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变后围绕中国问题的远东国际关系(1937、7—1939、9)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七七”芦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围绕着“七七”事变后的中国局势,形成了国际斗争的一个漩涡。主要的帝国主义国家都十分关注,考虑各自的对策,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非常重要的一段国际关系史。然而世界现代史著作往往语焉未详。现根据所见当时内外报刊,以及后来发表的有关资料,加以整理概括,就教于史学界的前辈和同行。 按日本侵华战事的发展与列强外交政策的演变,似可将1937年“七七”事变开始至1939年欧洲战争爆发,划分为五个阶段,来认识这一段以中国问题为中心的远东国际关系的历史。 一、从“七七”事变至上海虹桥机场挑衅事件发生前后(1937、7-8) “七七”芦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侵略的既定步骤中的一次预谋的军事行动。事变发生后,日本内阁、军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立即派遣大批军队入侵中国。但是日本在策划大规模全面侵略中国战争的同时,为麻痹国际舆论,仍然宣称“华北事件”可以“局部解决”。蒋介石7月17日发表庐山谈话,宣布了准备抗战自卫的方针,但是还在“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芦事的解决”。当时宋哲元在日本欺骗下与日军进行着一次又一次,不可能达成任何协议的谈判。这时,几个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对“七七”事变的态度是什么呢? 长期在东方对日本侵略中国推行绥靖政策的英国,唯恐事变波及到它的重要利益所在的地区--华中、华南,一开始就怂恿中国去承认一个用以满足日本侵略要求的,关于芦沟桥事变的“北平协定”,以“稳妥地解决与日本间的问题。”只是由于国民党内部的变动,中国共产党在“七七”事变第二天就发表宣言,号召抗战,掀起的中国人民抗日爱国运动的发展,致使英国的打算没有实现。7月下旬, 日本增派的侵略军队,进攻廊坊,又调兵分三路对北平、天津实行包围,在这种形势下英国曾邀请美、法两国政府,希望共同“促进日本不扩大此次事变”,但这一建议遭到美国拒绝。其后,很长一个时期这三个国家,都是根据各自的立场分别采取单独的行动。 美国报刊对“七七”事变的态度是认为“如果中国具有足够力量驱逐日本人,它也能在自身中找到足够的力量驱逐其他外国人”①。在资产阶级舆论影响下的美国当局,在7月12日对中国驻美大使馆参赞向它们“转告……华北事变的情报”,和同一天日本驻美大使访问国务院时,都表示美国持“中立”态度。接着又宣称“中日之间武装冲突给和平与世界进步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打击“双方应负同等责任”②,把侵略和正义的反抗混为一谈,为日本开脱罪责。7月16 日美国国务卿赫尔又发表实际是针对“七七”事变的所谓“和平原则”16条,仍然只是抽象地声明说:“各国政府为确保世界和平,一,国家……要实行自我克制;二,避免为了推行政策而使用武力或干涉他国内政;三,希望维持国际条约的尊严,并且予以遵守。”在美国赫尔发表16条后,英国的态度开始有些升温。英外交大臣艾登在下院演说时申明:“华北事变”应该按照九国公约和凯洛格非战公约加以解决。但是美、英一直到日本制造虹桥机场挑衅事件,将侵略战火引向上海时为止,态度始终是消极的。这一点,到7月下旬美国政府还在要求“中日两国避免战争”;8月中旬英国倡议提出了所谓“上海中立案”,就是证明。只有苏联在1937年8月21日, 根据国民党政府的建议,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采取支援中国、牵制日本的立场。苏联政府当时就清楚日本侵华与其反苏的关系。正如后来所揭露的,1937年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在给军部的文书中写的“从准备对苏作战的观点来观察目前中国的形势,我们相信:如为我武力所许,首先对南京政权加以一击,除去我背后的威胁。此最为上策。”③正因为日本侵华包含着反苏的战略目的,所以日本外务省得知中苏缔约的消息后反应说:“实予日本以最大的打击。”“七七”事变开始,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片面抗战的路线,仅仅二十几天时间,竟使平津陷于敌手,而平津又成了日军进攻全中国的重要阵地。这一时期,列强各国因为事变还仅限于华北地区,虽然对事态的发展抱有深切的关心但都没有显现出积极干预的意图,只有苏联采取了支持中国抗战的立场。 二、从“八一三”上海抗战至英外相艾登辞职(1937、9-1938、2) 全面侵略中国的战争开始时,日本陆军大臣杉山元就扬言“三个月粉碎中国人……”为实现这个狂妄的战略目的,8月9日又策划了虹桥机场事件④,发动对上海的进攻。日本政府不顾英美不扩大事变的劝告,将战火引向这个交织着各国利害关系,特别是英美利益的城市,于是各国态度渐次积极起来。 当时美国《国家》杂志透露,原来美国罗斯福总统无意批准海军的一项为牵制日本,拟与英国协同对日本采取石油封锁措施的建议⑤。然而由于“七七”事变后,日军空袭中国的和平居民和渔船、美国人民反日情绪日益高涨,在这种情况下,罗斯福遂批准与英国海军共同行动问题进行谈判。对此英国开始有所犹豫,结果接受美国建议拟向远东派遣几艘军舰。但是正在美英海军的共同行动有些头绪的时候,突然在地中海出现“怪飞机”“怪潜艇”袭击的消息,英国军舰增派远东势所不能,致使达成的协议成了泡影。这样,一方面9月1日美国发表自己向远东派遣军舰;但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于9月14日又承认8月25日日本海军宣布封锁中国海岸的决定, 9月6日又自行封闭了撤退侨民准备完毕的部分华中、华南的美国领事馆,1937年冬又撤退了它驻留中国达四十年之久的军队,同时又公布禁止美国船舶向中日两国运送武器及军用品的规定。显然,到这时为止,中国局势的发展由于日本加深侵略而日益恶化,这虽然不符合英美外交的要求,但它们这一阶段还是抱着“静观与忍耐”的态度。
(责任编辑:admin) |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分隔线----------------------------