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科学与雅各宾派的革命民主专政(2)
二、利用科学组织军需生产 在战争中,革命的法国具有一个极其有利的条件是“全体人民,特别是群众即各被压迫阶级,都充满着无限的革命热情”,①但也有许多不利的条件,军需缺乏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以前的军事部门的怠工,兵工厂空无所有,主要原料品、工厂、工程师、管理员及工人都缺乏。以前,硝石取自印度,铜购自西班牙、英国及俄国,钢则来自瑞典、德意志及英国;现在由于战争及英舰封锁海岸,这些东西的来源突然断绝了。而且战争又使需求大大增加,如战前法国每年制造300万磅火药和硝石,如今却需要二千万磅。雅各宾政权要争取战争的胜利,必须在利用人民革命热情的同时,组织好军需生产。在这一工作中,科学及科学家帮了它的大忙,卡诺和普里欧·得·拉·科多尔求助于当时第一流的化学家和工程师,如蒙日、柏多雷、富枯瓦、沙普塔尔、佩里埃、哈孙佛拉茨、汪德尔蒙等。卡诺对专家们的思想并不苛求,但要求他们努力服务,既征询专家的意见,又委之以职责,如汪德尔蒙主持刀剑制造,沙普塔尔参加火药及硝石的管理,哈孙佛拉茨为军械制造专员。公安委员会还给专家们提供条件,为搞好实验,它把佩迪茂敦宫拨归他们使用。专家们在这里秘密地进行爆炸火药、炮弹、燃烧弹等实验。科学家们通过热情劳动,进行了一系列的创造发明,解决了不少的技术疑难。化学家富枯瓦发明了从青铜钟里提铜的方法,于是教堂里的钟变成了法国的“铜矿”。制造火药必须取得必要的混合物,按照老方法要较长的时间,可是经专家们的改进和简化,把效率提高了四倍。过去松香要依靠北方各国进口,化学家们却在斗争中学会了从法国的松树中提取松香的办法。要供应几十万军队的皮靴是件困难的事,1793年秋,圣茹斯特在斯特拉斯堡看到许多士兵赤着脚,他曾用革命的强力手段解决了这个问题,他命令:“军队中有一万人赤着足,必须从斯特拉斯堡所有贵族足上脱下靴子来,以便明日上午十点钟把一万双靴子送到前线去。”而专家们却从生产上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条件,使法国人在几天之内就能制出过去几年才能制造出的皮革。正是在这时,法国成为首先使用信号电报的国家,成为最先使用军用气球的国家。许多专家和人民结合在一起,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革命战争事业。为使群众掌握科学知识,专家们出版和发行了大量关于采硝方法的通俗易懂的小册子。公安委员们命令所有公社都要朗读这些小册子。结果,在短期内法国遍布了制硝作坊,在九个月中人民采出的硝等于1793年以前一年采硝量的九倍。 随着技术疑难的解决,法国的军需供应大有改善。1793年9 月在巴黎建立了军械制造厂,11月3日,它把造出的第一批枪献给国民公会时,只有六杆枪, 可是在1794年2月21日--30日的十天中,就能造出新枪2699枝,修理1497枝,在外省的七所制造厂(其中三个新建厂)也有差不多相同的产量。由于制硝方法的改进,格累诺布尔大火药厂成为欧洲最重要的火药厂,1794年六、七月间,每日能产火药2万磅。战争开始时,只有四个炼钢厂,利用它们,一年中总共只能生产400门炮,为此,公安委员会又办起了30个炼钢厂,由于它们的建立,在一年的时间里却可以生产一万三千门大炮。克服了过去因军械不足而战功尽弃的现象。由于加紧制造战舰,1794年春集中在布勒斯特的舰队不仅可以保卫沿海,而且能够护航,甚至进攻了。法国陆海军的进步已使外国观察家感到羡慕和惊讶。美国的杰克逊在 1794年4月就曾赞叹法国的“伟绩”,并预料法国要胜利。 食品供给、克服饥馑,是争取胜利、稳定军队和居民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国民公会在采取最高限价措施的同时,号召科学家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于是农业知识在法国传播推广了,栽种了如白菜、马铃薯、胡罗卜、罗卜等新的农作物,推动了畜牧业,特别是养猪业的发展。到1794年春,已有丰收的预兆。 对科技人员的动员及利用科学组织生产,极大地改善了法国的军需供应,帮助了革命战争的胜利,从而也巩固了雅各宾派的革命民主专政政权。 三、科学地制定战略战术 法国的革命战争的战略战术原则也是建立在适合国情、利用当时新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础上的。 科学要求实事求是,要求领导者尽量把战斗组织得符合实际情况。不管公安委员会的成员们是否有这一高度的认识,然而他们的实际行动往往是符合这一要求的。雅各宾专政时期,法国军队经过在民主基础上的改造,多半出身农民、手工业者、工人和城市贫民。他们虽不如外国雇佣军那样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但却有英勇奋斗、忘我牺牲的精神,不象外国雇佣军那样经常在军官监督下作战,行动缓慢,士气不高。用什么样的战略战术去组织这样的军队,以发挥优势,从而战胜敌人,是摆在雅各宾派面前的重大课题。公安委员会在制定新的战略战术方面下了很大的工夫。它的人员本不多,开初7人,其后增至12人,但为了解前线情况, 它还是派了它的不少成员前往战地指挥和调查。委员们亲自调查为制定新的战略战术原则奠定了基础,如1793年7月,它派圣丹德累、普里欧·得·拉·马恩和治安委员会的勒巴亲临东北前线,后又往北路军视察。他们于8月底回巴黎后, 即根据实际情况向公安委员会提出,必须使军队富于机动性,采取迅速而密集的军事进攻的战略战术。所以,明瞭战情,是法国革命战争战略战术原则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除了明瞭战情以发挥自身优势外,法国新的战略战术原则的制定还依靠了两项非常重要的军事技术成果,这就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的:“第一,格里博瓦尔设计的较轻便的野炮架,它使野炮能以现在所要求的速度转移;第二,1777年法国采用的按照猎枪仿造的弯曲的枪托(以前作为枪管的延长部分的枪托是直的),它使射手能够向某一个人瞄准而不会屡击不中。如果没有这些进步,那末使用旧式武器是不能进行散兵的。”在利用法国革命士兵成分变化的优势和以上两项技术改进成果的基础上,军事工程师及数学家卡诺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术,这就是以散兵和步兵纵队相互配合的极其机动灵活的战术。恩格斯评论道:“这种纵队队形使训练较差的军队也能够相当整齐地运动,甚至行军速度比较快(每分钟一百步或一百步以上)。这种队形使他们能够突破旧的线式队形的死板形式,能够在任何地形上,也就是说能够在对线式队形最不利的地形上,能够以任何适宜的方法去部署部队,同时能够和散兵战相配合来阻滞、牵制和疲备成横队的敌人,一直到最后用预备队的兵力在阵地的决定性地点上突破敌人的横队时为止。”这种新战术是作战被动的外国雇佣军不能掌握的,只有具有革命思想的军队才可能运用。后来拿破仑把它发展到完善的程度。它对法国革命战争的胜利是有很大意义的。 还应当提出的是,法国革命战争中,在军事管理及战术研究方面同样是得到科学家的帮助的。卡诺加入公安委员会后,就扩大军事局,委用专家,用克拉克专管地图地形,蒙塔兰贝专管炮兵,勒·米硕·达桑则专门研究要塞攻守。他们在革命战争中都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