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东条英机与太平洋战争(2)

http://www.newdu.com 2017-08-28 《历史教学》 金桂昌 参加讨论


    日本为了摆脱由于侵华战争所造成的经济困境,早在1936年就曾拟订了对东南亚夺取国内极其缺乏的橡胶、石油、食粮、锡、铁等重要资源的侵略计划。尤其是在中国人民实现全面抗战后,日本对东南亚地区的扩张侵略就更成了日本获得这些物资的唯一途径。但是,由于这一侵略计划,势必要与美、英帝国主义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发生冲突,所以又不敢轻举妄动,新内阁成立后,企图给美国施加一些压力,使美国作出让步。1940年9月,日、德、意订立“三国同盟”, 更加剧了日美之间的矛盾。美国政府为了与之对抗,一方面提出对中国、英国给予援助,另方面对日本采取了全面禁运物资的决定。在此情况下,近卫内阁企图在做好向东南亚侵略的同时,为了掩盖其意图,在1941年4月,与美进行谈判。与此同时, 为了暂时求得北方的安全,解除后顾之忧,争取备战时间,又于1941年4月13 日与苏联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为了掩盖其向太平洋地区的扩张准备,又在我东北地区制造了一出又一出针对苏联的军事演习。在日美谈判的同时,参谋本部召开了部长会议,研究对策。陆军向内阁提出,要求日美谈判决不能违背“三国同盟”的原则,另一方面,1941年7月,陆军却侵入法属印度支那南部, 在越南建立了针对西南太平洋的前进基地。9月,日美谈判虽然仍在继续,但由于日本竭力要求美国承认它在中国华北、内蒙的驻兵权利等种种要求,企图迫使美国同意它在远东的称霸地位,遭到美国拒绝。因此,在谈判中美国对日本的态度亦日趋强硬,“根本否认过去日本的行动”⑦。实际上谈判早已陷入僵局,双方只不过都以谈判作为掩饰各自争取备战时间的一种烟幕而已。
    9月6日,日本政府与军部在极其秘密的情况下,召开了御前会议,最后通过了《帝国国策施行要点》,其中规定“帝国为了完成自存自卫,在不辞对美(英、荷)作战的决心下,拟以十月下旬为目标,完成战争准备工作”。同时,“对美、英尽量采取各种外交手段,努力贯彻帝国之要求”,假如“外交谈判到十月上旬仍未达到我方要求的情况下,则决心立即与美(英、荷)开战”⑧。9月15日, 军令部总长和参谋部参谋总长又以联名形式提出要求,“作为决定外交与战争的转机,最晚不能超过10月15日”⑨。这就充分说明了日本已下定对美开战的决心,所差只是时间问题了。
    但在对美战和问题上,日本统治集团内部的意见还未完全取得一致。近卫内阁的政治生命每况愈下,却在此期间作好了开战的一切准备。早在1941年8月9日,日本陆军在陆相东条的主持下,就拟定了《帝国陆军作战纲要》。其中规定,“不管德苏战争如何演变,在昭和十六年度(1941年)内放弃解决北方的企图,专心集中注意南方”。同时,又指示“在满洲与朝鲜的十六个师团严格执行对苏的警戒。对中国继续执行既定的作战方案。对于南方,以十一月底为期限,促进对英、美作战的准备”⑩。这时,海军方面亦将在10月下旬以前,完成战前的一切准备工作。不仅如此,东条英机为提前作好开战准备,还把日本在我国东北的第51师团、航空地勤部队及内地的动员部队一起调往南部印度支那、台湾、北部法属印度支那等地。10月14日上午10时,近卫召开了内阁会议。会上,东条又以“撤军问题是一个核心问题”,“如果完全依附于美国的主张,就会毁灭支那事变的成果,并危及满洲国,更进一步危及朝鲜的统治”(11)为理由,再次威胁近卫内阁立即作出停止日美谈判的决定。东条为了进一步迫使近卫内阁尽快倒台,于当晚访问了内大臣木户幸一,并把陆军有关调整日美邦交问题的意图详细地作了说明。与此同时,还指使企划院总裁以使者身份访问近卫,并在正式劝告他在内阁总辞职的同时,要求他尽力支持奏请东久迩宫出来组阁(12)。10月15日,当铃木访问木户时,更加明确地将东条提出的“如果近卫首相不改变主意,内阁变动是不可避免”的意见,原原本本地转告了木户。同时,东条还提出了后继首相人选的标准,“在原则上,必须有两种资格,即能够毫无隔阂地拜承圣上的御意,还能够统一陆、海军”(13),实为毛遂自荐。10月16日,在东条英机的步步紧逼下,近卫不得不奏见天皇,提出内阁总辞职。当天下午,在内大臣木户的主持下,不顾重臣的反对,决定由东条英机出来组阁。10月18日,在宫内举行了新任内阁的特任仪式,东条又被天皇提升为陆军大将,并破格被列为现役。在日本历史上,现役军人作首相的这还是第一次。
    
    东条上台后,又将陆相、内务相两个要职抓在手中,集军政大权于一身。10月18日,在向记者宣读的政府声明中发出“完成支那事变、确立大东亚共荣圈、坚持三国同盟”等战争叫嚣。10月20日,又以陆相身份,召集了陆军省全体官佐及部队长会议,鼓动部下“为剔除支那事变之祸因,而对敌对诸国之大包围庶几为保皇国万年之安泰,必须坚持处理事变之既定方针,集中全国之总力,以铁一般团结为此之完成而迈进”(14)。
    东条从组阁到11月1日,共召开八次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在11月1日的会议上,军令部、总长永野吹嘘什么“在短期内,战争便可获胜”。山杉参谋总长也一唱一和地说“有把握攻下南方”(15)。但是,东乡外相却强调要继续进行交涉。东条乃提出事实上不可能如期完成的决策,限定交涉与战争的转机为12月1日零点(16)。当天上午,杉山总长在首相官邸会见东条英机,东条对杉山说,“只要美国坚持强硬态度,外交谈判就没有继续进行的必要和余地了,我国也只好下最后的决心”(17)。11月5日,第七次御前会议决定,于12月上旬对美宣战。其实,早在11月1日,天皇就发出了第1号作战命令,而日本海军亦早就奉命离开横须贺港, 驶向珍珠湾附近海面。陆军方面,参加南方方面军的部队也收到了出征的命令。11月6日, 到马来亚作战的第二十五军编成,南方总军司令官寺内与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于11月10日亦共同制订了《南方作战大纲》。至此,日本战争准备工作完全就绪,终于12月8日发动了珍珠港事变,揭开了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在这以后, 所谓大东亚战争全面开始了。但是,正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狂妄侵略,招致了亚太地区各国人民不同形式的抗争,陷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于四面包围之中。在反希特勒战争胜利之后,日本帝国主义迅即陷于溃败之局。
    1942年4月18日东京遭到了美国空军的突然袭击。6月,中途岛海战日军败北以后,日本在太平洋的各个战场不断遭到失败,日本国内财政、经济也面临崩溃。日本人民的反战、厌战情绪日益高涨,使日本统治集团陷于一片混乱之中。致使东条被迫提出辞职。在中、苏、美等反法西斯国家接连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 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1948年12月22日,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罪魁东条英机被押赴刑场,最后结束了这个战争贩子的可耻一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