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杂志创刊,如果从开始筹备算起,快到六年了。当改革之风吹遍神州大地的今天,我们编辑部的同志也在想方设法改进自己的工作,以便提高刊物的质量,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作点贡献。现已确定,为了能够及时地多发表一些世界史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多刊载一些史学述评、书刊评介和史料文献,《世界历史》将于1985年起从双月刊改为月刊。限于编辑部人手不足,暂定杂志每期四个印张,六十四页,虽与有些同行的建议还有相当差距,总算篇幅增加了大约1/3。 作为改进刊物的一个先行步骤,有的同志建议,增设《史坛纵论》的栏目。要求它以较为短小精悍的形式,就世界史的研究课题、重大论争、学术观点、研究方法以及国外史学动向等等,结合我国世界史学科建设的实际,阐发论证,解放思想,针砭时弊。其范围可大可小,文体无妨各种各样,无非是各抒己见,不作定论,以求相互切磋,发人深思。即令自认仅系一孔之见,只要言之成理,确有见地,一概欢迎。 不过,编辑部的同志出了个难题,要我先开个头,抛砖引玉。自忖不敢纵谈古今,妄发议论,只因本人也是编者之一,似乎责无旁贷,不得不勉为其难。我想采用借花献佛的方式,借了本期刊登郑异凡同志关于布哈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的文章,说点想法,以求教于史学界前辈、同行和本刊读者。 说到发表关于布哈林的文章,大抵免不了有人另眼相看,仿佛总有点离经叛道之嫌。其实不然。本刊曾在1981年发表过郑异凡同志的有关文章,有的同志为之捏了一把汗。事实证明,这种讨论有助于寻求符合历史实际的客观真理,有利于世界史研究的向前进展。 无庸讳言,布哈林曾经是联共(布)党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一位具有相当影响的领袖人物。他去世已将近半个世纪。时至八十年代的现在,当着苏联方面早就正式非正式地披露了有关三十年代肃反扩大化的种种情况之后,在对这段历史稍微有所了解的人们当中,依然认为布哈林是“帝国主义的间谍”、“人民的公敌”的人,恐怕是为数不多了。布哈林当然有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也为俄国革命和国际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作出过贡献。谁也无法否认,他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位并非微不足道、因而也是不能回避的人物。对于马克思主义者和革命人民来说,无论是布哈林的错误,还是正确的观点和实践,都是后人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足资借鉴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坚持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严格恪守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历史的客观实际,对布哈林的思想和实践进行科学的研究和评价,理所当然地应该是我们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工作者,尤其是世界现代史、苏联史和国际共运史的研究者所要进行的一件非常严肃而重要的工作。无论如何,应该是到了让布哈林问题进入世界历史的研究领域的时候了。 作为历史科学的一项研究课题,在学术领域内予以探讨,提出这种那种见解,并不是代表党和国家对外发言。这是两类不同范畴的问题,一定要明确分开。过去在“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下,往往习惯于把它们扯在一起,为此而定下许多清规戒律,扣上种种帽子,其流弊所及,为害之深,难道我们还没有足够的教训吗?除非经过正式授权,历史学家的论述,有什么理由,又怎么可能,把它视为代表党和国家的言论呢?史学工作者毫无疑问应该自觉地遵守我们国家现行的外交政策。但历史毕竟是历史。只要不是任意借题发挥,随便剪裁编纂,就不能把历史与现实等同起来。历史只能通过它自身给后人以启示。问题在于正确地研究和表述历史。我们没有必要作茧自缚。如果这也不能说,那也不能写,岂非等于取消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我们的态度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过学术讨论,开展百家争鸣,以求得我们的认识更加深刻,更为全面,更能准确地反映和概括历史实际,发现和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郑异凡同志的文章简要地评介了布哈林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若干思想观点。布哈林虽然较为缺乏领导全局的实际工作经验,但他作为苏联党和政府的一位领导人,尤其是作为一位经济学家,提出了或者阐述了许多颇为重要的看法。就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而言,布哈林的某些观点,在表述上并不一定很确切,在后人的实践中也被证明未必完全正确。例如,他认为俄国这样一个存在着大量的小农经济、经济技术极端落后的国家,在革命胜利后发展的长时期内“将是一种落后的社会主义”。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很值得阐发之处,但笼而统之归结为“落后型”的社会主义,未免失之过份简单化。这同那一个时代人们对世界革命形势和社会主义阶段的认识过于理想化很有关系。落后是与先进相对而言。当时看来极其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技术,在今天早就被认为是过时了的落后的生产水平。再说,“先进型”的社会主义又是怎么样的社会主义呢?(这种对应关系与国外某些学者所说的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看来不是同样的含意)区分社会主义的类型,如果有此必要的话,又应该依据哪些因素呢?这些到今天也是未必能够完满回答的问题。至于把“落后型”等同于“亚细亚形式”,显然是不适当的。从迄今为止的社会主义实践来看,如果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适合国情的正确方法,具备必要的客观历史条件,原来经济技术落后的国家其发展速度不一定是比较缓慢的,以“乌龟的速度爬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