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按,朱希祖在致傅斯年的信中说,双方的辩论“颇近论战”。见“史语所档案”,元47-19-10。 ②傅斯年:《明成祖生母记疑》,《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二本第四分,1932年。 ③朱希祖:《明成祖生母记疑辩》,《文史学研究所月刊》第2卷第1期,1933年。 ④吴晗:《明成祖生母考》,《清华学报》第10卷第3期,1935年。 ⑤李晋华:《明成祖生母问题汇证》,《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一分,1936年。 ⑥傅斯年:《跋〈明成祖生母问题汇证〉并答朱希祖先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一分,1936年。 ⑦朱希祖:《再驳明成祖生母为碽妃说》,《东方杂志》第33卷第12号,1936年。 ⑧对此,傅斯年已经指出“朱先生所据各事或与论旨不甚相涉”。傅斯年:《跋〈明成祖生母问题汇证〉并答朱希祖先生》,《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六本第一分,1936年。 ⑨黄云眉:《明史考证》一,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63页;陈学霖:《明代人物与传说》,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14页;晁中辰:《明成祖传》,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0页;牟复礼、崔瑞德编《剑桥中国明代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12-216页。这些著作的作者或是经过自己的考证得出了与傅斯年等人相同的结论,或是吸收了傅斯年等人的说法,但均可以看出这一讨论对后世学界的影响。 ⑩徐泓:《六十年来明史之研究》,载程发轫主编:《六十年来之国学》(三),正中书局1974年版,第409页;周文玖:《傅斯年、朱希祖、朱谦之的交往与学术》,《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 (11)“傅斯年档案”,Ⅱ:894。 (12)王崇武:《论皇明祖训与明成祖继统》,《东方杂志》第43卷第7号,1947年。 (13)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一本第一分,1928年。 (14)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见欧阳哲生主编:《傅斯年全集》(二),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35-338页。 (15)王汎森:《民国的新史学及其批评者》,罗志田主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史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84页。 (16)周文玖:《傅斯年、朱希祖、朱谦之的交往与学术》,《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1期。 (17)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本第一分,1931年。 (18)陈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三本第四分,1933年。 (19)朱希祖:《驳李唐为胡姓说》,《东方杂志》第33卷第15号,1936年。 (20)“史语所档案”,元47-19-9。 (21)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见《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36页。 (22)汤志钧编《章太炎年谱长编》,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760页。 (23)朱希祖:《辩驳北京大学史学系全体学生驱逐主任朱希祖宣言》,《北京大学日报》第2515号,1930年12月9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