主叙述。 意义生成的最后一个程序是用目的和意图来激发人类意志,给它的驱动力量一个方向(这样,在影响人类行为的过程中实现那些观点的作用,马克思·韦伯(Max Weber)将之描述为“Weichenstellung”[设置进程]⑥)。在此,历史定向的情感力量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人们可以遵从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国家和民族主叙述而去杀害他人。民族净化总是遵循一定的历史框架,从而决定谁应该被杀害,此历史框架就是历史意义生成的结果。 到目前为止,我一直着重论证在历史意义生成的心理过程中如何揭示情感因素的作用。认知因素虽被提及,但没有在它自身的基本重要性中得以阐释。仅一句评注:认知因素作为历史意义在情感方面的补充是必要的。意义具有双重性:作为意义的那些,因此也就是情感的;作为心智的那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认知的。历史研究的学术性,或者从广义上讲,它的“科学性”是以历史意义生成中的认知因素为基础的。历史研究,作为一个学术科目,给予认知因素以特定的模式:它以研究的方法论程序来规范该模式。解读是一个认知过程,它不可能在历史陈述的基本美学和修辞学过程中得到消解。 在论证的末尾,我想回到马赛尔·普鲁斯特的例子上。我认为在历史意义生成中有一个领域与马赛尔·普鲁斯特先前描述的前认知洞察力极为相似。实际上,在历史意义生成中确有这么一个前认知范畴,它超越了将之转化成认知结构的任何一种可能性,它同时为历史意义生成最终实现的观点提供了必要条件。 为阐释明确,有必要对三个层面的历史意义生成进行区分。第一层面是功能层面或者现实生活层面:在此,历史意义生成是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事实。历史体现在习惯、方式和社会行为中。在此,过去已经以一种颇具意义的方式现实化,它规范现今生活、影响文化定向、预塑历史认同的种种可能性等。(我们习惯于认为历史是一个构建物,但忽视了在我们用意义生成的心理进程构建历史之前,建筑师本人已由过去所构建,这些过去体现在一些条件和影响中,在这些条件和影响中,建筑师的历史陈述工作已经完成。) 第二层面是构建层面或者理论反思层面:在此,人类心智的缜密活动发挥了巨大作用,历史学家追求他们的事业,建造纪念碑等等。第三层面介于第一和第二层面之间,它是实用反思和实际干预层面。在此,历史学家的工作成果“构建历史”被应用于现实生活。教育层面产生了认同政治,产生了政治上关于共性的不同解读之争等。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三个层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该过程的表现形式。我们知道预先给定的历史在现实生活中总是激励人们去反思、解读历史,并赋予历史以意义和重要性。历史意义体现在社会现实中,但是只有通过此方法,人们才能获知、研究、完善和改变历史意义。将理论界的成果转化成现实生活的媒介,这一过程本身(毕竟)可被认定为一个历史过程。此历史过程具有认识论的特性。它永远不可以在构建层面被概念化。它只在历史思考的盲点中出现。因此历史通过历史意义生成程序发生,但又超越此程序。意义生成程序沿袭了历史但却永远无法追及历史。但是,尽管如此,这个历史,确是最“真实的”,最生动的。--我敢说:也是最具历史性的。至少是最真实的,因为它是历史学家自身生命世界的过程,而此生命世界对我们人类来说就是最真的现实。这个生命世界的历史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特性都可以用哲学术语“无法想象(Unvordenklichkeit)”(同时意旨前认知和不可想象)来描述。 有没有进入如此逼真的、最具历史性的历史的途径呢?既然它不能用认知方法得以概念化,也就不可能在发生的时候得以构建,唯一的途径就是前认知,这就把我们带回到了情感的问题上。 有时历史学家用最基本有效的方式将激发他们并使他们茅塞顿开的瞬间描述为直觉。我猜测这些直觉产生于不可想象的历史和预先想象的历史,历史意义生成程序恰恰从事该历史的研究。但这些却是极为特殊的时刻,许多历史学家如果遵循了历史研究和历史编纂中既定模式的主要套路,就会忽略这些时刻或根本没有亲身经历这些时刻。让我们假设历史学家相信有可能从感知过去的过程中提炼出意义,而该感知过去的过程恰碰上了它的核心,即我们现实世界中过去的真实性,然而没有这个预设,我们就不可能考虑到历史学家的工作。这个观点是“无法想象的(unvordenklich)”。同样,这是个情感条件,没有它,历史学家的工作不可能开展。因此,即使是一小块玛德琳蛋糕也会显现在历史学家的工作中,并且他们应将更多的一小块放入元历史研究之茶中,以便为日后工作获取有说服力的直觉。 注释: ①②兰克·利奥波德·冯:《课程导论》由Volker Dotterweich和Walther Peter Fuchs编著(来自著作和遗作合订本第四卷),慕尼黑:奥尔登堡,1975年,第185、124页。 ③普鲁斯特·马塞尔:《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史潢的路:在少女的倩影下》,法语精华权威版由C·K·斯科特·蒙克里夫(C.K.Scott Moncrieff)和泰伦斯·科尔马丁(Terence Kilmartin)合译。纽约:Vintage出版社,第48页。 ④在德语中,感知(perception)意思就是“感知(Wahrnehmung)”。从字面来理解这些词:过去被真实地保存了。心理学启示我们:在每一次简单的感知中,理解的因素、含义的因素在缜密的思考工作开始之前都已是既定事实。海德格尔(Heidegger)用不同寻常的“灵光(Lichtung)”一词来阐释人类心智在世界上预先给予的公开性。意义和含义之光已经在感知的世界里闪耀,--这就在人类心智的心理工作中,赋予属于意义语言的情感,一个最基本的功能:预见已被感知事物的认识解读。 ⑤参见吕森·约恩:《生活史》,《历史的基本特征Ⅲ:历史知识的形式和功能》,哥廷根:Vandenhoeck和Ruprecht出版社,1989年。 ⑥韦伯·马克思:《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导论》,在同上的:《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合订本第1卷,图宾根,1922年,第252页。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