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关于“第二战场”的研究一直是苏联和西方史学界的重要课题,常常就此爆发争论攻击对方。1962年莫斯科出版的《苏联伟大卫国战争史》指责美英拖延第二战场的目的在于“试图不仅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而且还最大限度地削弱苏联”。①苏联军事史学家格雷列夫更进一步指出:“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的历史是美英帝国主义集团反共产主义政治路线的明显表现”。②大多数西方史学家都用兵力不足和缺少登陆工具来为第二战场的一再延期作辩解。而亲身参与这一历史事件的丘吉尔则矢口否认他“曾极力阻挠准备横渡英吉利海峡展开攻势的‘霸王’作战计划”。我国史学界对此问题讨论得还不多,本文试作初步探索,愿为我国“第二战场”史研究的铺路之石。 一第二战场的提出 1941年6月27日,也就是苏德战争爆发后的第六天,苏驻英大使迈斯基即向英航空大臣比弗布鲁克非正式地试探了英国在欧陆开展军事行动的可能性。③7月18日,斯大林便正式要求丘吉尔在法国北部和北极地带建立新的战线,以减轻苏联所承受的巨大压力。④9月3日,随着前线形势的急剧恶化,斯大林又敦促英国政府立即在法国北部或巴尔干开辟第二战场,迫使德军将三十至四十个师调离东线。⑤然而丘吉尔对这些建议却均一一加以拒绝。⑥ 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是苏联首先提出来的。苏联最初要求第二战场在法国北部或在北极,甚或在巴尔干等地。然而到1941年年底,苏联政府就明确表示,第二战场应在法国的北部开辟。⑦但是此后美、英、苏三国却环绕着什么是第二战场,究竞应在何处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展开了无休无止的争论。 毫无疑问,苏联在1941年提出开辟第二战场的要求是完全合乎情理的。正如斯大林在9月7日会见英国大使克里普斯时所指出的那样,在欧洲没有西线的情况下,苏联很难独撑危局。⑧当时的苏德战场吸引了德军的主力,对整个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苏联孤军作战,并且蒙受了惨重的损失,自然有权要求自己的盟国进行军事上的支援。 至于英国加以拒绝也是意料中之事。一来英国在敦刻尔克撤退后,元气尚未完全恢复,再加上1940年5-6月间登陆挪威的失败和1941年4-5月间援助希腊的受挫更使英军指挥部小心翼翼,满足于偏安本土。其次当时英国大部分军界人士都对苏联的作战能力表示怀疑,甚至认为苏军崩溃在即,主张不要为苏德战场的结局承担更多的风险。另外自1941年春德军进入北非起,那里的局势便越来越紧张,英国统治集团一向视埃及和苏伊士运河为大英帝国的生命线,自不愿轻易放弃;丘吉尔在4月28日便下令说:“必须使各级军人,特别是高级军官都深信,英国的生存及荣誉均有赖于埃及保卫战的成功。”⑨自1941年初至7月, 英国所生产的军火物资几乎一半都是运往中近东地区的,在这种情况下再在欧陆开辟新的战场又怎能列入英国的军事计划呢? 但是我们在探讨英国不愿在1941年开辟第二战场的原因时,还不能仅满足于以上的分析。从历史上来看,英国很少在军事上直接介入欧陆的冲突,就以十九世纪为例,英国除在拿破仑战争后期和克里米亚战争时期曾出动少量陆军到欧陆作战外,一般均进行幕后策划,利用矛盾,以坐收渔翁之利;俾斯麦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英国的政策永远是这样:在欧洲大陆上找一个用自己的拳头去保护英国利益的傻子。”第一次世界大战曾迫使英国远征军到欧陆作战,从而付出了近三百万人伤亡的代价。于是此后英国又回到以往的传统政策,二次大战期间坐视法国的败亡就是一个明证。所以苏联一开始便对第二战场的开辟抱过多的希望,可说是忽视了历史的经验。 斯大林曾在许多场合援引一次大战的例子,强调只有形成东西夹击的局面,才能一举击溃德国,这当然完全正确。然而历史条件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时俄国仓促出兵东普鲁士是逼于债务和屈服于英法的压力,因为它在协约国中早就处在附属的地位;二次大战期间的美英决非昔日的俄国,怎会冒很大的风险去救援它们在东方的盟友呢?因此期望在二次大战期间迅速出现类似一战时的东西呼应的形势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 二问题的日趋复杂 1942年春,苏德战场上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苏联政府继续迫切希望它的盟国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随着美国的参战和大量德军依然牵制在东线的情况下,开辟第二战场的条件便更趋成熟,然而三大国环绕着这一问题却展开了十分激烈的斗争。 1941年底在华盛顿召开的美英参谋长代表会议决定了两国对德作战的总方针。经过长期讨论后通过的决议指出:盟军在1941年进入欧洲是“不太可能的”,只有在1943年才可望通过巴尔干或西欧达到此目的,但这也不过是“对德国本土展开决定性攻势的前奏”。⑩可见美英两国都无意在欧洲及早建立第二战场,它们所制订的是避免和德军主力决战的消极战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