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在复杂的经济战中,各资本主义国家商业衰退,公私债务的偿付均成泡影。面对风雨飘摇的国际局面,美国统治阶级忧心忡忡,想方设法挽救颓势,借以维持其投资利益和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在战债问题上则主要取采了以下对策。 首先是允许延期付债,给予债务国喘息的机会。在经济危机猛烈袭击下,德国完全无力招架,要求美国出面准许德国延付赔款,英国对此同意,但要求以延付美国战债为条件。法国虽然因此每年丢掉将近20亿法郎(德对法赔款和法对其他国家的债务的差额),也无可奈何,仅以同意英国提出的要求为先决条件。1931年6月20日,美国总统胡佛发表宣言,其要点为:(一)建议“在一年期限内延付一切各政府间的债务、赔款和救济借款的本利”;(二)强调美国债务不能取消;(三)声明德国的“赔款问题完全是一个欧洲问题,和美国没有关系,……美国不愿意牵涉在内”(22)。 “胡佛延债宣言”竭力表白德国赔款与己无关,借此掩饰美国操纵德国赔款问题的真相。这个宣言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应该做聪明的债权人”(23)。说穿了,就是要挽救迫在眉睫的德国经济的崩溃;保证美国在欧洲的债权国优势地位,便于继续左右欧洲政局。基于这种思想,1931年12月23日美国国会通过两院联合决议,强调反对采取削减或取消战债的任何措施。 其次是借战债要挟各国裁军。1932年2月在日内瓦开幕的国际裁军大会喧嚣一时,积极参加裁军合唱的美国为保持优势,力促欧洲大国裁军,方式之一即为逼索战债。因为截止到1931年7月1日,美国仅收回战债26亿多美元,仅本金即有88亿余美元尚未收回。1932年6至7月的洛桑会议标志德国赔款问题业已结束,战债偿还必然是荆棘载途。基于这种事实,美国出席裁军大会首席代表吉布森于6月21日声明,如果法国指望美国在战债问题上按法国方案处理,法国必须修改其裁军观点。他还指责欧洲大国用于扩军的开支远远超过偿还战债的数额。次日,他又在会上提出旨在削减英、法、日等国军备的胡佛总统的建议(24)。上述美国官方首次公开将战债与裁军并为一谈的表示以及胡佛建议,一时颇为引人注目。它实则为借战债遏制他国扩军,便于自己加强军备。 再次是制订新法案,对债务国施加更大的压力。胡佛延债宣言未能也不可能阻止局势的恶化,各债务国大都不按原定协议付债,德国也公开声明拒付赔款。洛桑会议虽将德国赔款削减至象征性数字,但英、法、意、比四国都在会后另订“君子协定”,以美国停止战债作为四国同意德国停付赔款的条件,此举遭到美国政府的谴责。7月14日,美国总统胡佛在致参议员博拉的信中宣称,他不认为美国的政策“将会受到债务人的共同行动的任何影响,不论这种行动是公开的或含蓄的”(25),重申了美国讨债决心。 在美国发出上述警告并向法国提出全部偿还1932年债款的要求之下,法国议会于1932年12月13日表示反对,并迫使赫里欧总理辞职。这再一次表明法国统治阶级公然抵制美国的政策。其后,在1933年6月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宣布赔款、债务和具体的关税率问题均不在会上考虑。英、法、美不欢而散。 罗斯福出任总统后,1934年4月13日,国会通过了参议员海勃曼·约翰逊提出的“战债拖欠法案”,规定不按期向美国还债的国家不得再向美国借款。这个法案延续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即到1941年1月租借法案实施时方才废止,它在实施六年期间,对各债务国在财政上施加压力,对它们的贷款权概予否认,招致债务国的严重不满。作为最大欠债国和在相当程度上曾履行付债协议的英国政府也于1934年6月4日声明,不愿偿付6月15日到期的战债,以示抗议。“战债拖欠法案”和翌年通过的中立法案,也是美国统治阶级对昔日盟国拖欠战债,“忘恩负义”行为不满的表现。实施这些法案的恶劣影响显然“只能使德、意两国独裁者横行无忌,却把美国总统的手脚绑住了”(26),美国到头来自食苦果。 五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看到:(一)以美国为最大债主的战债问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帝国主义协约国集团为击败对手而进行的经济、军事互助,其性质与作用是为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服务的,是帝国主义掠夺政策的一个部分。至于战后的“重建”贷款虽有助于欧洲国家的复兴,但仍然从属于战胜国列强的争霸斗争。(二)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参战各国经济力量消耗殆尽。经济实力本来雄厚的美国借战争大发横财后坚持索债,不仅是为了收回一大笔债款,而且是以它为王牌,乘人之危,一箭双雕:一方面,美国企图通过战债及战后大量投资驾驭欧洲局面;另一方面,美国始终掌握战债处理的主动权,使之与赔款、道威斯计划、扬格计划联在一起,控制德国命运,为称霸欧陆取得一个重要基地。债台高筑的法、英等国拼命抵制战债,就是要削弱或摆脱美国的支配势力。因此,战债问题实质上是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霸权斗争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与当时其他许多国际问题息息相关,成为两次大战期间国际财政经济的中心问题。(三)第一次大战后的德国是英、法、美在欧洲政治舞台上争霸的重点。德国赔款问题突出地表现了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战债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赔款问题最终都是不了了之。但围绕这些问题的大国斗争却有力地说明在凡尔赛体系建立后的20年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始终是动荡不安,阴云密布,孕育着一场新的战争风暴。 注释: ①F.L.舒曼:《国际政治》,美国1937年版,第551页。 ②1922年战债谈判时减为93.9亿美元。参阅H.N.沙伊贝等:《近百年美国经济史》,中译本,第440页。 ③此数不包括未付利息。参阅С。Ю。维戈兹基等编:《外交史》第3卷上册,中译本,第326页。 ④T.A.贝利:《美国史览》,美国1966年版,第799页。 ⑤J.M.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伦敦1920年版,第254页。 ⑥、⑦、⑧参阅H.G.莫尔顿等:《战债与世界繁荣》,纽约1932年版,第64页;68-69页;111-113页。 ⑨《东方杂志》,第20卷,第3号。 ⑩温斯顿·邱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译本,第1卷第1分册,第35页。 (11)让-巴蒂斯特·迪罗塞尔:《外交史》(1919-1978年)上册,中译本,第72页。 (12)詹姆斯·特拉斯诺·亚当斯主编:《美国历史辞典》,第7卷,纽约1976年版,第331页。 (13)同⑨ (14)参阅M.杜博夫斯基等:《二十世纪的美国》,新泽西1978年版,第195页。 (15)十五国为奥地利、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芬兰、法国、英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 (16)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中译本,第1卷,第162页。 (17)R.L.布埃尔:《欧洲战后十年史》,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30页。 (18)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68页注文。 (19)《东方杂志》,第27卷第12号。 (20)、(21)吉尔伯特·C·菲特等:《美国经济史》,中译本,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33-734页。 (22)、(23)齐世荣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现代史部分第1分册,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75-77页。 (24)参阅1932年6月23至26日天津《大公报》。 (25)同①,第559页。 (26)W.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第1册,中译本,第177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