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运动(2)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古代关于人的价值的论述与人文主义对人的肯定两者之间的区别,它们都是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前者反映了奴隶主阶级的世界观,是为奴隶主阶级服务的,而后者则是资产阶级世界观,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所以我们认为两者既有内在的联系,有一个继承性问题,但又有区别,这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关于对人文主义的评价问题,有的学者认为过去对人文主义的进步意义评价过高,应当重新评定,我们同意这个看法。我们认为对任何历史事件的评价都应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按照历史实际进行实事求是的论证,切忌为暂时的外因所干扰,更不要随波逐流,放弃原则。 首先,文艺复兴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它开辟了欧洲历史的一个新时代,而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它代表着这个新时代的革命思潮,在反对作为西欧封建制度精神支柱的宗教神学的斗争中起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动摇和瓦解了宗教神学在中世纪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舆论准备。 其次,人文主义在欧洲文化思想史上起过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它继承了古典文化中的民主性与科学性的优良传统,并对十八世纪发生于全欧范围的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启蒙运动提供了思想武器。在此基础之上,欧洲资产阶级开始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法律、宗教、教育、文学艺术等一整套思想体系。 第三,文艺复兴时代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一大批文化巨人在人文主义思想指导下,发表了许多重要的著述,创造了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大大丰富了人类文化精神宝库,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还有很大价值,值得借鉴和学习。 最后,我们在评价人文主义进步意义的同时,尤其应该看到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这个历史时代的产物,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是反映资产阶级利益的意识形态。人文主义的核心是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这种个人主义的产生是以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出现为前提的。人文主义者所极力推崇的“人”实质上是指资产阶级自身,它所标榜的“人权”、“人性”、“个性”等等都是从抽象的个人出发,都是资产阶级极端利己主义的反映,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人文主义者企图把资产阶级一己的利益说成是全民的利益以掩盖其剥削本质。 二 十六世纪发生于德国的宗教改革,是德国新兴资产阶级向西欧封建势力的总代表罗马教廷发动的第一次大决战,它与文艺复兴运动几乎是同时发生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具有全欧的规模。 十五世纪后半叶,文艺复兴的春风吹进了古老的德意志帝国。德国一大批具有资产阶级世界观的知识分子在意大利留学期间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回国后广泛进行传播;一批新建大学形成为人文主义活动的中心,一般都建立了人文主义小组,埃尔福特大学是最为著名的中心之一,广泛研究古典学说和人文主义思想,这就为宗教改革初步奠定了思想基础。 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动者和著名领袖,他善于吸取和总结市民阶级和历次异教运动在反抗教廷斗争中所积累的思想材料,结合德国的斗争实际,并将人文主义加以改造,形成自己的新的神学思想体系,把宗教争论引向政治斗争。 路德神学思想体系形成过程中,除了受“宗教改革运动的晨星”、英国的约翰·威克里夫和捷克宗教改革家扬·胡司以及十五、十六世纪流行于德国各地的神秘主义思想深刻影响外,还受到人文主义思想的直接影响。路德青年时代就接受了人文主义思想的陶冶,1501年,他十八岁时在埃尔福特大学学习期间,参加了该大学的人文主义小组,阅读了西赛罗、维吉尔等古典作家的著作,接触了希腊哲学和文艺复兴“新学术”;1510年,西欧人文主义运动领袖伊拉斯莫(1467-1536)发表了著名的《愚颂》,集中攻击天主教僧侣的愚昧、贪婪和荒淫与无耻,尖锐批评教皇出卖赎罪券搜刮钱财的卑劣手段;随后,伊拉斯莫还鼓吹革新教会,强调教徒个人的内心信仰,反对各种繁文缛节,这些思想和主张,对路德都具有启蒙作用。正如伊拉斯莫说:“伊拉斯莫下了蛋,由路德来孵鸡”,以“下蛋”和“孵鸡”来比喻他和路德宗教改革事业的密切关系。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发动于1517年10月,路德公布了反对罗马教廷推销赎罪卷的《九十五条论纲》立即得到德国人民的拥护,成为“席卷一切等级并震撼整个帝国的运动的信号”。 这以后,路德又发表了《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教的自由》等三本小册子,这是路德宗教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被称为德国宗教改革的三大论著。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