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闭幕后,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于1935年9月23日直接致电社会党国际执委会,建议两个国际联合反对法西斯的进攻。他在电文中写道:“现在防止法西斯野兽奴役人类的大灾难为时还不算太晚,而明天则不再是可能的了。”(30)季米特洛夫的电文给人以很强烈的紧迫感。 共产国际“七大”的这些决议和报告,在我们面前十分清晰地勾勒出共产国际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战略的轮廓:在欧洲,联合包括社会民主党在内的一切反法西斯力量,集中反对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扩张;在东方,在中国,联合一切抗日的民族力量,建立全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产国际希望,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将能遏制德国和日本的侵略扩张,解除法西斯对苏联、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对全人类的严重威胁,并为彻底消灭法西斯主义创造必要的条件。 “七大”后,共产国际采取具体措施改变集中的领导方式,即停止召开执委会扩大会议或全会,取消执委会向各国党派遣全权代表或教导员的制度,并解散了各区域书记处和区域局,执委会只同各国党的最高领导机构联系。(31) 这样,共产国际世界战略的转变就以“七大”为标志得到了完全的实现。 共产国际世界战略的转变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显然,在世界法西斯势力猖獗之秋,如果共产国际的世界战略继续以左倾的“第三时期”理论为指导,将会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正是由于共产国际世界战略的转变,各国共产党相继制订出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政策,并在许多国家成功地建立起反法西斯、反侵略的统一战线,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法西斯势力与反法西斯力量之间的力量对比,为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注释: ①《真理报》1934年5月23日评论:《争取统一,反对分裂》。 ②费尔南多·克劳丁:《共产主义运动--从共产国际到共产党情报局》,第1卷,第174页(纽约《评论月刊》1975年英译本)。 ③珍妮·德格拉斯:《共产国际文件1919-1943》,第3卷,第328页(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56年英文本)。载《展望》(德国共产党机关刊物)第3卷,第27号,第1005页。 ④阿·索勒莱夫主编:《共产国际历史纲要》,第356-357页(莫斯科进步出版社1971年英译本)。 ⑤同上,第357页;见苏联共产党中央档案馆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档案,档案号:全宗495,卷宗类目1,卷宗1,第7-8印张。 ⑥季米特洛夫1934年7月1日信。全文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翻译室编《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的文献资料》第二辑第333-33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 ⑦同上,第357-358页。格·季米特洛夫在共产国际“七大”预备委员会会议上发言,题为《法西斯进攻和共产国际在工人阶级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中的任务》。 ⑧同上,第358-359页。见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档案,档案号:495/1/3/27-28/201-204。 ⑨同上,第359页;见苏共中央马列主义研究院档案,档案号:495/1/3/27-28/201-202。 ⑩同上,第352页。又见《人道报》(法国共产党机关报)1934年7月6日。 (11)威廉·福斯特:《三个国际的历史》,第445页(人民出版社1958年中文版)。 (12)Г·А·德波林主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史1939-1945》,第1卷,第619页(上海译文出版社1978年中译本)。 (13)同上,第1卷,第622页。 (14)费·克劳丁:《共产主义运动--从共产国际到共产党情报局》,第1卷,第174页。 (15)珍·德格拉斯:《共产国际文件1919-1943》,第3卷,第331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