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庞俊经史学术述略:兼论蜀学的现代转型与学术取径(5)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 韦兵 参加讨论

三、结语
    1930年代,任鸿隽为川大校长时,张颐为文学院院长,中文系教师的阵容有龚向农讲《三礼》,林山腴讲《史记》,周癸叔讲词,向仙樵讲《楚辞》,祝屺怀讲《资治通鉴》,李培甫讲《说文》,赵少咸讲《广韵》,李炳英讲《庄子》,彭云生讲杜诗,庞石帚讲《文心雕龙》,萧仲纶讲《诗经》,曾宇康讲《文选》,刘大杰为系主任讲《中国文学发展史》,后来,向宗鲁亦来川大中文系任教讲《校雠学》、《管子》、《淮南子》[15]29。从这一阵容看,除刘大杰属新派人物外,其余都是体现蜀地本土学术特点。龚向农可归于经学传统;林山腴、彭云生、庞石帚工诗,可归于蜀学词赋传统;李培甫、赵少咸精于小学,可归于蜀学朴学传统;彭云生深于宋明理学,可归于蜀地宋学传统。这些学者很难被归于现代学科体制的某一学科中,与川大历史系相比,蜀学中很难被现代学术体制化的“国学”较集中保存在中文系;而历史系则由新史学和蜀学互融而形成自己的学风[25]。20世纪中国学术转型有一个复杂的展开过程,由于地域、传统的差别,这种展开呈现出丰富的面相。从传统与现代的互动角度来了解这一意义重大的转型,观照以坚持经史等传统学术为特点的蜀学如何应对这种转型,并找到保存和发展的方式,应会给我们关于这一过程更全面的认识。
    注释:
    ①王氏自己大概也有自知,所以“如果有人说他词章不好,他也听之。王的经学并非所长,若有人说他不好,他就不高兴”(蒙文通:《治学杂语》,见蒙默编《蒙文通学记》,三联书店,2006年,第51页)。词章是强项,所以不怕别人说;经学是软肋,就怕人批评。
    ②廖平早期的历史化倾向有学者曾注意到:朱维铮“《今古学考》可说是经学在近代中国转向经学史研究的开端”(见氏著《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6页);王汎森认为廖平有注重史学的一维:廖平虽非史家,但“欣赏陈寿祺、陈乔枞的经学,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即是他们讲家法、重条例,比较能忠实地重建古代文献的历史层次,从某种角度说,即是比较注重学术史的还原”(《从经学向史学的过渡--廖平与蒙文通的例子》,见《蒙文通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线装书局,2005年,第157页)。
    ③据《杨凤苞〈与许青士书〉注》前言,刘以自著《目录学》授课于大学,书末附龚自珍《家塾策问》和杨凤苞《与许青士书》两篇文章,并认为:能答上篇所问,则目录学有成矣,能注下篇之出处,则版本学有成矣。学生对此有疑惑,庞氏作此文以解疑(见《国立四川大学季刊》,1935年,第1期)。
    ④《养晴室笔记》收有一则《唐代米价》札记,可能是蒙氏所见文极长而考精详的文章的节缩。
    ⑤1945年3月18日,吴宓曾陪庞石帚探望在成都医治眼疾的陈寅恪(见《吴宓日记》第9册,三联书店,1999年,第455页)。王利器、刘念和在东顺城街刘家中设宴招待陈寅恪、李方桂时,庞石帚亦在座(王利器:《往日心痕--王利器自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75页)。
    ⑥《〈国故论衡〉疏证》于2008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已距此书撰成近70年,庞先生归道山亦四十余年。
    ⑦《与章太炎先生书》,《遗集》,卷六,第300页。
    原文参考文献:
    [1]庞俊(石帚)。养晴室遗集[M].白敦仁编辑自印本,1995.
    [2]罗志田。清季民初经学的边缘化与史学走向中心[J].汉学研究,15:2,1997.
    [3]刘咸炘。推十书[M].成都:成都古籍书店。1996.
    [4]杜仲陵。广救学弊论[J].国立四川大学文学集刊,1933,(1)。
    [5]黄延祖(重辑)。黄侃日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庞俊(石帚)。养晴室笔记[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7]李思纯。祝屺怀先生事略[J].国立四川大学校刊,11:9,1941.
    [8]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